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寺庙楹联研究

文化   2024-12-04 00:02   北京  

 李淇然  殷宇和  王红军(通讯作者)



摘要:本文追溯山西楹联寺庙的演变历程,从历史的脉络中探寻其独特的文化脉络,深入剖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揭示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展现山西寺庙楹联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山西;寺庙楹联;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山西作为中国中原地区的省份之一,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中,寺庙楹联又因佛教在山西地区的兴盛而得以长足发展,包括五台山、悬空寺、华严寺等在内的一众佛教道场,都悬挂有寺庙楹联,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凭借众多文人和僧侣的不断推动,最终发展成为属于这片土地独有的意象或传说。依据对山西地区的寺庙楹联进行的广泛调查研究,通过对收集到的113副楹联语料的深入分析挖掘,本文尝试探究山西寺庙楹联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山西寺庙楹联的发展演变


山西寺庙楹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内容由最初的单纯阐释佛理变得多元化。如今存世的山西寺庙楹联,都常以古人、古事、古迹为背景,融入大量的历史典故和地域文化元素,透露出浓郁的历史气息和文化特色。从唐代开始,随着佛教在山西的广泛传播,寺庙楹联渐兴。这些楹联由最初简单的对仗词句,用于装饰寺庙或表达信仰,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元素,使得数量和质量也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题材更是包括了宗教哲理、自然风光、历史传说和人物故事等多个方面。到了宋代,楹联艺术尚处于萌芽之始,却已绽放出绚烂的艺术光芒。在那个时代,宋人创作楹联时常借鉴诗赋的精华,使得楹联逐渐步入文学殿堂。至明清两朝,骈文和对联受到统治阶层的极度推崇,甚至被纳入科举考试的范畴。于是,楹联文化日益繁荣,文人雅士以巧妙对联为乐,游览名胜古迹时,总会即兴挥毫,以此增添雅趣。在清代,楹联书法成为日常书写艺术的焦点,其社会文化影响力亦日益显著。直至近代以来,山西寺庙楹联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既保留了传统的音韵之美,又融入了现代的思想和元素,使得楹联文化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在现代社会,山西寺庙楹联还结合科技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欣赏楹联,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途径征集寺庙景区楹联;通过报纸、电视等方式宣传寺庙楹联;通过与中学、高校联合举办楹联创作活动等,推动了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山西寺庙楹联的文化内涵


山西寺庙楹联内容题材既有宗教哲理,也包含有对山水风光、家国思想、史事传说和人物故事的描绘叙写等,丰富多样,广泛深刻。


(一)以宗教哲理启悟众生心灵


山西寺庙楹联中,以宗教哲理为题材的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楹联阐述了佛教的教义、禅宗的修行方法以及人生哲理。如山西广仁寺的楹联:“到此还空即还色;迩时宜雨亦宜晴。”此联结合禅语“色即是空”深刻阐述了佛教中的“空性”观念,告诉世人,世间万象万物皆为虚幻,当我们到达还空的境界时亦是还色的境界,彼时是雨是晴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即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方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同时,此联还强调了修心养性的重要性,提倡世人要以不动之心,去面对世间的种种变幻,从而在无常中寻找永恒。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其中既传承了佛教教义,又融入了作者对待人生的感悟,对社会民众具有启迪教化意义。


(二)以山水美景拓展精神空间


山西寺庙往往建在山清水秀之处,楹联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笔触,将山川秀丽、水流灵动、花木芬芳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楹联文字就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恒山有联:“山静水流观大化;风和日朗契虚怀。”这副对联则着重描绘了恒山山水美景及宜人天气,将恒山的翠绿山峦、清澈泉水与天气相互映衬,形象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画卷。“山静水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大化之道,让人不禁想起道家的“道法自然”。水流灵动,如同世间万物生长消亡的历程;山之静谧,象征着永恒与包容;风和日朗,则寓意着人心应坦坦荡荡,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自然之美拓展出精神空间的文化内涵。


(三)以自然风物道出家国思想


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往今来经久不衰的一类创作主题,其中蕴含着的家国思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山西寺庙楹联中,同样也通过风物描写道出作者的家国情怀。恒山有联:“蕴昴毕之精,霞蔚云蒸,光芒万丈连北极;作华夷之限,龙蟠虎踞,千秋保障镇边陲。”这副楹联不仅描绘了恒山草木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还在下联中写明恒山的历史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恒山的赞美崇敬之情,以及对民族国家的无限热爱。上联通过描绘恒山之神奇,突出体现山上常有云雾缭绕,霞光万道,仿佛是天地间的精华汇聚于此。而下联则突出体现恒山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更是文化、民族的一道屏障。“千秋保障镇边陲”,意味着恒山守护着国家的安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侵的象征。此楹联以自然景观象征家国繁荣,富含深刻思想。楹联中融合了自然、传统、家国情怀,传递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呼应,彰显个人、家庭、国家的紧密关系。


(四)以史事传说传达文化历史感


山西寺庙楹联中,以历史传说为题材的作品颇具特色。这些楹联以历史事件为素材,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妙的文笔,将历史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例如,灵鹫峰,亦名菩萨顶。所以称之为灵鹫峰,是因为它的地理形势颇似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部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灵鹫峰。据佛教史籍记载,东汉时期,我国佛教最初的传播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台怀镇,见今菩萨顶的形势颇似印度的灵鹫峰,因而命名之。佛教徒说文殊菩萨曾在峰顶显灵和说法,所以灵鹫峰也称为菩萨顶。菩萨顶有联:“灵峰待证西来意;古刹犹征北魏缘。”此处“灵峰”即指灵鹫峰,而“北魏缘”则是因为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这副楹联不仅展现了当地的人文历史,还歌颂了佛教圣地。


(五)以人物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山西寺庙楹联中,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同样引人入胜。这些楹联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或佛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和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如五台山观音洞的楹联:“音亦可观,方信聪明能互用;佛曾称士,须知儒释有同源。”上联的第一个分句“音亦可观”表达了观音菩萨的“观音”之名,意味着声音可以成为观察的对象,体现了佛教中观音菩萨“闻声救苦”的特性。而“方信聪明能互用”则强调了聪明才智的相互转化和运用,体现了儒佛两家思想中关于智慧与才智的重视。除此之外,“佛曾称士”一句也暗含了儒家文化中“士”的道德与责任。同时,“须知儒释有同源”揭示了儒佛两家思想的共同根基,表现了中华文化中多元思想交融互鉴的特色。这副楹联集中展现了佛教与儒家文化的交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互通性,也为后世研究宗教融合与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山西寺庙楹联的艺术特色


山西寺庙以其书法之美、文字之美、意象之美成为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山西寺庙楹联的书法之美


山西寺庙的楹联有的采用隶书书写,古朴厚重;有的则用篆书刻写,笔力遒劲,犹如一方古印,凝聚着时光的精华,也为寺庙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魅力。山西光孝寺有联“灵眼填胸开正悟,笑声果腹展明城”,采用隶书书写,整体与寺庙的古朴相呼应,使人一见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更是让人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沉下心去体会楹联深层的含义;再如山西灵岩寺有联“拜我不如求己;修身胜似诵经”,采用了行书写作,展现出一种雄浑壮观的气势。每个字的笔画都流畅自然,笔力遒劲,起笔、转笔、收笔都显得流畅自然。尤其是转折之处,既突显了力道,又避免了生硬。同时,布局疏密得当,虚实相生。上联与下联在空间上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得整个对联更具层次感与艺术感。


(二)山西寺庙楹联的修辞之美


山西寺庙的楹联,通常文字简练而富有韵味。广仁寺有联:“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粟藏世界”和“铛煮山川”是很明显的借代和夸张用法,然而佛教又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说法,因此可以通过此联更好认识到佛教“小世界”的说法,从而感悟佛法奥妙。殊像寺有联:“千圣万贤齐拱手;青山绿水皆低头。”采用比拟手法,“青山绿水”如人般低头,除了与上联的“圣贤拱手”对仗之外,也体现出佛法的高深以及禅宗态度。又如:“古木参天披岁月,清泉石上话禅心”,将古木与清泉、岁月与禅心相对正向映衬,达幽寂之趣,造宜修之境,令文字与周遭极具和谐美。


(三)山西寺庙楹联的意象之美


山西寺庙的楹联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意象丰富,它们常常能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佛教法器、人物形象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比如黛螺顶楹联:“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上联通过微笑拈花两个简单的经典动作,塑造了佛平和且智慧的形象;下联通过“拨观照影”塑造“我”一片冰心求佛法的虔诚形象。联中的“花”与“影”都是佛教经典意象。“花”是所谓金色婆罗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载:“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影”则表示现象界的虚幻和无常。影,产生于光线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暂时反映物体形象,却不是物体本身。于是佛教用“影”表达“空”这一哲学思想。这副联顺手拈来两个象征意味浓郁的佛教经典意象,诠释佛法智慧,传达胜地法气,也让宗教与世俗之间更好地有了联结。


通过对山西地区寺庙楹联书法、文字、意象等多方面的分析,我们被其深邃的文化底蕴、精湛的书法艺术、寓意深远的文字内容及丰富多样的意象表达所深深吸引。山西寺庙楹联以其丰富的内容、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后人研究山西中国古代文化、宗教和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更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旅游资源。这些楹联,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与宗教智慧的结晶,不仅装点了寺庙的庄严殿堂,更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连接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代的桥梁。


(本文原载于《对联》九月下。)


撰稿人简介:


李淇然,女,2003年3月生,山西大同人,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级学生。



殷宇和,男,2002年3月生,山西大同人,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级学生。



团队其他成员:


温雅丽,女,2004年9月生,山西大同人,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学生。

赵一然,女,2004年6月生,山西长治人,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学生。

蔡陆圆,女,2004年4月生,山西运城人,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学生。

马鑫瑞,女,2003年5月生,山西临汾人,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学生。

刘嘉明,男,2002年 12月生,山西晋中人,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级学生。

李垚瑶,女,2003年12月生,山西临汾人,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级学生。


对联中国
发现对联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