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第七十五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摘   2024-10-30 17:09   内蒙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近代以后,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到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当时许多西方人认为,中国肯定会四分五裂。但是,他们的预言彻底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铲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的根源,极大地激发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建设伟大祖国的信心决心,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推动中华民族大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党的民族工作也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发展迈上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交通、通信、水电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保障更加有力。“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全国同期0.9个百分点,民族地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283万人,占全国近五分之一。与此同时,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任务艰巨。
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如何顺应形势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仍需加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人员跨区域流动,改变了民族空间分布格局,使各民族杂居、融居程度不断提升。工业化使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经济方面的依存度进一步加强,城镇化则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社会交往。各地区各部门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着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东部地区发展、定居、生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显著增强。但在一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风俗差异、思想观念、心理认同、文化素质等因素,居留扎根城市仍比较困难,现有服务管理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但局部地区反分裂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反华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不容小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发展,全社会“三个离不开”思想全面加强,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更加广泛深入人心,各民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境外“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活动频繁,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造成威胁。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反华势力借所谓民族议题不断干涉我国主权内政,妄图阻断中华民族复兴进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为牢固的安全屏障。

历史上的盛世,总是统治阶级的盛世。唯有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盛世。我们已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前途。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铸牢巩固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来源:阿荣旗统一战线

编辑:张   琰

一审:杨   丹

二审:刘月娴

终审:盛   越


阿荣旗12333
关注阿荣旗12333公众号,了解全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