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部:追逐星辰大海

乐活   2025-01-14 21:01   北京  
矗立在戈壁上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组建于1958年10月20日,是中国组建最早的综合性航天发射场,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获批立项后,经过7年的研发测试,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搭载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序幕。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完成14圈围绕地球飞行之后,神舟五号返回舱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成功降落,杨利伟安全出舱。神舟五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人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12时51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
奋斗不止步,追梦不停歇。在出征太空前,航天员们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任务准备,天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地面上的反复演练。20年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摄影师徐部开始用镜头记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他参加了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拍摄了大量的我国航天员选拔训练和飞行试验的珍贵影像,为航天科研试验积累了厚重的资料。他参与拍摄的反映载人航天工程的纪录片多次获省部级和国家级奖励。徐部说:“载人航天是国家级重大工程,航天员是明星级的对象,怎么拍,怎么拍得更好,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
中国人的“太空之家”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徐部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和建设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航天科技依靠独立自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神舟载人游寰宇,回望弹指一挥间。从神舟飞船发射到天宫空间站建设,中国航天人坚持自立自强、创新超越,不断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更多“中国贡献”,提供更优“中国方案”,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必将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2020年1月15日,王亚平在水槽训练服内。

2020年9月11日,航天员乘组在水上出舱训练。

2020年9月25日,航天员返回舱出舱训练。

2021年2月7日,刘伯明着飞天舱外航天服。

2021年4月22日,航天员在节点舱模拟器内训练。

2022年9月14日,航天员在水下训练。

2024年2月5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进行植物授粉。

2024年5月9日,宋令东离心机训练。

2024年6月21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进行舱外航天服维护操作。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99期·8版


摄影:徐部

文字:钟禾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
对开每周两期
24个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怎么订阅报纸




  • 前往邮局订阅或拨打邮政订阅热线11185咨询

  • 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订阅

  • 扫描中国摄影报在线订阅二维码支付


我就知道你“在看”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