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南充市委“1558”工作思路,南充市科协、南充市科技馆依托场馆资源,联动企业与大中小学校,共同打造《开学第一课——美丽的家乡》科普公益节目,通过展示家乡南充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家精神,增强我市青少年的科学自信,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的科学热情。
我馆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
采取实景课堂和现场演讲
相结合的全新模式
带领学生走进
南充科技馆
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嘉陵江生态湿地保护公园
围绕
智能科技引领未来、守护绿色家园
两个篇章
引导青少年感受家乡
科研成就和生态保护
带来的喜悦与希望
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南充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带领馆校合作基地校西华师大附属小学的学生,走进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现代化智能生产线,展现新能源汽车制造装配等智能制造场景,通过工程师现场讲解,介绍一块钢板是如何通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制造为一辆合格的新能源汽车。围绕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科研成果,探讨新能源汽车如何助力碳中和目标,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邀请能源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分别讲授新能源如何推动人类的发展、畅谈人工智能在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引导青少年探讨智能科技与绿色理念的深度融合。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南充市高层次人才、南充市侨联先进个人,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CI TOP)期刊副主编,高压射流理论与应用技术实验室负责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师从李晓红院士、康勇教授,主要从事高压射流及智能流体装备相关研究,累计发表及录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青年、重点子课题)、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等纵向课题14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牵头获绿色矿山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挑战杯、全国过程装备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专家,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生导师、科研秘书、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多模图像分析与重建,重点研究哈希学习、流形学习、深度学习和对抗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和机器学习范式在图像复原,图像超分辨,图像哈希检索和图像跨模态转换等方面的应用。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IEEE T-IP,IEEE T-CSVT,IEEE T-MM等学术刊物以及China Multimedia等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先后主持研究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由生态专家带领馆校合作校南充市五星小学学生前往嘉陵江南充段生态湿地公园,实地考察湿地生态,讲述南充市委、市政府如何深入学习并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何开展嘉陵江湿地保护工作以及取得的巨大成效。
讲述在嘉陵江沿岸栖息的珍稀鸟类,通过生动的案例介绍这些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在嘉陵江湿地发现的新鸟种和珍稀鸟类种群的恢复,让学生们感受到家乡生态保护带来的希望与喜悦,引导青少年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我馆希望通过制作播放南充《开学第一课》,使我市青少年深切感受到自身肩负的光荣使命与责任重担。南充科技馆作为南充科学普及主阵地,将矢志不渝地在科普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我市青少年搭建起探索科学的桥梁,营造启迪创新的科普天地,持续推动南充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南充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贡献科普力量。
南充市科技馆全体员工欢迎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