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的IPO和创投

文摘   2025-01-21 17:53   广东  

2024年,全球及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上市公司、创投在这一年中经历了诸多挑战与机遇。


一、IPO市场概况


2024年,A股IPO市场呈现出阶段性收紧的特点,新上市企业数量及募集资金规模均创下近11年来的最低值。全年共有100家企业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合计673.53亿元,较2023年分别同比下降68.05%和81.11%。这一变化主要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自2023年证监会发布“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后,IPO节奏明显放缓。特别是在2023年10月起,IPO企业上会数量从每月的二三十家骤减至十余家,这一趋势在2024年得以延续。

从板块分布来看,创业板以38家上市企业和225.81亿元的募资总额位居第一,占比分别为38%和33.53%。北交所、沪主板、科创板和深主板分别上市23家、17家、15家和7家企业,募资总额分别为46.84亿元、175.20亿元、151.59亿元和74.08亿元。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和浙江省IPO发行家数最多,各有17家,江苏省紧随其后,有16家企业上市。

在保荐机构方面,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位居前三,分别保荐了11家、10家和8家企业上市。会计师事务所中,天健和立信各有12家企业上市,并列第二。律师事务所方面,上海市锦天城、北京市中伦和北京市金杜分别服务了13家、9家和8家企业上市,排名前三。


二、上市公司业绩情况


截至2024年8月31日,A股市场共有534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财务数据。其中,近五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7家公司增速超过100%,但也有2734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占比接近一半。

从收入端来看,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34.87万亿元,同比下降0.51%;从利润端来看,实现归母净利润2.9万亿元,同比下降3.09%。A股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中报营收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呈现下滑趋势,但降幅边际有所收窄,后期业绩有望温和回升。

分板块来看,北证A股、创业板、科创板等营收下滑较多;从净利润角度来看,科创板、北证A股、深证主板等业绩下滑明显。创业板与科创板盈利仍处于恶化状态,而主板盈利有所改善。行业方面,电子、汽车、社会服务等行业业绩表现亮眼,而地产系、新能源、部分消费行业业绩下滑明显。


三、行业分布与科技创新


2024年,A股市场的行业分布呈现多样化特点。从IPO发行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有23家上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各有10家上市,并列第二。

科技创新方面,科创板公司继续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例如,迪哲(江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戈利昔替尼胶囊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作用于JAK/STAT通路的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打破了该领域十年无创新药的困局。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下线,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

此外,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展现出半导体装备技术的崛起。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攻克28纳米逻辑芯片的研发,并已通过功能性测试,展现了其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四、政策环境与并购重组


2024年,政策环境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显著。中央高度关注资本市场,多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市场结构。

例如,4月国务院印发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未来5年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到2035年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高。同时,《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修订发布,进一步规范了发行上市和持续监管。

在并购重组方面,202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掀起高潮。“并购六条”从制度层面为市场松绑,支持优质并购重组项目简化审核程序,支持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

例如,中国五矿拟控股盐湖股份,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集团;中国船舶拟吸并中国重工,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国泰君安拟换股吸并海通证券,券商行业化整合浪潮再起。这些并购案例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五、创投概况


2024年,国内创业投资市场在变革中稳进。前三季度新登记管理人80家,注销登记800家;VC/PE募资规模接近1万亿元,同比下降26%;新募集基金2777只,数量下降50%。

在美元基金退潮的背景下,人民币基金进一步占据主导位置。前三季度,VC/PE新募资基金数量达到2777只,新募资规模达到1.01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基金占比达到98.5%,而20年前人民币基金占比只有20%左右。

2024年上半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的出资金额占LP认缴出资总规模的81.2%;前三季度,国资背景管理人新募的人民币基金规模占人民币基金募资总量的比例接近七成。


六、创投行业趋势


投早投小投科技:政策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日渐活跃。2024年前三季度,资金向早期和成长期项目倾斜,早期投资(从种子轮到A+轮)和成长期投资(从Pre-B轮到C+轮)的投资金额占比均有所增长。

长期资本增加:金融机构也在有序进场参与创投。大部分保险业机构选择与政府投资平台合作,AIC替代了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为银行系主要出资平台。国有资本的增长有利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并购退出渠道优化:为解决创投退出难题,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例如,颁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放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准。同时,业内也呼吁构建更为健康、良性的上市制度,优化并购交易流程,推动S基金发展等。

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业投资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行动部署。例如,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及进一步畅通“募投管退”循环,发挥好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作用。此外,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要文件。


七、总结与展望


2024年,上市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和创新能力。尽管IPO市场呈现出阶段性收紧的特点,但创业板、科创板等板块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呈现低位波动,但部分行业和企业表现亮眼,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未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政策的持续推动,创投行业或许将提前迎来春天。上市公司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END





戳原文,更有料!

VCA创投社
学投资,做投资,塑造新时期实战投资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