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宣这个村人才辈出,还出了个农业部特派的留学生

民生   2024-08-30 18:19   广西  




汉村是武宣县桐岭镇仁汉村民委所辖4个自然村之一,位于镇境西南部,仁汉村委会驻地,背靠凤凰山,东接209国道,南连通挽镇花蒙村,西邻通挽镇六峰村,北靠六仁村。全村总面积2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183.41公顷,林地总面积298公顷,总人口3000余人,居民多为壮族。汉村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建村,清代称寒村,民国时称翰村、大汉村、寒村。村名是壮语Mbanjgon的对译,因住户分布不均、聚落呈弧形、村庄看起来一头大一头小的地理实体特征而得名。如今的村貌已发生较大改变。


▲汉村全景图(覃志兵摄)


凤凰山下多才俊

汉村的黄元波、黄元开等人被载入民国和1995年的《武宣县志》,黄元波还被载入《广西大百科全书》。长寿老人黄士容(99岁)和儿子黄有朋(97岁)被载入民国县志。解放战争时期,汉村涌现了廖秀峰、黄元雷等一大批革命骨干,群众基础好,成为达开纵队和一二一纵队的重要根据地。



▲民国《武宣县志》记有大汉村

(寒村)黄元波、黄元开


黄元波(1911—1984) ,曾用名黄剑白、黄河,壮族,桐岭汉村人。自小聪敏好学,立志报效国家。1929年毕业于武宣中学,曾在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预科肄业,后在国民党军政部兽医学校学习,于1937年到桂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先后任兽医见习官和少尉、中尉、上尉及少校兽医。1942年任贵州省安顺兽医学校研究员。1944年调到国民党中央农业部技术处农村试验研究室,担任编审工作。1945年远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兽医学院传染病特科学习。学成后回国,历任陕西西北农学院副教授、江苏南通学院和河南省农学院教授。1950年,任河南省郑州生物制药厂技术室主任、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曾研制成功“牛气肿疸甲醛菌苗”,参加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冻干苗的研制工作,为预防猪传染病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被选为河南省第五届和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以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并多次获先进个人奖。其著作有《牛气肿疸病防治》《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试验研究报告》《猪瘟抗体中和试验法》《牛黑斑病中毒》《缅羊快疫》(翻译)《家畜传染病》(编著之一)等。 

▲赴美学习时的黄元波


全村齐心干革命

1947年9月29日,贵武来中秋起义爆发。武装斗争在武宣的桐岭和通挽呈燎原之势,汉村一批先进骨干投身革命,其中,黄必催、黄必爱、廖文信在学校直接参加革命活动。后来,廖秀峰、黄元涛等50多人参加(支持)廖联原领导的达开纵队。此外,黄元雷等一批人员参加(支持)韦敬礼领导的一二一纵队。在他们的带动下,汉村群众积极响应革命。11月下旬,国民党广西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莫树杰与武宣县长李瑞金、县民团司令部副司令李彩光集结重兵,统领县保安四团及象州、来宾抽调来的民团武装,总兵力近2000人,横渡黔江,进攻桐岭和通挽。敌人两次攻打古卜村,由于敌强我弱,一二一纵队第八支队和前来增援的第一支队队员主动撤出古卜村,转移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汉村。

1948年夏,达开纵队司令部在通挽、桐岭等乡成立村人民解放小组。8月至9月间,贵(县)武(宣)来(宾)迁(江)特支开始在南河片成立村人民解放同志会,汉村解放同志会由黄元雷任会长,黄元豪任副会长。在上级的领导下,汉村解放小组、解放同志会积极配合做好迎接解放各项工作。

▲解放前汉村党支部活动旧址(黄元雷故居)


支部勇于担使命

1949年5月,中共武宣县工委第三次成立,隶属中共桂中南地工委。7月,武宣县工委批准成立桐岭区工委、通挽区工委、禄新特支。桐岭区工委下属组织有汉村、平龙、古龙、古练、龙宫、田台、石叠7个农村党支部。黄元雷任汉村党支部书记,党员有黄元本、黄元进、黄元重、黄元豪。汉村党支部按照县工委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深得武宣县工委的信赖。接到新任务后,党支部立即着手抓好军事大会的安保和后勤工作。

据黄玉磊老人回忆,她的父亲黄元仕,为人忠厚讲义气,支持革命,他们家成为地下联络站之一,既隐蔽又容易撤退。当时一些地下工作者曾到过他们家吃饭,她的父亲负责安排后勤工作。11月21日召开大会,村里的群众都发动起来了,她的弟弟黄必芬参与后勤工作,巴漫(女)当时是全村最穷的,但很积极,她和咪打哈(女)一起把碗和开水挑到会场,供战士们饮用。

▲解放前汉村党支部活动旧址(黄元雷故居)


协办盛会立新功


1949年11月,广西战役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广西,进攻势如破竹,桂林、柳州等地相继解放。根据中共粤桂边区党委、粤桂边区纵队司令部的指示,为配合沿湘桂铁路南下的野战军作战,11月11日,中共桂中南地工委书记、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杨烈率领主力团二十三团向柳州挺进,途经永淳、宾阳、贵县等地,沿途清除反动武装。

▲原桂中南地工委书记、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杨烈(吴锡刚提供图片)


13日,国民党武宣县政府南河办事处主任覃允怀通过中共武宣县工委书记韦敬礼、武宣独立营营长韦昌铁向杨烈递交“起义文告”。15日(一说是17日),杨烈率领1000多人到达武宣通挽乡,与韦敬礼、韦昌铁取得联系。17日,杨烈率部到禄新乡甘丈村(今思灵镇甘棠村),与覃允怀面议武装队伍收编事宜。

▲原武宣县工委书记、新二十四团政委韦敬礼


20日,韦敬礼、韦昌铁安排干部和队伍进入桐岭乡汉村,做好迎接杨烈及大部队准备工作。汉村党员和骨干全力配合做好工作。当日,杨烈率部到达汉村,在村里召开干部大会,宣布贵县独立营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新二十三团。21日上午,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司令部在村中召开大会,宣布武宣独立营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新二十四团,韦昌铁任团长,韦敬礼任政委。新二十四团辖2个营5个连,共600多人。21日下午,杨烈离开汉村,到通挽古佐村收编覃允怀、谭启纯的反动武装100多人(一说是280多人)。覃怀允被任命为第八支队统战参谋,其余人员编入第八支队二十三团。武宣南河片的反动势力基本消除。

▲原新二十四团团长韦昌铁


村民难忘鱼水情



提起当年的军事盛会,汉村的黄玉磊老人(生于1932年,1951年11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记忆犹新。她说,当年自己17岁,听说“黑衣兵”(游击队之前所穿服装是黑色的,群众称之为“黑衣兵”)在村里集结开会,也跟大伙一起去设在村背“后弄”(地名)的会场看热闹。她还记得,会场前面有一座小庙,“黑衣兵”在庙前插上红旗,有三个领导轮流讲话,其中一人是伏柳村的,一个是龙山的,有一个不记得是哪里的。大会大约开了2个多小时,期间,战士们齐唱国歌,嘹亮雄壮的歌声响彻汉村,群众听了热血沸腾。

▲汉村军事盛会亲见亲闻者老党员黄玉磊

▲粤桂边纵队司令部汉村大会会址在庙前一带


黄玉磊老人说,大部队撤离后的一段时间,每到晚上,新二十四团都派文艺宣传队到汉村开展工作,党支部配合组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工作队在村里的禾坪教群众跳秧歌舞、唱革命歌曲,曲目有《解放区的天》《义勇军进行曲》等。那段时间,村里敲锣打鼓,又唱又跳,很是热闹,大家满怀喜悦地迎接胜利的到来。 

1949年12月1日,武宣县宣告解放。


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不同时期,汉村人民总是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革命和祖国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黄元涛、黄必包在战斗中牺牲,黄新儒在抗洪抢险中殉职。三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载入武宣英烈名录。

黄元涛,曾用名莫善贤,生于1921年5月(一说是1926年),1949年参加革命,后任桂平县南木乡人民政府乡长,1950年2月,在南木乡剿匪战斗中牺牲。

黄必包,生于1955年4月,1976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四四八七部队服役,任广州军区坦克团指挥部车长。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同月被追认为中共党员。

黄新儒,生于1949年5月,1970年7月参加工作,武宣县邮电局机线员,1988年9月,武宣县遭遇特大洪水,致使武宣、三里、东乡通讯线路中断,他主动请缨,在县城附近新路桥一带抢险中牺牲。

为纪念黄元涛、黄必包、黄新儒三名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2001年8月,仁汉村筹集资金修建革命烈士亭,纪念碑上记载烈士生平。2013年5月,重修革命烈士亭。

▲汉村革命烈士亭





通讯员:覃庆莲  黄新迎


武宣动态
关注武宣,读懂武宣,理解武宣,爱上武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