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辉:碧海青春

乐活   2025-02-05 17:28   北京  
2009年,大学毕业的我,成了一名渤海采油平台上的维修工。
我自费买了人生第一台单反相机,将镜头对准了身边的“出海族”。在完成本职工作基础上,我开始拥抱心中的摄影梦。
属于我的拍摄范围只有约两三千平方米的海上平台。我每天就在这块甲板上捕捉那些动人的瞬间。所有的密闭舱室和制高点我都曾反复钻爬,一年四季,风霜雪雨,周而复始。
2014年,我钻进伸手不见五指、处处油污的底舱去拍摄,舱内炎热、黑暗、湿滑,每迈一步都要屏住呼吸。工友们人拉肩扛艰难地从十几米深的舱底掏出油泥时我按下快门,拍摄了组照《黑色油泥赤色情怀》。
2015年,我想方设法将镜头扩大到了“隔壁”的“南海一号”钻井平台,先后抽出576天的午休和晚休时间,在“南海一号”拍摄了组图《逐梦深蓝》。那些天,我为了拍照,有时要等7个小时。随着拍摄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我的工友们。他们是如此坚韧、顽强和宽厚。在与司钻李军义交流时,我突然发现他身后那顶安全帽里面有一张他和妻女的合影。但是,他却长叹一声:“这不是我的全家福,里面少了我妹妹。”就在他出海那天,妹妹没了明天……
2015年,我“混入家属团”,陪着他们乘船去另一个平台探亲。在登上拖轮那一刻我看到家属们焦急的眼神,感受到他们的急迫心情,就如同看到了同在海上工作的我!原来,我的镜头里就是我自己。在现场,同事吴云鹏要返岗时他的孩子泪流满面,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组照《穿越惊涛来看你》在我脑海中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2021年,我竞聘回到陆地,并转换职业角色,成为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随之,我的拍摄范围,也扩大到了海上油田工程建设。
2023年夏季,我在海边环境体感温度超过50摄氏度的烈日下建造现场,热到快要虚脱,就用冰块降温,走坏了两双工鞋,晚上洗澡时,身上搓一下,全是细小的“盐粒”。同年冬季,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投产那天,一个大浪打上了我所在的拖轮,我被重重击倒在上船的海水中……
十多年来,为了心中所爱,我上过“光荣榜”,得过“金镜头”,也吃过苦、遭过挫、受过伤,但我从未停下拍摄。我要让全社会知道,在渤海海面上有这样一群人,正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共和国的工业发展默默贡献着力量!

2024年2月23日,工人在海上采油平台看着倒班直升机起飞。

2024年2月9日,除夕夜,工人在海上采油平台除冰。

2023年11月14日,渤中19-6气田作业现场灯火通明。

2023年10月3日,在海上石油平台上,石油工人欣赏从海上升起的月亮。

2018年8月31日,南海一号钻井平台,石油工人在甲板上交接工作进行倒班。

2016年7月2日,在南海一号钻井平台上,石油工人正在排套管作业,为下一步入井作业做好准备。

2015年8月7日,家属眺望着远去的海上采油平台。

2014年4月21日,绳索技术员在海上平台进行防腐作业。

2014年3月30日,在海上油舱清洗作业现场,洗舱工正在清理双手。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5年·第 7期· 5版


作者:杜鹏辉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
对开每周两期
24个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怎么订阅报纸




  • 前往邮局订阅或拨打邮政订阅热线11185咨询

  • 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订阅

  • 扫描中国摄影报在线订阅二维码支付


我就知道你“在看”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