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过打酱油的,分享下感受,顺便感慨下过去。
因为职业生涯的问题,其实我没有参加过几次年会。作为员工我只是参加,作为老板,其实我更不在乎形式。我才发现我的生活和工作缺少仪式感。这次作为嘉宾,不如说我就是一个观察者。之所以参加也是为了让儿子体验下大公司氛围,提前有一个代入想象的思维空间。
销售服务类型公司年会,一群年轻人,有活力,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公司氛围和习惯,仪式感的不同,这次和参加的也是和以往不同,可能是地区差异,可能是年代差异,也可能是我立场不同的差异。
其实我也在评估这个公司的人才和作用。儿子会指着不同的人问我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我也在其他公司干过所以根据特征还是解释的出来,一边是公司老总,一边是儿子,我说着员工的气质和风格对应的职务和地位。大多猜中了,我一点都不了解这个公司,也不认识员工,猜对不外乎蒙对。不知道是否修行提升了智商,儿子佩服的不行。全场9桌80多人,我找出了两个销冠。还定位一些其他人的部门职务。
节目真的很精彩,年会原来还有这种意义,让我发现不同的点,虽然和公司本身业务营收无关,至少才艺是一个人潜在的能力。愿意发挥,也是给了空间和鼓励,主要是没有那种压抑,如果公司压力过大,很压抑,很多人是不愿意展现的,没有归属感就放不开。
直播和达人做主持人一点都没压力,我猜的也没悬念。一表人才的达人给我的感觉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能这类人我接触的有点少,惊艳到了。老总并没有讲很久开场白,员工颁奖也接近了雨露均分,参与感满满的。唯有员工三分钟心得感谢的老总次数有点多,多到了有点仪式感,有点假,这也算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向心力,说白了公司还小,老总深度参与导致的。
记得以前500人的公司,看着老总不认识员工,员工知道是老板的那种氛围,出去外面团建游玩一个男员工带着两个女员工手挽手走过,把我惊到了,老总也惊到了,问了副总才知道大概是什么部门的人,然后也没管,自由发挥也是一种管理。没有看到今天的年会我都想不起来以往的那些种种。后来那个公司倒闭了,不是因为员工。技术类型公司更多的是风格的差异,当时是欣赏的角度去理解的人心,她们愿意老板又有什么话说。
曾经第一家就职互联网公司的时候, 40多人,还有人表演武术,老板表达感慨的时候声泪俱下,我却没有感动过。技术类型公司,老板的成就感动了他自己。今天这次集体合唱我爱上班,我知道太假,却掉出了泪花。看着老员工安居乐业后的努力工作,企业主的责任很重,也是对社会的担当。
我自己做的时候没有年会,一起吃一顿饭就算过去了,人少好激励,反正有业绩,给钱就行了,结果也没做多久。如今知道政策变了,钱都要纳入所得税,管理有很多的细节和规则,规范才能走的更远,和我当初想的不一样了。如果要参与,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规范的前提是规则。
抽任务环节,最精彩的是选中了老总。我知道是故意的,结果拿出来的任务内容把我也惊到了,让老总用四个成语或八句话表述左手座位的人。然后我就成了被介绍的那个,还意外的要讲几句祝福。老总感慨,我被介绍,冷不丁的让我发言,但凡提前几分钟让我知道,我相信能说的更好,还好祝福一下就过去了。我问过,居然不是刻意安排的内容,都说随缘,这样的任务我觉得和安排过的一样。确认了是随机的,我都觉得太巧了。
节目表演完毕,投票拉票,那种努力和各种竞争,能看到他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奋斗的样子,我本不参与的,也被拉着微信投了票,无奈三票,从找不出第一变成了两个并列第二。只用一次的小程序,可以修改做的更好,也已经没有了意义去修正。可投三票也必投三票,应该支持只投一票或者三票同一选项的。
因为坐在老总边上,敬酒环节被迫喝了一两白酒。从下午五点多开始到晚上十二点多,满满的过程,用心的安排策划和演绎,相信是很多次的进化,未来每年还会再提升。
十多年老员工来敬酒,看着脸上岁月的痕迹,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我选择了前者,他们在践行后者,他们在用时间证明,我腾出时间来欣赏。做大做强需要更多的人参与,需要管理者提升更大的价值观和担当。
祝福他们的年轻和冲劲,不破局就出局,蜕变才能更大层次的提高,实力与见识加上机遇和努力,走的更远,做的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