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纪录梅里特,伦敦奥运年训练计划安排特点

美体   体育   2024-08-21 12:00   上海  

      提起梅里特,国内的资深田径迷对其普遍熟知。因其曾与刘翔同场竞技,且作为刘翔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要对手。2012年,刘翔因伤未能闯入决赛,而梅里特则拿到了那届奥运会的金牌并在之后的钻石联赛总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

       2020年年末,ALTIS官网发布了梅里特的教练Andreas Behm对其职业生涯所作的撰文回顾,并发布在ALTIS官网上。


       本文根据其相关内容,对梅里特2012赛季的训练学安排策略进行梳理

(注:1.ALTIS是美国一家主要从事田径训练的公司,梅里特在该公司训练。2.资料分享已经得对方同意)


1、“八改七”是梅里特在2012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那个年代,刘翔和大卫奥利弗是七步上栏技术的成功案例。与刘翔类似的是,梅里特的优势同样在后程。经过多年的力量及爆发力强化训练后,2011年,梅里特也决定采用七步上栏技术。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但最终梅里特的起跑获得了强有力的提高。其教练团队也将此归为他在2012年赛季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注:刘翔的“八改七”同样始于2011年,在那个年代,世界上采用七步上栏技术的运动员凤毛麟角。然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运动员开始采用七步上栏技术。如2014、2018两届室内世锦赛,决赛前八名运动员均采用七步上栏技术。)


1985-2018历届世界世锦赛男子60米栏决赛,7步上栏和8步上栏运动员人数的比较(表格源自:国际田联官方技术分析报告)


2、运动训练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到质变”这一点在梅里特2012赛季的全过程走势上得以体现,在打破世界纪录之前,梅里特连续多场比赛跑进12秒95,其中包括连续三场的12秒93。其竞技状态非常稳定。其教练Andreas Behm认为:这种情况在当时看来显得过于稳定,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瓶颈”。但稳定的高水平发挥也确实为后来的破世界纪录奠定了基础


3、训练过程中要适当安排超负荷训练

      “超负荷原则”是训练学理论中常提到的原则之一。即若想提高比赛成绩,则训练负荷要等于甚至大于比赛负荷,如此才能实现竞技成绩的突破。在梅里特2012年度的训练中,也曾用数周时间进行高于比赛强度的节奏训练,有时候训练强度甚至比他破世界纪录时的更高。虽然在有些教练看来,大赛前连续多场高强度比赛均跑出那么好的成绩,会否状态出得太早而影响伦敦奥运会的发挥。但在梅里特的教练看来,正是这一系列的训练,使他们相信,梅里特的身体具备承受连续多次参赛的能力。

(注:由于那个时候奥运会赛制改变,将男子110米跨栏的半决赛和决赛安排在同一天,两次比赛间的时间间隔仅2小时。梅里特的半决赛成绩为12秒94,决赛成绩为12秒92。两次比赛皆高水平发挥,体现其连续参赛能力。)


4、大赛之前采用以赛代练的训练模式,赛间训练宜保守为主

      优秀运动员在大赛前普遍倾向于采用以赛代练的训练模式,尤其国外运动员(国外运动员更倾向于以赛代练可能有体制因素,对此不做过多赘述)。

       如前所述,梅里特在赛前连续多场比赛均跑进12秒95,其教练团队在那时即是出于“以赛代练”的考虑。他们将比赛视为这一阶段的大负荷训练课,而日常的训练负荷则非常小,仅以保持状态为主。如:有的时候一堂训练课只练两组起动上栏(只跑前几个栏),如果运动员状态良好,跑得快且充满爆发力,该堂课即结束。

       而对于比赛与比赛之间的训练安排,教练则以保守为主,以避免其出现过度疲劳。通常,梅里特会先做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评估当日的身体感觉,并进而明确当日的训练内容。如果当天的状态不好,就改为小负荷训练课。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模式对其较为有效。


5、放松协调能力是影响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关键因素

       鉴于2012赛季出色的训练和比赛状况,伦敦奥运会结束之后,梅里特决意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然而,可能是因为过于追求比赛成绩,导致他在之后的三场比赛中均发挥失常。先是洛桑站比赛抢跑犯规,而之后在伯明翰和柏林的两场比赛中,梅里特试图竭力打破纪录,但也因此跑得“太紧”。虽然这两场比赛成绩非常优异,分别为12秒95和12秒97,但在梅里特的团队看来他并未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由于这几场比赛梅里特跑得过于紧张,而2012赛季又已临近尾声,此时的梅里特也逐渐露出疲态,状态下滑,破纪录似乎已不再可能。

       之后梅里特迎来了全年的最后一场比赛——位于布鲁塞尔的钻石联赛总决赛。他和教练团队一致认为:这场比赛无需苛求破世界纪录,保持放松、享受比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结束这个发挥出色的赛季即可。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在这场比赛最终打破了世界纪录。

      有研究表明: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放松能力与其竞技表现高度相关。梅里特破世界纪录时的发挥可能也间接印证这一观点(成绩的影响往往是多因素,在没有严谨科研方法的支撑下,我们无法仅凭一场比赛断言,因而此处只能说“可能”)。很多运动员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刻意追求成绩,刻意追求跑动技术的时候,运动员反而“不会跑”;当运动员放下思想包袱,他反而能跑出较好的成绩。另一个能够验证放松能力对高水平发挥的意义的例子是,询问一些运动员他们跑/跳/投出自己最好成绩的那次比赛的经历时,有的运动员会说:“感觉那次自己还会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状态”、“未使出全力”、“如果某个环节能够。。。的话可能会比得更好”等等,表明这些运动员在发挥出自己最好成绩的那场比赛中,处于“适度放松”的状态。

       高水平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可能也确实会对运动员的技术表现带来不利影响。如有研究发现,在2017年田径世锦赛男女百米决赛共16名运动员中,仅一名运动员的触地瞬间技术达到理想状态。表明大赛对运动员心理能力具有极大的影响。

(注:多年来,相关国外教练员普遍认为,短跑运动员触地瞬间,从矢状面看,前后腿膝关节接近并拢。若摆动腿膝关节较为靠后,表明运动员的后蹬占比过大或前摆速度不够)

       这一现象不仅适用于作为运动员临场发挥水平的经验总结,也同样适用于日常训练。教练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要发展那些极限力竭状态下的能力之外,也要注意运动员放松能力、跑动技术/节奏流畅性的训练。因为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由业余至精英的逐步提高,技术效率、放松能力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ndreas Behm在文中虽并未详细提及梅里特的具体训练模式,但我们仍能从其中的细枝末节旁窥到些许其训练理念。除了对其伦敦奥运年训练安排的叙述外,文中亦提到了梅里特在那几年的其他经历,可供运动员教练员们借鉴。如良好训练生活习惯的养成、如何应对失败等等。

      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前往ALTIS官网下载阅读。


推荐课程:

田径训练加油站
田径教练员培训。以田径教练为服务群体。定位于专业性、科学性。发布田径(短跑、中长跑等)类训练信息及体能训练类课程及培训信息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