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勉不息 笃志力行——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津南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海明
津南区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定位新使命,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民生头等大事,推动就业机会更加充分、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就业保障稳步提升,努力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上善作善成。
坚持就业优先,推动质效双优
深耕“宜业津南”计划,自觉将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一是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充分发挥区级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机制作用,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数字赋能的工作体系。推进产业就业一体协同,高频率对接发改、商务、市场等部门,常态化联动镇街、企业、高校等主体,统筹推进保用工促就业。二是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发展。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实现岗位收集、技能培训、用工输送有效联动。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扶持力度,用好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等政策杠杆,落实惠企政策“服务包”,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稳岗扩岗。三是深化区域发展协同。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牵引作用持续发力,强化同科研院校、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等资源交流合作,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合作,依托劳务协作对接洽谈、劳务品牌建设等工作,推动区域就业创业资源拓新提质,持续挖掘扩容新就业机会。
聚焦重点群体,强化精准帮扶
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统筹谋划,分类施策,千方百计支持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一是做强高校毕业生帮扶。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服务进校园”,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131”服务机制,扩大就业见习规模质量,形成衔接校内校外、助力成长成才的服务支撑。二是抓好重点群体兜底。深入推进失业人员“12333”帮扶模式,完善失业人员信息库,提供政策对接、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和技能培训推送,让失业群体就业有出路。健全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援助机制,加强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帮扶,做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当地劳动力输转。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推动基层零工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提供功能化便捷化零工服务。三是持续促进人岗资源对接。充分凸显“就业云超市”品牌作用,依托数字化线上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同步开发“商业街区+招聘”、“夜市+招聘”等多维形式,完善“线上+线下”协同的人岗对接机制,定期更新优质岗位,加强人岗匹配适宜,实现岗位资源有效对接。
做实创新创业,放大倍增效应
持续推进双创,深入挖掘培育区内特色优质创业项目,提供“一站式”人社创业服务,助推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做好创业政策帮扶对接。坚持以政策为指引、服务为支撑,联合区内创业服务主体常态化开展创业政策交流活动,为区内需求的企业提供“点对点”指导、“面对面”服务,切实打好政策宣传落实组合拳,帮助区内项目更好更快发展。二是挖掘培育优势创业资源。面向园区、企业、高校深度发掘优质创业项目,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活动,跟踪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指导、政策服务等人社支持,提升赛事项目转化落地成功率。加快推进创业“梦想市集”、创业街区等项目建设,支持创业载体培育扩容和服务增效。三是丰富特色创业服务活动。持续举办就业创业训练营、“技能津南”、“工匠涵养”等特色项目,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新业态发展,面向创业人群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助力创业主体夯实发展基础,努力营造高质量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的良好氛围。
优化就业生态,提升服务水平
立足服务质量提升,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营造良好就业生态。一是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导向的就业公共服务基础,高标准建设“津彩e就业”驿站,健全标识统一、布局合理、服务规范、运行高效的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全方位推进“想就业、找人社”。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完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进一步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效能,促进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二是深挖行业资源服务优势。整合区内人力资源行业资源,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势,统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发挥匹配供需、专业高效的独特优势,进一步丰富企业用工岗位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三是优化劳动者就业环境。聚焦劳动就业维权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大欠薪问题精准治理,开展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查处虚假招聘等违法行为。健全完善裁审衔接、诉调对接、仲裁与监察联动等工作机制,推行“调解仲裁+就业”模式,及时有效化解劳动纠纷。加大和谐企业培育力度,完善劳动关系服务站建设,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内容来源:天津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