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 精医 仁爱 惠民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在2012-201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病患人数估计高达2.45亿,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仅停留在51.6%。这意味着,接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尚未意识到自己的病情,他们可能正处于高血压的隐形威胁之下,却浑然不觉。
如何正确认识、防控高血压,下面为您一一解答:
①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它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有两种类型,一种叫继发性高血压;另一种叫原发性高血压。当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mmHg)时,可以确定是血压增高。
②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钠、低钾膳食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例如咸菜、小面、各类重口味烹制品)
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全球人群全因死亡的风险,同时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男性摄入酒精41-60g/天,女性摄入酒精21-40g/天)和有害饮酒(男性摄入酒精60g/天以上,女性40g/天以上)。
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精神紧张包括焦虑、担忧、心理压力紧张、愤怒、恐慌或恐惧等。
其他危险因素
除了以上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大气污染等。
③ 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大多高血压患者病初没有典型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头疼、头晕、耳鸣、疲倦、心律失常、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因此,定期的体检很有必要。
④ 重要靶器官损害并发症
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血栓;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
对心脏的损害
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
对脑的损害
各种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等。
对肾的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晚期出现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
其他
眼底改变、视力及视野异常、鼻出血、主动脉夹层等。
⑤ 高血压的治疗
一旦确诊为需要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就一定要坚持药物治疗,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只要高血压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治疗,同样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如果擅自停药或改药,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甚至可诱发脑出血、心绞痛等严重后果。
⑥ 高血压治疗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
高血压是一种可以控制而不可治愈的疾病,目前无根治方法,需终生服药,不能私自停药。仅有少数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使血压将至正常的低危患者可在严密监测可暂不服药。
误区二: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需平稳,使血压在4-12个周内达标。减压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而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不能过快过急。
误区三: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
高血压的诊断并无年龄的差异,事实上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更高。对于健康的老年患者,只要能够耐受,就应该启动降压治疗。
误区四: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很多患者认为,只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就可以了,无需改变生活方式。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嗜烟、酗酒、肥胖、熬夜、高钠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因此,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误区五:保健品能治疗
高血压很多人认为药物副作用大,不愿长期服用,听闻某某保健品可以治疗高血压故而停药,仅靠保健品降压,这是错误的。没有任何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的作用。
误区六: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
部分患者血压升高会出现头昏、头痛、眼花等症状,但部分患者由于病程长,已经耐受了,没有任何症状。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有无症状,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都是存在的,等出现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结语:
供稿:环湖支医 苏洁琼(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