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产品。
2024年1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基本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确立并完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挖掘气候资源潜力,优化完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产业链条,提升气象服务旅游康养能力,因地制宜开发气候生态产品,拓展“两山”理论实践路径,做好气候生态资源利用文章。
一
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方经验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重要场合上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浙江丽水,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城市,从先行试点走向先验示范,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建设——点绿成金,亮出了“丽水样本”。
浙江丽水缙云仙都风景区 图源网络
1
建立GEP核算评估机制,实现生态产品“可度量”
“绿水青山”价值如何计量,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关键。丽水以GEP核算为切入点,让“无形”的绿水青山能被“有价”衡量。在全省率先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编制了生态产品价值总值核算指标体系,出台全国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发布全国首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GEP核算体系。构建形成统一、可操作性的价值量化标准体系,并开展市、县、乡(镇)、试点村四级GEP核算并发布核算结果。
2
创新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生态产品“可抵押
为破解生态产品融资的“信用背书”问题,丽水在全国率先编制发布《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创新指南》,首创建立“生态信用”体系,将其作为金融赋值的重要衡量标准。创新推出个人生态信用“绿谷分”,编制生态信用行为正负面清单,设置13类53项守信激励应用场景,差异化赋值授信额度和给予相应的信贷利率优惠。
3
培育市场交易体系,实现生态产品“可交易”
丽水基于GEP核算,建立生态产品政府采购和市场化交易机制。依托市、县国企探索组建“两山合作社”,在乡镇(街道)组建“生态强村公司”,构建生态资源资产开发经营的服务平台和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平台,负责行政区划内生态产品收储、开发及市场化运营。
目前,全市累计组建“两山合作社”10家、“生态强村公司”173家,成为收储运营生态产品、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培育发展生态产业的主导力量,带动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生态产品开发经营。
二
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产品类型
1
气候景观旅游产品
代表案例
福建平潭“蓝眼泪”
——科学准确可预报
平潭是继海南之后获批的中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是气象景观“蓝眼泪”的最佳观赏地之一。每年的4—6月,是平潭“蓝眼泪”高发期,每天都有大批全国各地的游客寻“泪”而来。据平潭文旅部门统计,2023年4月至6月“蓝眼泪”爆发期,平潭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3.04亿元 。
除了平潭文旅专业化规划、精细化运作和市场化深度开发之外,平潭“蓝眼泪”成为现象级爆款的重要原因是:平潭气象部门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筛选出与“蓝眼泪”关联性较高的气象因子,建立“蓝眼泪”气象条件预报模型,找到“蓝眼泪”发生的气象规律,让“蓝眼泪”可预报。如今,通过“畅游平潭”微信小程序等多个渠道,人们可以查看未来5天平潭“蓝眼泪”发生概率,“追泪”不再是“随机”模式。
2
气候农产品
代表案例
重庆巫山脆李
——打造气候“身份证”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好气候孕育好产品。气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中国气象局自2019年开始组织开展“气候好产品”评价认证工作,将天气气候条件、农产品理化指标、服务管理能力和认证模型建立有机结合,建立了科学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优质农产品的气候奥秘,不仅凸显出定制化、精细化的气象为农服务,更是为农产品注入了全新的气象科技含量,为农产品提质增效、增强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特色产品成为“气候好产品”,覆盖全国16个省(区、市)。
巫山脆李是由中国气象局评定的首个获得“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标志的农产品。巫山位于神奇的北纬30度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性暖湿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日温差可达9度以上,历年平均气温18.2℃,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329天,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570小时,排全市第一。良好的气候造就了巫山脆李肉质紧密,汁多味香,质地脆嫩的优良品质。据专业检测,巫山脆李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抗氧化剂含量高,能养颜美容、润滑肌肤,被誉为“可以吃的美容品”。重庆巫山脆李在贴上了气候品质认证的标签之后价格翻番,当年实现增收5.6亿。巫山脆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果果”。据统计,巫山已种植脆李23.5万亩,丰产近10万亩,产值达8.3亿元,惠及9108户建卡贫困户。
3
气候医养中心
代表案例
浙江“大盘山气象医养中心”
——跟着天气来养生
磐安是浙江省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样板县。2021年4月,全国首家气象医养中心在金华市磐安县成立,气象部门联手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共同探索“气象医养”跨界合作新模式,开创性将气象与医养结合,打造“跟着天气来养生”服务模式,依托精细化天气预报,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医养护理指南,增加针对高血压、心血管、哮喘等气象敏感性疾病调养提供药膳配方等精准化服务。
气象医养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是跨界合作模式的探索。大盘山气象医养中心是磐安县气象局自2021年开始探索气象与医养结合的全国第一个实践地。目前大盘山医养中心已实现“楼下看病,楼上养老”,医疗和养老互联互通的模式,是“小而精”的集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的全省示范性医养中心。在此基础上,磐安县气象局将重点强化休闲度假型养老和病后康养调养型服务,从如何调理饮食、调节情志、调整运动来顺应自然界时令气候的变化入手,为特殊群体定制服务,达到治未病、预防重病、病后康复的效果。
结 语
气候条件是康养资源开发的重要催化剂,基于气候条件下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经过多年的推动,从地方到全国已对于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但如何深度融入和助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方法、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下一步我们需要坚持科技引领,强化科技支撑。重点解决制约当前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技术瓶颈问题,并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建立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机制,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通道,充分挖掘气候生态价值,发挥气候资源趋利作用,加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中长期行动的科技支撑,积极促进气候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