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并购开年红

文摘   2025-01-31 15:00   江西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出,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纷纷投身于这场并购浪潮之中,积极布局控股型投资,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9.24并购新规”以来,出现了数个私募机构拿下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案例,如池州投科控股宝利国际、合肥科创投受让文一科技17.04%股权、启明创投4.52亿元收购天迈科技26.1%股权等。
而就在2025年刚开年不久,沈南鹏又在并购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近日,红杉中国(HSG,HongShan Capital Group)与Marshall马歇尔集团宣布达成最终协议,将以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的估值收购Marshall马歇尔的多数股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红杉中国迄今为止在欧洲最大的一笔投资。

国内资本出海并购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资本出海投资始于2004年,近几年投资交易数量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2004年,景林投资参与了一家美国远程医疗服务机构Specialists On Call(已更名Access TeleCare)的A轮融资,这是公开资料上已知的最早一笔中国资本海外投资事件。
至今,已有超过660家国内机构和公司参与过海外投资。早期的话,以腾讯为代表的巨头公司一直是海外投资最活跃的中国资方,其活跃程度超过了国内本土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近几年随着中国企业出海的火热,越来越多的国内资本也开始目光看向欧洲,北美等地。
而红杉中国自2005年成立以来,以其全球化视野持续拓展海外版图,构建起横跨亚洲、欧洲及北美市场的投资网络。
早在2018年,红杉中国就已逐步进入欧洲市场,在生物医药、金融科技和时尚领域皆有落子,曾在2018年领投生物科技企业Vaccitech;
而在并购方面,2021年,红杉中国宣布战略投资法国设计师品牌AMI,成为其控股股东,这也是红杉中国首个国际并购项目。
从风险投资到战略并购,无论是帮助海外消费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还是赋能国产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红杉中国一直走在前列。
在东南亚市场,其深度布局印尼电商巨头Tokopedia、越南支付平台MoMo等新兴独角兽;
在印度,押注外卖平台Swiggy、教育科技Byju's等本土创新企业;同时通过并购英国音响品牌Marshall、参股法国植物肉企业Gourmey等动作,切入欧洲消费科技赛道。
不同于传统财务投资者,红杉中国依托本土化专业团队,以"全球资源+本地洞察"模式深度赋能被投企业,既推动中国供应链与海外品牌的技术协同,又助力本土企业全球化发展,逐步形成"双向赋能"的跨境投资生态,彰显中国资本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中的新角色。

2025展望


有业内人士指出,放眼创投圈,红杉中国的一举一动历来被视为风向标之一。
而此番出手,极有可能预示着2025并购大年的开启。
根据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披露预案6,364笔并购交易,同比上涨1.65%;当中披露金额的有4,755笔,交易总金额为2,524.31亿美元,同比上涨10.85%。
而在这中间,共计376支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同比上涨22.88%;回笼金额为549.50亿元,同比下降9.18%。
近年以来,明星企业陷入危机,降薪裁员甚至创始人公开自救的景象不在少数。甚至,已经有部分企业最终走向了资金链断裂、轰然倒闭。苦心经营多年的公司,这样的结局多少有些意难平。
因此,许多创业者也不再纠结,开始坦然接受另一种选择——并购。
对比中美市场,并购基金占管理资产规模的70%以上。但在中国,这一比例尚不到10%。
不管是从提升A股上市公司质量,还能从为一级市场提供重要的退出渠道的角度来看,接下来,不管是A股上市公司并购还是并购基金都会有长足的发展,双方也会有很多的合作机会。
红杉中国已经先行一步,我们也应该及时跟上了。

END




戳原文,更有料!

VCA创投社
学投资,做投资,塑造新时期实战投资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