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沧州:盘点2024·那些精彩文化瞬间·特别策划 以媒体之力,凝聚文化之光

2025-01-02 12:34   河北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文化沧州

盘点2024·那些精彩文化瞬间·特别策划

以媒体之力凝聚文化之光

策划:刘 伟 撰文:魏焕光

来源:沧州日报



编者按:在时光的书页里,2024年的篇章已经翻过。过去一年来,我们重点围绕“大运河文化”“新大运河文学”和“中医药文化”三大主题,推出一系列相关报道,定格文化事业进程中的精彩片段。这些报道,不仅展示了沧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反映了沧州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新创造、新跨越,激发了市民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豪感。2025年,我们将继续担当党媒使命,忠实记录这座城市的每个新变化,和读者一同感受文化的力量。


1

大运河文化:从历史流向未来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我们宣传报道的着力点。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我市以省第六届园林博览会举办、南川老街开街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系,注重项目谋划,扎实推进全域216公里的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


大运河新景 边志明 摄


南川老街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点项目,开街以来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我市充分利用南川老街得天独厚的空间地理优势,依托古沧州运河街埠文化背景,将其打造成为文化旅游休闲区、“夜经济打卡地”和“城市会客厅”。

为了展现南川老街开街后的繁华景象,我们相继推出《南川楼:镌刻沧州明清盐业史》等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历史,讲述了南川和运河的故事。其中,通讯《南川老街:文化张力变城市活力》,聚焦南川老街及其对沧州文旅融合发展产生的影响,展现了城市新变化。该报道被河北新闻网、腾讯网等媒体转发。“文化中国行”栏目还对南川老街建设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北段大运河的谢家坝、华家口夯土险工和沧州—衡水—德州段“两点一段”被列入其中。

为更好地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我市编制沧州市大运河整体景观和城市建筑风貌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沧州段)建设保护规划,形成了沧州大运河系统完整的“1+6+1+1”规划体系。

在这一背景下,正泰茶庄、南川楼、朗吟楼、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面粉厂、东光连镇谢家坝、泊头清真寺、吴桥孙福有故居和澜阳书院等运河沿线的历史遗迹,得到了修复、重建或改造,沧州旧城遗址和铁狮子景区也实现了环境的改善,一批具有历史韵味的公园和景点集中亮相。

如今,人们再也不用去地方志书中寻找沧州古迹名胜的身影,它们就在眼前,亲切而又温暖。走在复原的古街区,无数幽思会迸发出来,乡土情怀会变得愈发炽烈。

大运河畔的杂技表演 崔顺卿 摄


为了展现申遗成功以来沧州段大运河的“蝶变”,我们推出特别报道《从历史流向未来》,用时空交织、倒叙铺陈、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全面展示了大运河两岸面貌的巨变。

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我市在加大保护运河沿岸文化遗存的同时,还大力做好“大运河文旅”这篇文章。

2022年,我市制定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沧州段)建设保护规划》,提出以大运河为纽带,聚力打造9处旅游景区度假区、8处文化产业公园、15个古镇古村和文旅小镇以及33个文化生态公园。

2023年,随着河北省第六届园林博览会开幕、南川老街开街,南川老街、沧州园博园和大运河非遗展示馆区域,已成功构筑起中心城区旅游新版图。大批京津游客自驾或乘坐旅游专列涌向沧州。2024年,沧州跻身全国“五一”期间最受游客欢迎的20个小众旅游目的地城市第6位。

面对文旅融合的新成绩,我们发挥新闻评论的独特作用,及时推出了《让“流量”变“留量”,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城市文化“会客厅”讲好大运河故事》等文化时评,总结文旅融合发展经验,刊登热心市民的意见建议,助力文旅融合深入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发展的根与魂。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文化衍生的艺术、非遗等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为了展现这种传承和发展,我们推出了《歌声飞过南川去——南川老街题材原创歌曲迭出的背后》《“传拓运河”让文化遗存“活”起来》《用脚步丈量历史》等报道。这些报道将触角延伸到音乐、历史、非遗等运河文化的内核,透视各种维度的运河文化。

除上述重点报道外,我们还依托“探秘大运河文化遗产系列报道”栏目和“大运河文化论坛”,推出了《<阅微草堂笔记>手稿寻踪》《让传统老调唱出新味道》《朗吟南川两楼,打造“文武状元楼”》《来,听听咱家乡的歌——沧州民歌改编作品演唱会侧记》《有一种生活叫运河》等近20篇运河文化的相关报道。

在这些报道中,骑着自行车到民间搜集民歌的常连祥、为石影雕艺术无悔付出的方士英、痴迷南锣剧挖掘整理的李刚、为吴桥杂技文化鼓与呼的张彦广、致力于朗吟楼和南川楼两楼开发利用工作的“楼长”贾云香、在古籍中捕捉纪晓岚踪迹的吴树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是新时代运河文化的推动者,在他们的努力下,大运河文化正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这些报道不仅记录了大运河的变迁和发展,更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2025年,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大运河文化将更加璀璨夺目。


2

“新大运河文学”:流派初成呼之欲出


大运河是沧州的母亲河,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命脉,更是沧州人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运河两岸不仅诞生了纪晓岚、张之洞等历史名人,更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些都为“新大运河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我们依托丰富的大运河文化资源,通过举办文学活动、设置专栏等,促进了“新大运河文学”作家群体以及“新大运河文学”流派的成长。


“新大运河文学”发展研讨会现场 边志明 摄


早在七八年前,《沧州日报》文学副刊就有意识地引导广大作者以“新散文”的形式,抒写大运河文化精神。2020年9月,《沧州日报·运河人家》文学版应运而生,标志着“新大运河文学”正式进入公众视野。2021年,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汪政在《沧州日报》发表了《呼唤“新大运河文学”》,进一步明确了倡导“新大运河散文”的使命。2023年底,《沧州日报》导向鲜明地开办了“新大运河散文”栏目,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文学方向。

近年来,《沧州日报》坚持以文学形式弘扬大运河文化,特约蒋子龙等知名作家书写大运河。沧州日报编辑部与沧州市作协多次组织专题采风活动,并开设《运河人家》专版。专版迄今为止共发表“新大运河文学”作品300余篇(首),其中20多篇(首)作品被《散文选刊》等多家报刊选载。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还反映了新时代、新环境下的运河风貌。

2024年8月15日,沧州日报编辑部与沧州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沧州市首届“新大运河文学”发展研讨会举行。来自河北省作协、沧州市作协的10余位作家、文学评论家参加了研讨。此外,多位知名作家在研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

与会人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新大运河文学”的定义、形态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索,“新大运河文学”呼之欲出。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指出,“新大运河文学”聚焦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书写新时代、新环境、新运河,形成了创作生动、卓尔不凡的文学面貌。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浩说:“有批评家说,对于作家而言,所谓的个性本质上即是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作家的成长、写作习惯的养成,以及文字品格,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地方性的特点,这一点绝不应忽视。我们希望,在‘新大运河文学’的旗帜和地理性归纳之下,沧州乃至整个运河流域的作家们都从这条新的大运河血脉中领受到精神惠泽,为我们的地方性和个人的写作打上清晰而独特的印记。”


王蒙先生题写“新大运河文学” 曹椿祥 摄


2024年9月26日,“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来沧参加活动间隙,欣然题写“新大运河文学”。这既是对“新大运河文学”作家群体的鞭策,也是对“新大运河文学”发展的鼓励。

伴随题材、风格、笔法的互学互鉴,“新大运河文学”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阶段。2025年,我们将继续推动“新大运河文学”的发展,为读者带来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3

沧州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创新发展


历史上,沧州孕育了扁鹊、刘完素、张锡纯等多位杰出的中医名家。这些人物不仅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学术思想也成为沧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出版100周年之际,沧州日报编辑部以“文化八仙桌”栏目为平台,推出了一期主题为“中西汇通张锡纯”的访谈报道。以这篇报道为起点,我们围绕张锡纯及其学术思想,陆续推出了《张锡纯因何开办沧州立达医院?》《张锡纯塑像在天津揭幕》等40余篇报道。


第一届大运河中医药文化夜市 傅新春 摄


2023年,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落地沧州。我们积极响应,密切配合报道。2024年,我们继续以张锡纯报道为突破口,推出了《走进大医名扬四海的起点之地——寻找沈阳立达医院》等报道。从名医访谈到跟随研究学者寻访立达医院旧址,从研讨会举办到专著出版,报道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同时,我们深入挖掘扁鹊、刘完素等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相继推出了《重新发现“刘河间”》《用好中医药文化这把“金钥匙”》等多篇专题报道和评论,进一步扩大了沧州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在采写这些报道的过程中,记者遇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比如,我市张锡纯文化研究学者王鹏,半月内两次赴沈阳实地走访和考察,考证出张锡纯早期行医时所在的沈阳立达医院的最初位置;河间退休干部张进才,经过实地考察座谈,撰写了16篇有关刘完素的文章,探寻大医行医足迹……

2024年5月6日,为进一步宣传沧州中医药文化,全面展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的成果,我们推出了“中医药文化”专版。截至目前,专版已推出14期,版面设有“把脉沧州中医药文化”“岐黄纵谈”“杏林动态”“沧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沧州活态化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展示”等栏目,力求将报道触角深入到沧州中医药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2025年,我们将继续秉持“传播中医药文化,服务人民健康”的宗旨,不断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报道,助力沧州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商海征战,助汝封神!

诗眼看世界赞助商排行榜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自今日起,诗眼看世界开启赞助商排行榜,诗眼看世界收到赞助商的赞助费用之后,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诗眼看世界赞助商排行榜的位次更新,赞助费调整赞助商的排序。赞助时间到期后,诗眼看世界与赞助商联系续费交费及赞助延期等事宜。如赞助商不再续费,诗眼看世界将撤换诗眼看世界商赞助商排行榜的位置次序。商海征战,助汝封神!

联系微信:18232790185 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楹联学会理事、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知联会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河北省采风学会沧州分会副秘书长,政协献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预留广告位,诚待赞助商!!!如有想订制私人专属字画、订刻专属印章,撰写专属诗词、楹联及个人和企业软文推广等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与我联系。同时,欢迎各地文化大家、书画名家及各方人杰到诗眼看世界做客。种下梧桐树,诚邀凤凰来!
联系微信:18232790185 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每日编辑不易,若您还满意,就请“稀罕作者”或“喜欢作者”一下,然后点“分享”“在看”,与您的朋友共同分享!



诗眼看世界
以诗为眼,看尽世间百态;以诗为笔,描绘山水传奇; 以诗为史,校典今古人物;以诗为鉴,鞭策丑恶,以扬正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