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羊“出身不凡”的那种!
我来自“中国牛羊肉食品之都”赤峰的广袤无垠天然牧场之一。
我的出生地赤峰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水草丰美得很。
阿鲁科尔沁的罕山白绒山羊、敖汉的细毛羊、克什克腾旗的昭乌达肉羊……众多优良羊种活跃在我家的草原之上。
作为中国农牧交错带牛羊肉主产区,我的家乡区位优势十分优越。肉羊养殖都坐落在北纬43—44度这一黄金草原带的心脏地带。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饲草饲料资源,它们富含着我们草原羊儿们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众多宝贵营养素。正是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拥有了出色的产肉性能,肉质高蛋白、低脂肪,口感更是美妙绝伦。
多年来,凭借着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优良环境,赤峰畜牧业发展蒸蒸日上。庞大的养殖规模,催生了一批现代化畜牧企业。这里不仅诞生过老牌牛羊肉品牌——草原兴发,也培育出了牛羊肉行业新贵——蒙都羊业,更有东方万旗、德润食品、中敖食品等牛羊肉品牌蜂涌而出,为赤峰市打造“中国牛羊肉食品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我的家乡来说,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很重要。你问我怎么有这个底气的?因为支持一项接着一项保障措施要多完善有多完善。
——借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春风,在养殖技术提升上实现新跨越,加强良种培育、疫病防控、科学饲养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
——出台《赤峰市推动肉羊生产高质高效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加快我市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我市建设成为集生产、加工、储备贸易为一体的国家绿色优质商品肉羊生产加工战略基地,实现肉羊加工企业和农牧民双增收。
——今年4月,《赤峰市振兴绒毛产业若干措施》正式颁布,从绒山羊良种提升工程、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提升饲草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推进产业化经营四个方面规划赤峰绒毛产业未来发展,推动优质绒山羊增产扩群提质,建设优质绒山羊种源基地和养殖基地,打造蒙东羊绒产业集聚区,促进绒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支持+有情怀=前景无限!
接下来且看赤峰畜牧业阔步前行的一路。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羊存栏1486.7万只,同比增长4.5%,位居全区首位。每年数百万只羊在这里茁壮成长。
2023年,全市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到1366个,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的养殖小区达到176个,年出栏肉羊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0245个,年出栏5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达到5万户,现已形成肉羊养殖专业村、肉羊养殖功能配套专业小区、“公司+合作社+农户”和生态家庭牧场等多样化的规模化养殖模式。
其中,“昭乌达肉羊”为主要养殖品种,是我国第一个草原型肉羊品种,国内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羊新品种,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内蒙古最有价值品牌”。
赤峰的羊肉加工企业,将本地羊肉推向全国各地的餐桌,让无数食客品尝到赤峰羊肉的鲜美;一些羊绒制品企业,把优质的羊绒加工成高端的羊绒围巾、毛衣等,成为时尚界的宠儿。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自治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一共有39家企业入选,其中,赤峰东荣羊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凭借羊绒衫产品入围。
赤峰东荣羊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市一家全产业链羊绒生产加工企业,二十多年的发展,企业生产的高端羊绒服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今年上半年,公司外贸进出口额1.8亿元,同比增长2.38%,工厂都在生产一些欧美国家的订单,羊绒产品正在走向世界舞台。
如今,赤峰市现已形成红山区、松山区、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和林西县等5个羊绒产业加工集聚区,从事羊绒收购、加工或羊绒制品生产。
赤峰东荣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内蒙古奥兰维绒业有限公司、赤峰昭乌达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羊绒加工企业在赤峰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据统计,赤峰全市市级以上羊绒产业重点龙头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1家、区级3家、市级2家。2023年,无毛绒加工量约1800吨,生产加工羊绒衫60万件以上,羊绒围巾及披肩20万条以上,羊绒制品出口创汇8143万美元。
同时,赤峰不断加大对羊绒产业的科技投入与创新研发,从羊绒的精细分梳技术到新型染色工艺,从时尚设计理念的引入到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都在不断推动着赤峰羊绒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2023年全市畜牧业行业实现产值数百亿元,在全市农业总产值中占比极高;目前赤峰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集群中,畜牧业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无愧是赤峰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闻名遐迩的“中国畜牧之乡”以百亿计的大产业蓬勃发展的高质量转型不断拓展的产业链条……你看这活力满满且看赤峰畜牧业持续奋进。
赤峰融媒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