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导读

文摘   2024-11-17 17:20   黑龙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导读
1925年12月1日
本文写于1925年12月1日,是毛泽东为回击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反对当时中共党内存在着的“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而写的。
首先发表在《革命》半月刊上,1926年2月出版的《中国农民》和同年3月出版的《中国青年》作了转载。
1925年下半年,随着“五卅”运动后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革命统一战线内,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尖锐。
1925年6、7月间,国民党内新右派的“理论家”抛出《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文,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同年11月,以谢持、邹鲁等人为首的国民党老右派在北京西山开会,形成西山会议派,公开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破坏统一战线。

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但是,中国共产党中央主要负责人陈独秀却认为:中国无产阶级还不是独立的革命势力,农民难以加入革命;只有资产阶级才是国民革命的主体,国民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前途只能是实现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只有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这是一种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右的倾向。

张国焘为代表的另一部分人,虽然在口头上承认无产阶级领导,但他们否认农民在革命中的重大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领导权成为一句空话。
这是一种“左”的倾向。

为此,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写作了本文,旨在回答“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革命的首要问题。

他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类: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他指出: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他们代表了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

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着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到威胁时,又怀疑革命。
他们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但这种企图“是完全行不通的”。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他们不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而且在革命的高潮中,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

小资产阶级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有余钱剩米的、经济上大体上可以自给的和生活下降的,即右翼、中间和左翼。

这个阶级“在人数上,在阶级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

在革命高潮到来时,不但左翼、中派可以参加革命,就是右派也可以附和革命。

半无产阶级包括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等。

其中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的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

半无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其中绝大多数既无足够的土地,又无充足的农具和资金,终年劳动,送租之外,所得无几,常常过着半饥饿的生活。

他们“需要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对于革命宣传极易接受。

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他们人数虽少,但由于集中和经济地位低下,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是近代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主力军”。

依据上述分析,毛泽东得出结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本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毛泽东的这一著作,系统地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和前途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初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欢迎点击关注

毛选精研社
掌握方法,把握规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