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丨“2024年度川渝科普人物”揭晓

文摘   2024-09-30 23:11   四川  





2024年9月,由重庆市科协、四川省科协等21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川渝科普大会在重庆科技馆举行。大会现场公布了“2024年度川渝科普人物”“川渝科普品牌”“重庆市2024年度科普作品”等,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毛大付、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雷霆等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南充市科学技术馆馆长吴文俊荣获“2024年度川渝科普人物”称号。



南充市科学技术馆作为全市首个实体科普场馆,始终坚持“科技立馆、开放办馆、服务强馆”的办馆理念,不断创新科普形式和内容,拓宽科普渠道和平台,切实发挥全民科普主阵地作用,成为川渝地区推动城市科学文化的重要力量。





一、健全科普服务体系“十二个方面”




开馆以来,累计接待观众23万余人次,接待各界团队206个,日均接待人数超过1000人次。开展节假日科普系列活动13期;开展主题科普系列活动12期;研发馆本科学课程65节,开设科学活动课近1000节;开展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活动38次;举办嘉陵江科普大讲堂26场;开展馆校合作165次;制作科普类公益节目3个;开展科普研学活动127次;表演科学实验秀70场;共建综合性实践基地8个;承办大型活动赛事4次;举办专题科普讲座26场、科普临展9场。




二、打造科普服务“五大品牌”




连续两期《开学第一课》科普公益节目累计在线观看量达280万人次;培育了馆校合作“一校一特”品牌行动,与13所全市大中小学校签订科普服务清单;研发了“家乡的科学课”“科技馆里的思政课”系列品牌课程,将家乡的红色文化、蚕桑文化、科学家精神等内容融入科学实践;推出了南充科技馆线上科普专栏,打造“趣味科普”“云上课堂”“家庭小实验”“云享科学”线上科普四大板块,累计发布科普视频160个,播放量达200万次以上。




三、搭建科普服务“三大资源平台”




一是搭建人才共育平台。以共学、共研、共进为目的,建立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沟通、培训平台。

二是搭建数字科技馆共创平台。开通官方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哔哩哔哩等线上平台,打造数字化科普平台,持续丰富线上科普内容,开设专栏16个,粉丝量累计达15万人。

三是搭建志愿服务共建平台。一方面馆方为学生提供未成年志愿者服务平台,如:小小科普讲解员,科普小讲堂等;二方面馆方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成为长期志愿者,壮大科普队伍,定期开展科普惠民活动,营造起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南充市科技馆全体员工欢迎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