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系列讲座第七期在丰台校区图书馆北门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特聘学者王幼平教授讲授,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彭菲主持,马赛、张乐、佟珊、严实等教师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王幼平教授从纬度、地区气候和古大陆地区陆架三个方面介绍了华南地区及东南亚大陆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引申出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是理解东亚与旧大陆西侧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差异的关键。
讲座第二部分探讨华南地区最早人类之由来,通过对华南典型早期人类化石材料的对比讨论,王老师介绍了华南早期人类起源的两种争论:是人类于非洲迁移而来还是于本地独立起源,指出了华南旧石器时代考古存在考古资料较少、出土文物地层关系不清等关键性问题,因而在考古研究中对于华南地区早期人类所处时代仍有较大争议。
讲座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华南旧石器时代砾石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王老师依时间线介绍了华南旧石器时代砾石工业的发展和演化,总结出砾石工业从简单砾石石器到大型切割工具再到石片化的发展序列。探讨了华南与华北地区同时期考古研究认识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自然环境、测年技术等限制因素。
讲座第四部分介绍了华南与现代人起源研究。尽管近年来在南方出土较多早期现代人化石材料,但由于材料所处时代背景和测年技术、发掘方法等原因,出土考古资料的化石与地层的共存关系未能准确记录,进一步的研究仍需要遗传学、古人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学者合作解决。
讲座最后一部分内容的核心是华南旧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石器工业,即砾石工业向山韦-和平技术传统的发展。山韦工业属于华南乃至东南亚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稍早时期的典型工业,以端、边刃砍砸器为主要特征;和平工业为稍晚一阶段的石器工业,以单面砍砸器为主要特点。王幼平教授指出,根据现有考古资料类型学研究及测年结果,山韦工业很可能最早是出现在我国。
讲座最后,王老师回顾了华南旧石器时代考古发展历程,依照文化发展序列展示并介绍了不同发展时期的典型遗址。他强调,穴居、陶器制造、埋葬习俗等文化元素在华南地区的出现最早并持续发展,不仅表明了华南旧石器时代考古是百万年人类史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讨论环节,王老师就北方石器文化回流问题、环境对石器使用的影响、手斧遗址石片遗存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摄影 | 赵泽楷
排版 | 胡宇煊
初审 | 彭 菲
复审 | 薛寒冰
终审 | 胡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