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齐聚,聚焦这项重要主题

教育   2024-12-10 20:23   浙江  



音符间跃动真理

歌声里传递信仰

艺术之光映照初心

音乐思政共谱华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2月6日至8日,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全国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代表齐聚浙音,分享各院校特色做法与实践经验,共同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理念、新路径与新方法。


浙江省教育厅宣教统战处处长谢才波致开幕辞


谢才波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将其视为塑造灵魂、培养新人的关键事业,并多次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不断加强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浙音举办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具有特殊意义。如何将思政教育与音乐艺术教育紧密结合、将音乐艺术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是我们共同肩负的使命。他简要介绍了浙江立足红色根脉,打造的“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充分肯定了浙音发挥特色优势,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并强调思政课程建设需要各院校通力合作、久久为功,希望大家以本次研讨会为平台,在交流思想、共享经验中碰撞火花,共同探索艺术赋能大思政课的有效途径,产出更多富有思政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优秀文艺作品,进而让师生在艺术熏陶中品味真理味道、感悟信仰力量。


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均寅致辞


王均寅代表学院,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表示,作为一所诞生在新时代的现代艺术大学,浙江音乐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采取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来推进该项工作,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模式创新,通过深化课程思政,打造艺术特色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场景;坚持“行走的思政课”,开展循迹溯源,实施现场教育;实施社会实践教育,大力开展“文艺轻骑兵”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艺术宣讲、文艺惠民;增强思政教育的可知可感,开展“四大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三全育人”,树立师德师风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等方式,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希望通过此次专题研讨,构建全国音乐院校集思广益、共享互鉴“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经验的良性机制,共同为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全国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会秘书长 梁建明

构建富有艺术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模式


戏曲的本质是讲述善与恶,在让观众享受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戏曲褒扬的家国精神、传递的善良人性和高尚品格。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模式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人的需要。深入挖掘艺术中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把思政、美育、艺术、人生之道融入课堂,促进教与学的互动,重视课堂教学艺术的运用,不断提升教学实效。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陆杰

扣好每一粒扣子,育好每一颗初心

——西湖区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西湖教育不断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牢牢锚定高质量全域优质的目标,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加强队伍建设、紧抓校园阵地、联动社会资源,坚持打造“听得懂、悟得透、做得到”的“有西湖风景”的思政教育,把“效果图”变成“施工图”,不辱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努力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紧紧扣好每一粒扣子,认真育好每一颗初心。


浙江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代玉启

优化"大思政课"善用机制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格局再拓展,不仅要引社会入思政,引思政入社会,还要融思政于社会,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善用“大思政课”,要从时、度、效着眼,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乃至因陋就简;还要关注“大思政课”的时代特征、区域属性、校本特质。


随后,与会专家开展主题论坛发言,围绕“共建、共融、共享:艺术类高校携手通行,奏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美丽乐章”这一主题,分享各院校在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的理论成果、教学实践、策略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思考》

佟怡


《新时代“大思政”视域下艺术院校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王丹


《“以理服人”+“以乐感人”的“思政+音乐”的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石元波


《立美育德:武汉音乐学院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孙燕


《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陈红军


《艺术院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研究》

邓微


《“艺术思政”的西音探索与实践》

谢宝利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梁英


《“戏剧 + 思政”育人理念的实践》

施华东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美育思政”实践研究》

许佳佳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特色共同体建设探索》

吴孔铎


《关于行业特色型高校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思考》

王筱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浙旅院实践》

刘建明


《艺术赋能思政:浙音附中艺术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

王建斌


《以小见大、以美培元、以艺载道:推进与构建“思政引领力”的浙音方案》

柳俊丰


各位专家深入交流、凝练共识,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出许多创新性的思路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这不仅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刻阐释,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一次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


现场,与会专家形成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共识。


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共识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教育强国之需,探索构建具有音乐艺术院校特点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模式是艺术类高校长远发展之策。


本次“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聚焦主题,特色鲜明,与会专家学者充分研讨。既深化了对会议主题的认识,又进一步凝聚了今后发展的共识,会议认为:


一、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大议题,是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高质量上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抓手。


二、音乐艺术类院校面对共同的学科、专业、学生特点,在推进“思政+音乐”“思政+艺术”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发展愿景和发展使命,需要携手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实践。


三、音乐艺术类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要加强联系,相互学习,秉持“共融、共建、共享”理念,联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在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形成“手拉手”备课机制,打造具有音乐艺术类院校鲜明特质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创新范式,构建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来源丨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字丨孟欣

编辑丨丁漪云

责编丨王伊米

审核丨周佳丽



RECOMMEND

· 推 荐 阅 读 ·

第二届“良渚论坛” | 

中外音乐家对话,共奏文明互鉴的交响

未来已来 创新不息丨

电子声学音乐研究中心系列学术活动启幕

赞!祝福每一个名字和梦想


浙江音乐学院
发布浙音信息,展示校园生活,服务广大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