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课堂丨南充科技馆祝大家冬至快乐、幸福安康!

文摘   2024-12-21 18:43   四川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 22 个节气,兼具了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


为什么冬至这一天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刚好到达南回归线上,所以冬至也称为南至。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过了冬至,太阳直射点会逐渐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达赤道时,即为春分日;继续北移,到达北回归线,即为夏至日,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当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后,又会向南返回,南移到赤道,即为秋分日。在春秋分时,昼夜是等长的。





南、北方文化习俗

















在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看到百姓在寒冬中冻伤双耳,心生怜悯。他便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切碎,包进面皮里,捏成月牙的形状,煮熟后分给百姓。人们吃下饺子后,全身发暖,两耳发热,自此便有了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的俗语。


在南方,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这个习俗源于古代的祭天仪式,古代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汤圆的圆形代表着团圆和圆满,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祈求家庭团圆,幸福美满。汤圆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馅料多样,有芝麻、花生、豆沙等。糯米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在寒冷的冬至食用,也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抵御寒冷。


结语

















冬至,是寒暖交汇,是南北同辉,是古今传承。它,蕴含对自然感恩、对团圆渴盼、对生活祝愿。在这特殊节气,无论身处何方,一碗家乡味、一次阖家聚、一番传统礼,都能让我们触摸到华夏文明脉络,汲取跨越寒冬、奔赴新春的力量,愿大家珍视冬至,也珍视这份岁月沉淀的美好一天。






END


文案 | 展教部    图片 | 展教部外联部

排版 | 外联部    初审 | 办公室、外联部

复审 | 副馆长    终审 | 馆长



南充市科技馆全体员工欢迎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