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内蒙古缩影”之称的克什克腾旗(克旗),摄影资源十分丰富,尤其在漫长的冬季,给摄影师提供了充裕的拍摄时间。
在纷纷扬扬的漫天雪花中,在浩瀚无垠的苍穹下,那一望无际的雪原,跌宕起伏的林海,突兀嶙峋的石林,逶迤莽荡的山峦,似隐似现,景色如梦如幻。待到雪罢初霁,阳光洒向大地时,湛蓝的天空下,雾凇雪挂晶莹剔透,皑皑的冰雪世界经过阳光的点缀,轻快而不失庄重,明艳而不失恢宏。让人体会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场景。
除了拍摄自然风景,摄影师还有机会拍摄民俗活动。克旗每年12月下旬举办的旅游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厚。同时在正月十五前后,许多牧区嘎查(蒙古族的行政村)相继举办五畜节(牛、马、骆驼、绵羊、山羊),是不多见的草原牧区原生态民俗节日。
另外,这里还是拍摄野生动物的好地方,随着克旗生态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这里的野生马鹿达到3000余只,特别是在白桦林雾凇里觅食的马鹿,犹如童话世界般的美妙。冬季冰雪草原上还会看到狍子、狐狸、猞猁、兔狲等野生动物。
雪中马鹿薛新玉 摄
骆驼飞驰薛新玉 摄
三脚架:特别强调三脚架,许多影友冬季来草原拍摄,容易忽略三脚架对拍摄的影响。因为一些普通的三脚架和云台,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下往往不能灵活使用,有的在低温下脚腿打不开或收不回去,特别是一些云台遇冻后冷缩,在三脚架上滑动不好固定,还容易从三脚架上脱落摔坏相机镜头。建议影友携带耐寒性好的三脚架。
滤镜:冬季雪原拍摄光比较大,反光亮点多,应用好滤镜。如早晚拍摄日出、日落云霞时,用好中灰渐变镜,明亮天气拍摄雪景时用好ND镜和偏振镜。
曝光补偿:雪景拍摄的主体是雪原,表现的是白雪效果,必须用好曝光补偿,表现出与肉眼所见近似的白雪效果。拍摄大面积雪景时,为了补偿欠缺的白雪效果,需加曝光补偿来解决,加多少曝光补偿要依据拍摄当时的天气阴晴和构图面积多少设定。
测光方式:除早晚拍摄日出、日落、云霞场景外,拍摄白雪为主体场景时,测光点多在白雪上。如果测光点在其他物体上,表现出的白雪效果会有欠缺。在拍摄以雪为主体的雪景时,建议用点测光,其测光的精确率优于评价测光。
对焦点:在拍摄雪景时,建议设置单点对焦,对焦更加精确。
冰雪石林 薛新玉 摄
宁静雪原 薛新玉 摄
1.克旗草原冬季气温常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早晚有时能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必须穿戴耐超低温的衣、裤、鞋(高腰防滑)、帽、手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拍照取景时相机贴近脸部和鼻子,很容易造成脸部冻伤,建议戴保护脸部的面罩。
2.自驾车或在当地租车应选择四驱越野车(雪地胎),必要时车轮要加装防滑链,车上必备铁锹。
3.拍照前应先观察好拍摄地点,防止掉入雪坑里或滑入山坡下。
4.数码相机低温拍照耗电快,要多带几块电池,相机不用时要及时放入相机包内,不要在低温环境下裸露过长时间。回到住处时,在室内短时间内不要打开相机包,防止相机产生水雾,严重的情况下会对相机和镜头造成损坏,可提前取出电池和存储卡。
5.无人机拍摄,除了注意风力影响外,还要注意高山矿区有色金属辐射和特高压线。
6.拍摄牧民时,应主动与对方打招呼,如有不让拍的,不能强行拍照。
7.遇到野生动物时不要下车,在车上拍摄时要及时熄火,车辆没有熄火会轻微震动,容易对长焦镜头拍摄造成影响。野生动物习惯在空旷宁静的环境里活动,对异常声音格外敏感,受到惊吓会迅速跑掉,要保持在安静状态下拍摄。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5年·第 1期· 7版
作者:薛新玉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怎么订阅报纸
前往邮局订阅或拨打邮政订阅热线11185咨询
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订阅
扫描中国摄影报在线订阅二维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