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4日
RCF夏季艺术峰会
当代艺术板块揭秘
身份是流动的,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本次当代艺术分论坛,我们将探讨电影、摄影等多元视觉表达形式如何成为表现民族、文化和性别等认同的工具。
通过揭示艺术家如何利用这些媒介映射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进一步讨论个体及集体认知和身份认同背后的文化属性。
辨析摄影/影像艺术如何作为一座桥梁,连接经验与历史,推动我们对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认知的演变。
影像里的身份认同
影像,通常指摄影、摄像或其他图像捕捉技术记录下来的视觉信息,包括静态和动态图像。
影像是第二世界,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从现实中提取养料,浇灌影像之花的过程,就是解答“我是谁”的过程。从观者的角度看,欣赏作品时的感受、反思、讨论,本身就是对生活的暂时性跳脱,以第三视角凝望生活,审视自己。
视觉艺术带来的体验直观又明朗,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震撼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文字的缺憾。故而我们总能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在夏初的郁郁葱葱里不经意间闯入一朵娇艳的花。
影像是表达身份认同的重要渠道。
同样,身份认同一直是研究影像的重要维度。
“我是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Chat-GPT问世以来,技术日新月异,在快速翻腾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似乎难上加难。可是,“我是谁”又是一个不得不解答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自我、群体和社会的维度,以影像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以“自我”为核心展开的身份认同。从这个角度去描述身份时往往采用抽象的词语,如“勇敢”、“细心”,强调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体验。这是基础、持久且不易改变的,是需要追求和珍视的。
同时,人是社会属性的人,认识自我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自我身份的构建,反映了自我处在特定文化语境,与文化体系对话的过程。
如南·戈尔丁的作品《性依赖之歌》通过记录她与朋友之间的亲密瞬间,展现了社会边缘的个体如何重构自己与他人、与群体的对话,一步步找到归属和认同,进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南·戈尔丁,《性依赖之歌》
★★★★★
其次,当我们认为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份子,身份认同指的是群体范畴内的成员共享的本质和相同性。共享的部分会通过行为倾向、集体凝聚力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电影《阿黛尔的生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讲述了出身劳工阶层、只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女性阿黛尔遇到高知阶层的艾玛后一见钟情,展开了一段跨越阶层的同性恋情。
对生活的迷茫、爱人之间权力和阶层的不对等、朋友的排挤…似乎所有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都在告诉阿黛尔“你这样不合适”。
那什么是合适的?
亲密关系和周围世界形成了巨大的绿幕,
把阿黛尔挤压在其中。
外面的人以为那是柔软的保护罩,
可只有里面的人才知道,
一望无际的绿里是令人绝望的白,
没有标准答案,
但环境驱使每个人为寻找答案而生。
影片开头引用《玛丽安娜的生活》:
“我是女人,说自己的故事,思索我的字句就知道我几乎不滥用这带给我的特权。”
在这一片段中导演特意以男性教师让女学生再读一次的方式强调了“我是女人”。“我是女人”,意味着我“应该”有女性气质、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其实影片通过开头和过程中的矛盾塑造提出的问题是,作为一个女性,什么才是合适的?电影以“女人”视角切入,展现了非主流群体在法国上世纪末的挣扎、反抗与思考。不平等的亲密关系、自我语言和身体的不对等,层层递进,让观众思考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作为社会中的人,什么才是合适的?
《阿黛尔的生活》
★★★★★
最后,“身份”是社会宏观架构下,政治、文化、技术、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
《寄生虫》、《下女》、《绿皮书》等电影从特定角色的视角切入,揭露社会阶级固化、社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影片以一种沉浸式的“第三视角”展开,开篇将观众代入到特定的身份(特定阶层、特定时代、特定群体),体验特定的生活,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随着技术的进步,更沉浸的媒介接踵而至,如VR、AR、MR等。有研究表明VR技术能够强化体验者特定的身份认同(Lei et al., 2023)。
《寄生虫》
★★★★★
身份认同的建构是动态的
身份认同是动态建构的,
因为影响它的因素在不断变化。
这些因素包括个人经历、社会结构、
文化背景和科技发展等,
它们相互影响,不断变化。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米格尔最初生活在一个视音乐为禁忌的家庭,家族传统和长辈威严是每一个家庭成员身份认同的基础,作为家族的一份子,他的身份认同主要建立在家族传统的制鞋匠角色上。然而一个意外,米格尔进入了亡灵世界,遇到了他的音乐偶像和已故的家人,他发现——家族禁止音乐是有原因的!
在这段奇妙的旅程中,米格尔逐渐与自己和解,对音乐的热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音乐的天赋也终于冲破枷锁,柳暗花明。
米格尔有了新的身份认知——他不仅成为了一名音乐爱好者和演奏家,还在家族和音乐之间找到了平衡。米格尔重建身份认同的过程,是重新审视自己所在的群体的过程。
实际上他重新建立了自己和家族的关系,一种群体和关系之上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在与自我认知协调一致后,终于开始正向地滋养米格尔。
《寻梦环游记》
★★★★★
从乡土出发的社会结构视角
“乡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杂篇·盗跖》中:“盗跖以千里之马,而非千里之乡土。”此后这一词逐渐在文学、影视等领域广泛使用,它的含义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将中国社会分为乡土和都市社会。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性的,人与土地紧密相连,人与人彼此依赖,社会网络主要受地缘和血缘影响。乡土社会的运行规则是“人情”和不成文的社会规范,权力结构、社会礼法、家族制度等紧密相连,群体先于个体存在。
纪录片《记住乡愁》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颠覆和重构了农民的社会与政治身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意识和乡村社会团体的出现,使农民的意识从“身份取向”转变为“权利取向”。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了城乡二元体制的藩篱,增强了农民的流动性,削弱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单一的乡土社会逐渐瓦解,影像中的“乡土”从单一的“农业社会”演变为多元的“现代化社会”。这一过程也是各种文化习俗、新旧思想交织融合的过程。
此后影像作品更关注城乡关系和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生活,
反映社会结构变化下的个人选择。
《人生》讲述青年农民高加林在80年代的奋斗历程,展现其通过教育和工作改变命运的渴望和现实困境。
《尔玛的婚礼》展示了羌族女孩尔玛依娜和汉族老师刘大川的爱情故事,通过婚礼习俗的冲突,反映少数民族在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发展和身份认同问题。
同时草根媒介的出现为边缘群体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空间,如贵州西部苗语方言区的群众使用本地语言在族群内部流通消费的影像。这些影像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二次创造”,表现边缘群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力,改变了媒介生产和使用的“特权”,重建构了集体身份。
《尔玛的婚礼》
★★★★★
现代社会中,个体流动性增强,中国社会逐渐摆脱以地缘和血缘为主的网络连接,进入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团体格局和传统差序格局混合的社会结构。
城市成为主要叙事空间,偶像剧、IP改编剧、青春剧、职场剧大量涌现。这些作品描绘了都市人的行为准则和生活预期,重塑了身份认同和生活概念。影像在此过程中完成了革新,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
女性视角
在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的团体格局里,
旧有的权力秩序矛盾凸显,
其中性别不平等问题在近些年
受到广泛关注。
女性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却一直处于从属和被压制的地位。
然而,在生产力变革,
社会分工逐渐变化的年代,
影像作品的镜头开始慢慢转向女性,
越来越多有血有肉的鲜活女性
活跃在荧幕上。
《盲山》是一部探讨农村女性困境的影片,聚焦于白雪梅的故事。作为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女性,白雪梅为了支付弟弟的学费,试图找到一份工作,但不幸被下药绑架,被卖到陕西省秦岭的一个小乡村。这里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她的逃脱变得困难重重。
在这个过程中,白雪梅的身份面临多层冲突。她是现代与文明的象征,却被迫融入一个封闭且传统的农村环境,导致文化认同的断裂。她被“家人”的虐待,失去了自主权。尽管屡次尝试逃跑并向村里的小孩、教师和邮递员寻求帮助,强烈的传统观念使她的努力无济于事。
白雪梅的故事不仅揭示了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激烈张力,还让观众看到了乡土女性在身份认同上的深层困境。随着现代化和性别平等的进程推进,影片促使观众反思社会结构变迁对身份的影响(Chow, 2007)。
白雪梅的经历不仅是一场个体的抗争,更是对广泛社会问题的揭示,尤其是在城乡差距与性别不平等加剧的背景下。
《盲山》
★★★★★
在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吉塔和巴比塔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最初她们的身份认同主要基于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定义。然而当她们的父亲决定训练她们成为摔跤选手时,这种身份认同开始悄悄变化。
因为摔跤选手是一个传统女性概念范围之外的职业,选择成为摔跤选手,注定意味着放弃传统的女性气质,以及背后所有在安全区内的“荣誉”——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两姐妹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逐渐展示出摔跤的天赋和兴趣,并且开始认同自己作为摔跤选手的身份。随着她们在比赛中的成功,她们的身份认同从传统相夫教子的女性角色转变为自信、独立且强大的运动员。
《摔跤吧!爸爸》
★★★★★
很显然,当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在某个领域中舒展,那么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个领域中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自我”,而这,正是身份认同的过程。
又因为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做与自己的认知一致的事情,于是在新的身份认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开始循环前进。并且,这种身份认同的变化不仅影响了她们自己的人生轨迹,还激励了更多女性走上体育竞技的道路。
这些影片通过生动细腻的人物刻画,深入探讨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家庭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复杂关系。此外,还有《年轻女人与海》、《坠楼死亡的审判》等展现了女性的自强和职业的多样性。
正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题材影视作品,
激励更多女性思考自己的身份问题,
推动了社会包容与发展。
结语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影像
反映了身份认同在时空中的变化与生长。
影像作为艺术化的表达渠道,
在塑造身份认同、引发人们反思的方面
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
身份认同是梳理影像的重要脉络和维度。
本次当代艺术分论坛,我们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影像与身份认同的对话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一起探索快速变化的世界、真实的自我。
参考
1. Fingerhut, J., Gomez-Lavin, J., & Prinz, J. J. (2020). The Aesthetic Self.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Taste in Music and Art for Our Perceived Ident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 Social Media’s Influence on Identity Formation and Self Expression. SpringerLink.
3. Social Media and Its Effects on Beauty. IntechOpen.
4. 另类的女性主义电影: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性别、危机与民族建构的文化话语。
5. "Young Woman and the Sea" Review.
6. "Anatomy of a Fall" Ending Explained & Film Summary.
7. "Anatomy of a Fall" Ending Explained.
8. Lei, Z, Zhou, W, Yang, X, & Zhou, J (2023). Enhancing the Chinese identity of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nd Macao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cinematic virtual reality art, taking the cinematic virtual reality work I love being me: in my place, my home as an exampl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10(2), 181-201.
Contribution
学术统筹:宋丹杨、雷植云、薛鸿焱Frank
文案撰写:吕芮楠、朱洪仪、李欣祺、陈子健、Anchalee Rodsunthorn(浓浓)、曹嘉钰
分论坛海报设计:白羽鸥、黎香宜
媒体设计:陳詠琛
审核校对:陈沁冉
特别鸣谢
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
皇家艺术学院学术部
皇家艺术学院学生工会
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旅英文化学会
支持单位
品牌赞助
合作媒体
联合协办
(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联系合作
学术及赞助合作,欢迎联系RCF皇艺论坛小助手
美 美 与 共
Arts Stand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