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千年古韵,典籍流芳。几千年来,祖先们以笔墨为犁,以纸张为田,耕耘不息,记录下中华的历史长卷,述说着神州的故事华章。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这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历久弥新。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方知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题名:《老子》
作者:李秋丽译注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索书号:B223.1/27
微书评
《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提到《道德经》的成书,那还要从这样一段传奇故事说起。相传春秋末年,函谷关令尹喜善观天象,一日见东方紫气浩荡,料必有异人过关。果然,一位老者骑青牛缓缓而来,他须发皆白,仙风道骨,此人便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尹喜挽留老子,恳请其留下些传世之作。老子微笑应允,于函谷关内著书五千言,即后世闻名的《道德经》。此书一出,不仅为道家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以其深邃的哲理影响了华夏乃至世界的文明进程,深受全球各阶层人士的推崇。文人墨客视其为修身养性的圭臬,商贾巨擘从中汲取经商治企的智慧,政界领袖则用以借鉴治国安邦的策略。这部流传千年的智慧宝典,用简短而深刻的言辞,诉说着天地间的至理,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一抹恒久的光辉。
壹
道法自然的智慧源泉
《道德经》之所以能够成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人群的共同精神财富,关键在于其提出的“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它告诉我们,宇宙间万物运行的规律是自然而成,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操控。人类社会也应该顺应这一规律,实现无为而治,即不过度干预,让一切按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老子倡导“无为而无不为”,这一思想不仅是政治哲学的瑰宝,更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在《道德经》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道”的崇敬与向往,学会如何在纷扰复杂的现实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在解读“道”的过程中,老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宇宙生成与演化的图景。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表述,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客观现实,老子用他的智慧教导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的喜怒哀乐、功名利禄显得如此渺小,唯有顺应大道,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在与豁达。
贰
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被物欲所困,身心俱疲。《道德经》却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告诉我们“知足常乐”的真谛。老子强调,过度的欲望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只有知足才能让我们拥有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忘记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富足。
《道德经》中有云:“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能够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节制欲望,懂得感恩与满足,让自己的心灵回归自然的纯净与宁静。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不仅有助于我们减轻心理压力,更能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叁
以柔克刚的处世之道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习惯于用强硬的态度去应对各种挑战。然而《道德经》却以其独特的智慧,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世之道——以柔克刚。老子认为,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物质,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同样,柔软的枝条能够抵御强风的摧残,而刚硬的树干却容易折断。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学会用柔和的态度去化解矛盾,用智慧去战胜对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它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同样,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也应该学会像水一样,用柔和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他人的过错。这样的处世之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肆
宁静致远的修身法则
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反思自我。《道德经》却以其深邃的智慧,教导我们如何修身养性,实现内心的宁静与高远。老子认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洞察世事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他提倡“致虚极,守静笃”的修身法则,即让自己的心灵达到最空虚、最宁静的状态,以便更好地洞察世界。
为了实现内心的宁静,老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修身方法。比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告诉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避免贪得无厌;“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则强调了回归本源、亲近自然的重要性。这些修身法则不仅有助于我们净化心灵、提升品德,还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
推荐人:超哥
书评摘录
“我恨,恨自己以前买了《道德经》,却没看过。如果之前认真看了,很多错可能就不会犯。但没如果。或许以我早些年的人生经历估计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现在看了,也许正好。我要把它放在床边,每日诵读!!!!!”
——摘自豆瓣读书
“道德经的思想精华在于全书从头到尾贯彻一个思想方法,这就是在第一章所论述的辩证方法。我认为,这短短的59个字,胜过黑格尔的全部哲学思想。在其余的章节中,老子就是应用这个分析方法分析了治国的纲领、治国者的素质以及对国家管理集团要求,如何用兵等。脉络清晰、逻辑严密。所以,我认为这是经邦济世之学。”
——摘自豆瓣读书
来源 | 中文图书外借部
编辑 | 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