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长大不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你好,我是树辉。
我们都知道能否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孩子的安全感是从哪里获得的?当然是从“妈妈”身上,这里的“妈妈”不只是被孩子叫做妈妈的那个人,这里的“妈妈”也可以是爸爸,甚至有的时候可以是家里的一只宠物。
很多人误以为既然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从父母身上获得,那只要父母保护好孩子,让孩子不要受到外界的伤害就可以,如果你是这样理解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孩子的安全感从来都不是被父母过度保护出来的,而是从和父母的互动中,通过父母的反应感知到的。
心理学里所指的“妈妈”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功能,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谁具备理解孩子和共情孩子的能力,谁就是孩子心理学意义上的真正妈妈。
这具体是一种怎样的功能呢?在约翰·鲍比创建的”依恋理论”里把它称为养育者的“调谐能力”。什么是调谐能力呢,简单说就是养育者要有足够的能力,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强度恰到好处地回应孩子。
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孩子出生后长到四五个月大时妈妈休完产假要去上班了,孩子不得不体验和妈妈分离的痛苦。对于一个只有四五个月大的孩子而言,那是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孩子在感觉自己被妈妈抛弃后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恐惧、愤怒、羞耻。
孩子感到恐惧是因为不确定离开妈妈后自己还能不能活下来,愤怒是因为孩子不理解为什么妈妈要抛弃自己,羞耻感是因为孩子想象着肯定是自己不好,否则妈妈不会抛弃自己。
然而真正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不是他的这些糟糕的体验,而是妈妈回到家后的第一反应。这时候如果妈妈第一时间不顾一切地冲到孩子面前,抱起孩子,脸上表现出急切、心疼和关爱,孩子的恐惧、愤怒和羞耻感就很可能会被化解。因为孩子从妈妈的反应中读懂了妈妈对自己的理解、关心和爱。
当然,有一点要注意,妈妈的这种情感的流露需要掌握一个度,最好是孩子刚刚能接受。就像给孩子喂奶一样,妈妈要掌握一个量。很多妈妈自己内心的创伤被激活了,在表达的过程中超载了,孩子受不了,这样的妈妈也是不具备调谐能力的。
所以,一些心理专家和家庭教育的老师会告诉女性,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做“妈妈”,那你最好不要着急地要孩子。因为当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你是不具备足够的调谐能力的,这样你就无法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或许你会问,说了半天你还不是要求我们这些做妈妈的人要怎样做吗?这里面就没有爸爸的一点责任吗?毫无疑问,在一个生命的最初阶段妈妈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这就像孩子刚出生后要吃奶,只有妈妈能提供母乳一样。
可是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并不是只有妈妈才能做孩子心理学意义上的妈妈,爸爸也有机会成为“妈妈”,所以做“妈妈”并非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长到四五岁在外面和小朋友打架了,他被欺负了,回到家后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心疼孩子,冲过来关切地查看孩子有没有受伤,不管三七二十一替孩子出气,无论你是爸爸还是妈妈,这时候你都是孩子的“妈妈”。如果这人是奶奶,那奶奶就是孩子的“妈妈”,如果这个人是隔壁老王,那老王就是孩子的“妈妈”。
因为这时你做出的反应正在调谐孩子内心的情绪情感,孩子感觉到自己正在被你理解,被你支持,他无法面对的委屈感和羞耻感会因为有了你的理解和支持被消化。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你的做法要适度,如果你比孩子还委屈,比孩子还难受,那很有可能是你的童年经历甚至是创伤被激活了,这样的你不具备孩子需要的调谐能力。
同样的场景,如果孩子回到家后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冲上前关心孩子,而是不疼不痒地问孩子:“你们是怎么打起来的?谁先动的手?”甚至有的父母会说:“人家怎么不打别人就打你呢?”即使你是孩子的妈妈,那此刻你也不是孩子心理学意义上的“妈妈”,因为这样的你不具备调谐能力,不足以被孩子信任,无法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有的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回到家后会被父母一起训斥一顿,爸爸训斥孩子在外面惹事,妈妈责怪孩子不懂事,给自己添麻烦,那很遗憾这对父母都不是孩子的“妈妈”。
如果家里有一只宠物,比如一只狗走上前依偎在孩子身旁,无论孩子哭泣还是偷偷发脾气,这只狗都能安安静静地陪伴着他,那这只狗就是他的“妈妈”。
在做家庭咨询时每当遇到父母为了买不买宠物和孩子争执的场景时我都感到无比心酸,在别人看来孩子只是想要一个宠物,其实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妈妈”,在现实的关系中他的爸爸妈妈是不具备调谐能力的,他只有把自己的期待寄托在小猫小狗身上。
我们再来明确一下,依恋理论的开创者约翰·鲍比(John Bowlby)是这样描述的:“每个个体都需要通过接近更强壮、更智慧的他人获得安全感。”这里的强壮并非指一个什么问题都能替你解决,给你阻挡一切风雨的人,而是一个可以和你面对风雨,一起感受、体验喜怒哀乐的人。
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父母不能只是一厢情愿地把孩子留在“温室”里,这并不是保护孩子,恰恰相反,这是在限制孩子的成长,甚至是在制造一个无法适应生存环境的孩子。内心真正强大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经历风雨,不管孩子体验什么他都不会拒绝,因为他有足够的调谐能力。
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个有能力帮到来访者的咨询师首先要能够具备做“妈妈”的功能,不论这个咨询师是男性还是女性,他都要有来访者所需要的调谐能力。
因此有人会这样说,只要你去做咨询,无论你找到的是一位男性咨询师还是女性咨询师,其实你都是在找“妈妈”。在咨询中,来访者就像那个需要被妈妈调谐的孩子,而咨询师经过专业的训练、个人体验和督导,一定要具备足够的调谐能力。
在专业的培训中我一再叮嘱我的学生,作为咨询师,你是来访者的“妈妈”,当你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你要感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而不是一种优越感,因为你是否具备足够的调谐能力是需要接受现实检验的。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没有被自己的父母真正爱过,也就是说他的父母不具备足够的调谐能力,他长大后鼓起勇气找了一个咨询师,可是他的咨询师同样不具备调谐能力,那很有可能导致这个人二次受伤。在督导中这样的案例太常见了。
如果不具备家庭咨询能力,咨询师在处理青少年咨询的个案时很有可能使孩子二次受伤。无论孩子处在抑郁状态还是厌学、打游戏,他愿意跟父母来到咨询室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现实中的父母不具备做“妈妈”的能力,他很难相信自己要见的这个人能成为他心理学意义上的“妈妈”。
不具备家庭咨询视野和能力的咨询师确实无法帮到孩子,他们可能一开始还知道自己要中立、要节制,可是咨询着咨询着就开始偏向于父母一方,
我听过这样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一位咨询师在咨询中被父母讲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打动了,一边抹眼泪一边跟孩子说:“看你父母多不容易,你可得听他们的话,给他们争气……”听到这个案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知道那个孩子怎么样了,我的内心为他捏着一把汗。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醒一些父母们,你要学的永远不是培养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而是如何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调谐能力”的父母。你不必过多地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给孩子立规矩,你需要补上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如何理解孩子、支持孩子。
父母子女一场,孩子能够送给父母的最好礼物就是可以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孩子无论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为只有这样父母的内心才能够感到踏实。
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则是让孩子想起他们时有一种安定、有力量的感觉,因为孩子在他们的一个又一个反应中都感受到两个字“安全”。
无论你的孩子现在多大,有没有遇到问题,作为父母你都要抓住可以陪伴孩子和他一起长大的每一个机会,踏踏实实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感受孩子的感受。作为父母,这就是在锻炼你自身的调谐能力。
或许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他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被人欺负,即使被人欺负了他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跑过来跟你哭鼻子,可是他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依然需要被你理解,他的努力需要被你看到,他的能力需要被你欣赏,这时候你所呈现出的就是自己的调谐能力。
当你的孩子可以给自己安全感时,说明他长大了。无论你的孩子多大,你不断地看到他、肯定他,发自内心的欣赏他,就是在为孩子构建安全感添砖加瓦。
作者:树辉老师
一个专心做咨询的实战派心理咨询师
一个在来访者面前没有正行,
但是可以做到字字珠玑的心理咨询师
一个经常会有一些怪论,
可是会深入你内心的非著名心理咨询师
总之是一个
最不像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
(接受地面&网络视频咨询)
编辑 | 小 安
策划 | 少儿部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8:30-17:30,
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