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沧州
“小洋楼”里的“杂技记忆”
——走进吴桥县“世界现代马戏之父”
孙福有故居
记者: 杨昊文
来源:沧州日报
“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看吴桥”。吴桥杂技扬名世界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被誉为“世界现代马戏之父”的孙福有。至今,他所创造的许多杂技节目、动作、道具,仍然时常见诸世界杂技舞台。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吴桥县沟店铺乡孙龙村的孙福有故居,重温一代杂技宗师的艺坛传奇。
走进孙福有故居,一栋上下两层的欧式小楼映入眼帘,一楼正面的拱窗排列有致,拱门两侧竖立着水泥圆柱,门楣镌刻浮雕,图案美观。二楼则是一个通体大露台,三面有瓶形栏杆围绕,是一处标准的巴洛克式风格建筑。
“这处小洋楼建于1933年,是孙福有为他的俄罗斯妻子所建,施工时花费1.4万块大洋,建筑所用水泥都是从天津漕运而来,工料讲究,磨砖对缝。落成当天,前来瞧新鲜的人络绎不绝。”吴桥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吴华龙介绍说。
上京津、闯关东、出国门……少年时,孙福有家境贫苦,父亲早亡,他跟着母亲艰难度日。为了谋生,他很早就开始了杂技艺术生涯,靠着勤学苦练,练就了《杂拌子》《飞人》《飞刀》等节目,尤其是马上功夫,更为精彩。20岁时,他只身一人出山海关卖艺,一路闯荡到莫斯科,在一家杂技班当杂工,卖票、看房子、收拾道具无所不干。繁重的工作中,他仍不忘苦练技艺,潜心揣摩俄罗斯杂技艺术。后来,他集两国杂技艺术之长于一身,形成了特有的艺术表演风格。
孙福有回到家乡便开办了“孙家班”,继续他的杂技事业。1928年,孙福有创建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节目最全的“中华国术马戏团”,拥有14辆汽车以及大象、狮子、老虎等动物60多头(只),创建能容纳3000多人的中国第一个大马戏棚,仅铁路运输这些演出设备就需要16节火车皮。此后,“孙家班”先后到东南亚各国巡回演出,声名大震。他对中国杂技的重要贡献是他的三大发明,即杂技大盖棚、高空保险挂钩和西洋乐队伴奏。
“孙福有离世后,故居闲置多年,曾被用作学校。2008年,这里被批准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本着‘修旧如旧’原则,我们对墙体、门窗、梁柱、地面、屋顶等进行了修整。”吴华龙介绍说,尽管距今已经过去数十年,但这里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杂技界人士来此参观,缅怀这位杂技大师。
孙福有一生从事杂技事业,他的潜心研究和创新实践,极大推动了我国杂技艺术发展,他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杂技人。如今,吴桥杂技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截至目前,吴桥认证挂牌杂技专业村17个、杂技演出团体132家。全县47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杂技专业户超50户的杂技村有100多个。
“未来,这里将打造成孙福有故居展览馆,再现杂技前辈当年生活居住场景,同时融入杂技表演、杂技教学、文化交流等元素,让名人故居‘活起来’。”吴华龙说。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联系微信:18232790185 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编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