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澳洲移民爆炸增长,澳人却纷纷逃离澳洲!澳华人也掀起“回国潮”,原因是…
民生
2024-09-29 12:36
新西兰
近段时间,为了削减移民,澳洲政府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削减留学生数量,收紧签证规定等。澳洲的总人口,也不过2000多万,最近刚刚突破2700万大关。总的来说,澳洲属于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但人口高度集中在沿海的少数几个城市,尤其是东海岸。因此,像是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早已拥挤不堪。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华人在内的大批澳洲人,纷纷“逃离”澳洲。
例如,现年59岁的澳人Haig Conolly就和57岁的妻子Katrin一起定居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Conolly开了一家酒吧,他表示,虽然也怀念在澳洲的朋友,但换个地方生活显然更好。他指出,相比澳洲,里斯本是一个“阳光充足、机会众多、充满活力的地方”。虽然这里的房产越来越贵,但仍然比悉尼便宜。“我确实很想念澳大利亚的朋友,但那里的房价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他吐槽道:“地球上几乎所有东西都比在澳大利亚便宜!”Conolly一家的状况就是在海外生活的大约100万澳洲人的缩影。由于澳洲的物价(尤其是房价)太高,许多人发现,离开澳洲反而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调查表明,即便在寸土寸金的阿联酋迪拜,花同样的钱也能买到比在悉尼大出一倍的房子。
房产公司Knight Frank的调查发现,100万美元(约合151万澳元)在悉尼只能买到43平方米大小的优质房产,但在迪拜可以买到91平方米,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可以买到96平方米,在泰国的普吉岛可以买到213平方米。因此,无外乎澳人纷纷跑到海外居住——住房这座大山,实在是太重了。以布里斯班为例,CoreLogic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布里斯班的房价涨幅超过50%。另一位保加利亚移民Sonya Chuhovska已经与丈夫在澳洲生活了近10年,拥有保加利亚和澳大利亚的双重国籍。
她表示,生活成本是她和丈夫决定离开的原因之一,但最终决定因素就是离开后能够不用抵押贷款买房。她指出,在保加利亚,买一套房可能只需要大约5万澳元,而在墨尔本,她和丈夫与另一位房客合租一套房子,周租450澳元,房子又破又小,连空调都没有……如果在澳洲没有好的工作机会,也买不起房子,前往其他国家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在澳洲经济并没有那么景气的情况下,移民的确需要考虑得更多。
据报道,由于生活成本太高,许多移民正在离开澳洲,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华人移民。华人张先生(Zhang Renjie,音译,下同)就是离开澳洲的移民之一。
这位42岁的男子拥有自己的外贸公司,于2001年来到澳大利亚,并于2008 年带着其他家人一起来到这里。尽管已经在澳生活了10年,但现实情况也让他们不得不考虑回到中国。
张先生表示,他可以继续在中国经营他的生意,而且由于工资和利率较低,同样的收入可以让他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他说:“我们可以请保姆照顾孩子,开更好的车,租一套装修好的公寓。”他没有排除再回到澳洲的可能,澳洲也不是他的唯一目的地。另一位华人移民熊女士(Tiger Xiong,音译)此前来到澳洲留学。她曾希望毕业后能够自食其力,但发现这比她想象的要难,因为房租、交通和食品的成本实在太高。“我会购买即将过期或打折的东西。室友甚至会从垃圾桶里挑出还能用或吃的东西。我们所有的家具都是从街上捡来的。”“我在中国的家人过着典型的中产生活......在这里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她搬到了巴厘岛的小城市乌布(Ubud),还在那里遇到了她的伴侣。她表示,她喜欢乌布的年轻人,他们不那么物质化,而对探索精神世界更感兴趣。
“我在这里租了一套带大院子的房子,每个月要付300澳元左右,这是我在墨尔本时一周的房租,”她说道,“这里有很多‘数字游民’。”
她表示,她仍然喜欢墨尔本,如果生活成本没那么高的话她会多待一段时间。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2-23财年,有22100名永久签证持有者离开澳大利亚,这是过去十年中第三高的数字。除了年轻人等还在打拼和工作的人,许多老年人也离开了澳洲,回国养老。根据一项调查,澳洲人已经到了全世界“最疲惫”的地步。该调查由独立研究机构Edelman Data & Intelligence发起,他们调查了全世界来自1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6万人,包括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内地、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新加坡等。东亚的“卷”,大家恐怕都深有体会,无论是中国还是日韩,人们压力都很大。这是由过度和长期的压力引起的,会让人们感到精神疲惫和缺乏动力。不仅不利于心理健康,更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在澳洲的明显现象是,越是年轻的人,疲惫的情况就越明显。
或许是发现了根本不可能买得起房子,或许是在网络的飞速发展与社交媒体的不断推陈出新之下迷失了自我。想要慢下来,却也没那么容易——当今社会,人们已经被时代推着前行了。新冠疫情的几年过去,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几十年来一直通用的规则、定律,如今却宛如废纸。至少,在有能力改变的时候,选择改变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后悔,但总不会是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