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报特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请跟随记者的脚步深入审计一线,感受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喜人成就,触摸人民群众追梦新时代的美好景象,见证审计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小香菇、大产业
——太行山里的致富路
□ 本报记者 马洪亮
在河北省阜平县色岭口食用菌产业园区一处大棚内,60多岁的菇农顾龙望着那一排排菌棒上冒出来的香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他兴奋地说:“再有两三天这批香菇就能采摘了,快过年了,我得先预约几个工人。”顾龙家住阜平县城,自9年前开始承包大棚种植香菇以来,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买了汽车,还搬进了新房。“如果承包的是暖棚,好的时候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一般年景也能挣四五万元。”他说。
食用菌产业是阜平县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座位于西部太行山区的革命老区,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集中力量培育了包括食用菌在内的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富民产业,构建起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龙头带动、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当地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县城面貌也焕然一新,昔日的革命老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记者(右一)采访了解食用菌菌棒生产情况
产业在发展中也遇到过一些“插曲”。2022年,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步入正轨,为减轻财政支出压力,阜平县决定取消食用菌菌棒补贴,将其交给市场运作。如何让政策的调整不损伤菇农的积极性,不影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阜平县相关部门在起草政策前征求了审计部门的意见。凭借多年深耕县域经济领域的经验,阜平县审计局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分析研判和测算,提出了免菌棒补贴与降大棚租金同时推进的建议并被采纳,直接推动食用菌暖棚年租金由15元/平方米降至8元/平方米,凉棚年租金由10元/平方米降至5元/平方米,稳住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延续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虽然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菌棒补贴没有了,但大棚租金降低不少,总体算下来成本差不多,不然我们也不会抢着承包大棚。”天生桥镇龙王庙村村民任军海说,“2024年对我来说是个好年份,承包到两个凉棚,当上了菇农,有了近3万元的收入。”
“审计对食用菌产业的帮助非常大,在产业政策调整、重大项目实施、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做好监督,助力食用菌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阜平县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马树刚说。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食用菌产业的前景,想要承包大棚,但阜平县山多地少,大棚只能一批批建设,因此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加快新大棚建设、扩大产能成为当务之急。
2024年9月,阜平县审计局在该县金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3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中发现,该公司旗下种植园区有15个高标准、半智能化食用菌大棚项目因高压线路离大棚棚顶近,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工期延误。审计局积极联系县供电公司反映问题,帮助打通了工程的堵点。2024年底,15个食用菌大棚顺利竣工、完成验收,并种上了经济价值较高的羊肚菌,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又添了一把柴。
目前,阜平县的食用菌产品供应范围覆盖北京、河北、广东等地。阜平县老乡菇菌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齐建利非常自豪地表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的香菇就是由阜平负责供货。食用菌产业辐射带动面广、人多,年产值近10亿元,带动1.5万多户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小香菇、大产业。
“富民产业发展是我们审计监督关注的重要内容,审计部门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财政资金规范使用、企业规范发展、群众稳定增收。”阜平县审计局局长王照顺说。
来源:中国审计报
责任编辑: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