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 精医 仁爱 惠民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得心室收缩和/或充盈发生障碍,在静息或运动时出现心输出量下降或心腔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
虽然心衰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目前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住院期间病死率为4.1%,5年生存率约50%,已成为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的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心衰,远离心衰。
心衰的病因 心肌病变
1.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肌损害(心肌梗死、慢性心肌缺血、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遗传性心肌病。
2.继发性心肌损害: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系统性浸润性疾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结缔组织病、心脏毒性药物等。
心脏负荷异常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心肌代偿性肥厚以克服增高的阻力。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左、右心分流及动、静脉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全身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生期心肌病、体循环动静脉瘘),心室腔代偿性扩大。
心力衰竭预警信号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警惕心衰!
乏力、体力活动受限:活动耐力下降,稍活动感气喘,随着病情加重,活动能力越来越差。疲劳:头晕,提不起精神。
体液潴留,低垂部位水肿:足部,脚踝出现水肿,按压后凹陷,逐步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会阴部位和腹部。
少尿:小便量和次数减少,体重增加: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往往发生在水肿出现之前。
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时缓解或消失。
端坐呼吸:平躺时出现呼吸困难,为减轻症状被迫垫高枕头或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睡后突然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
咳嗽、咳痰:多于平卧位加重,坐起症状减轻,干咳或咳白色痰,心衰加重时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心悸:自我感觉心跳剧烈、心跳不整齐或不适感。如心跳每分钟增快15-20次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信号。
食欲不振或厌食:由于血液回流受阻,淤积于胃肠道所致,多伴随恶心及腹部饱胀感。
总觉得热,但是四肢冷:心衰患者常会感到浑身发热、多汗,想喝凉水。这是因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感觉异常,四肢末端因为血供不足导致皮温下降。
如何预防和管理?
1.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低盐少油,多吃蔬菜水果,维持营养平衡,有利心脏健康。规律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保持理想体重,减轻心脏负担。坚决戒烟,限制饮酒,远离心衰诱因。
2.定期体检:有心脏病家族史者更应重视,至少每年一次全面检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心脏疾病恶化。体检可帮助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降低心力衰竭风险。
3.按医嘱用药: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中一个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ACE抑制剂(培哚普利)、ARB受体拮抗剂(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维立西呱、利尿剂(呋塞米)等。这些药物能够通过改善心室重构、减轻心脏负荷等途径达到治疗的效果。心脏疾病患者必须严格遵守医生处方,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能控制病情,稳定心脏功能,擅自调整可能导致病情波动。与医生保持沟通,定期复诊,确保治疗效果。
4.手术治疗:对于心脏心房心室之间、左右心室之间以及左心室内部的收缩不同步,同时存在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的患者,可采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抗心衰起搏器)来改善患者房室、室间以及室内收缩的同步,从而增加心排量,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
对于存在恶性心律失常或者出现心源性猝死复苏成功的患者,可以通过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来治疗,降低猝死风险。
顽固性心衰或者终末期心衰,应用其它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恢复心脏功能,在等待心脏移植匹配心源的过渡期内可通过左室辅助装置替代心脏功能。
5.学会自我监测:密切关注身体信号,记录体重、血压变化,留意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症状。一旦症状加剧,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自我监测是管理心力衰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心力衰竭虽然是慢性病,但通过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守护“心”的健康,不让它默默承受压力!供稿:环湖支医 苏洁琼(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