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水罢犹有护堤人

时事   2025-01-24 11:21   北京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报特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请跟随记者的脚步深入审计一线,感受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喜人成就,触摸人民群众追梦新时代的美好景象,见证审计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水罢犹有护堤人

□ 本报记者 关金宝


隆冬时节,瑞雪如盖,白山黑水间,又是休养生息的时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审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的几名同志,踏着风雪,再次来到了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村里道路平整,一批新建的房屋都加装了阳光房。走访的几个农户家里也用上了电采暖。在一片温暖祥和的氛围中,大家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忙碌起来。村西面在秋收前是一大片稻田,现在已被积雪掩盖了原有的轮廓,而去年新休整的高标准农田排水渠依然清晰可见。“这是我们审计项目的实施现场。”在一米多宽、半米多深的排水渠边,审计人员郭安祥告诉记者:“在审计时,我们现场用混凝土回弹仪回弹检测,结果显示排水渠预制板的强度达到了设计规范,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投资处处长刘丽指着旁边的一片稻田介绍道。


2023年8月初,强降雨引发了哈尔滨市部分县(市)发生水灾。其中尚志市遇到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大洪涝灾情,1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洪水退去后,受灾群众很快得到了妥善安置。过水的农田也第一时间得到了补救。但几十条河流的河道需要重新修缮,八十余座桥梁遭受损毁,几百公里的道路需要进一步维护,更不用说这里还有正在推进的高标准建设的十余万亩农田。这些,都需要资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3年第四季度,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决定增发国债主要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以及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其中哈尔滨市9县(市)获批增发国债项目102个,国债资金总额计71.4亿元。


国债资金流向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哈尔滨市审计局派出9个审计组,由投资处牵头,自2024年4月至2025年1月,对增发国债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跟踪审计。“这个审计项目是我们局里的年度 ‘一号工程’。”审计组长刘丽说:“从制定工作方案开始,局里就反复研究,确保科学规范。在正式实施前,更是请来了农业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对审计人员就高标准农田、侵蚀沟等方面知识进行了专业讲解和培训。”


审计组查看排水渠建设情况


开春即开工,开工即开审。在黑龙江,由于气候和地质情况,需要“动土”的施工期一般在4月到11月间。2024年4月,建设项目刚刚开展,审计就第一时间“进场”。4月18日,尚志市审计组正式进驻。4月23号,审计组就发出了第一份整改通知,要求一些还没开工项目及时开工。截至5月3日,尚志市37个建设项目全部正式开工。


尚志市长寿乡永庆村村支书向记者(右)介绍河堤和桥梁的修复重建情况


在尚志市长寿乡大亮子河的河堤上,负责尚志市建设项目的审计组主审张威向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我们对大亮子河的水毁修复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发现有部分钢筋石笼的绑扎不够密实,石块的粒径有的过大或过小;个别堤坝垫层厚度与设计有差距等问题。审计提出问题后,建设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倒排工期,多点作业,在汛期来临前顺利完成了河道修复工程。”从草木初绿到白雪皑皑,审计组的同志现场踏查过尚志市10镇7乡和上百个施工点。从核准项目申报文件、推进资金拨付到规范资金使用、监控工程质量,审计组对增发国债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推动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立行立改。


在长寿乡永庆村新建好的山关大桥上,张威指着红色的钢质桥梁护栏告诉记者,他上次来审计,大桥已建好竣工,但护栏还没有刷红漆。“我们的跟踪审计,是在确保建设质量的根本前提下,督促加快施工进度。这座桥连通了山后3个自然屯、400多口人。大桥尽快修成会方便百姓出行,这也是我们跟踪审计的一个意义所在。” 这一天恰逢农历腊八,又赶上永庆村每月7日的大集。在说话期间,就有几辆农用三轮车从我们身边经过,还能看到三轮车上肉蛋水果等年货。



来源:中国审计报


责任编辑:周楠


中国审计报
讲好审计故事 传播审计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