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杨灏:发挥“科教好牌”独特优势 推动科教产融合发展

文摘   2025-01-16 17:32   天津  


在今年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津南区区长杨灏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一款智能仿生四足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根据各种复杂的地形与环境、不同的操作需求,定制搭载多种设备开展作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安防巡检、勘测探索、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杨灏代表为记者介绍着津南区的科技“代表作”。
杨灏代表介绍,这款机器人是伽利略(天津)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该公司成立于北京,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这家企业看中了津南区在科教人才和产业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将总部迁到了天开津南园。企业致力于智能仿生机器人的研发创新和制造,在轮足式机器人和双足式人形机器人领域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产品,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有非常强的发展潜力。这家企业和津南区的高教资源对接,实现了产教融合,形成了产业链,企业发展得到了长足快速地发展,生产的订单效益显著提升,目前,企业正在积极的推动上市公司。
“天开津南园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包括伽利略、欧尚元、费曼动力、智清未来等在内的优质科技型企业,他们在机器人、合成生物、新材料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这既是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的具体行动。”杨灏代表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天开津南园的发展。

天开津南园刚刚起步,对于未来的发展,杨灏代表表示,津南将充分发挥“科教好牌”独特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推动科教产融合发展,切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一方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津南区将提质推进天开津南园建设,2025年力争新增落地科技型企业不少于350家,天开津南园累计注册企业超800家,实体入驻企业超400家。加快建设天开智慧小镇等创新载体,预计开物园上半年投入运营,预计天工园年内实现竣工,加快推动南开大学数安科技、天津大学盐湖研究中心等30余个转化产业化项目入驻开物园。全力支持普兰能源、君宇科技等潜力企业上市,筹建更多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增天津OTC上板企业不少于8家。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整合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等科研服务机构,加快建设功能性要素平台,组建“产业医院”;积极发展“耐心资本”,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通用基金,力争新增基金投资和资本招商50亿元,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业创新。津南区将改造升级重点产业,服务钢铁、石油装备等传统制造业健康发展,推动海河集成电路设备、智慧家电、精密仪器、工业控制设备4个产业主题园区提质增效,产业聚集度达到80%以上。津南区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带动引领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成链成群、成龙配套,加快推动总投资40亿元、专注于超材料研发生产的光启技术天津906基地,总投资19.5亿元、专注于硅钢研发生产的盛徽科技高端电工钢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杨灏代表表示,津南区将前瞻建设未来产业,有序的布局人工智能、人形具身机器人等重点领域。“以前百度在天津只是一个办事处,人员不多。随着天津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特别是天开园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们与百度的深入对接,在打造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合作。2024年底,百度云天津公司落户津南区,这也是百度在天津成立的第一家实体公司。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做了大量的研发的储备,无论是在底层的搭建,还是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的潜力。”

津南区将用好百度智能云天津公司落地津南的有利契机,打造百度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建设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数据标注中心和千帆大模型赋能中心,大力推动在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融合方面的深化合作,特别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应用领域,将结合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的快速通道,更好的发展垂类产业的应用,赋能实体经济向好发展。

杨灏代表说:“我们还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园一季度开工建设,支持像伽利略、迦南科技等现有的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推动近期签约的达闼具身机器人北方基地等项目加快落地和建设,力争在人工智能人形具身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形成一批新的高质量的示范成果。”

内容来源:津云


津南人力社保
发布各类政策法规和工作动态,提供就业创业、劳动关系、人才工作、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