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你敢不敢读《自卑与超越》?
文摘
2024-05-09 20:31
上海
2024年4月,007读书成长社群“每月共读”的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007行动创始人覃杰称:“近100年前阿德勒写的这本书,仿佛就是专门为今天的007写的。”此言不虚。阿德勒100年前提出的“目的论”、“课题分离”、“共同体感觉”和“活在当下”等论调,今天依然很“时髦”。100年后的“007成长社群”,三大核心价值观——独立/开放/成长,似乎也延续着阿氏的脉络。这个小个子男人,更像是位哲学家。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试图帮助“个体”挣脱来自过往阴影和未来幻想的束缚,仿佛一直在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些古老而永恒的疑问。相隔百年,对于喧嚣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对于浸泡于世俗常理的我们,阿德勒的很多观点,依然石破天惊。阿德勒37岁时,发表了论文《器官缺陷的研究》,率先分析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机制,名声大噪。但直到62岁,阿德勒才正式出版了这本《自卑与超越》(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全书围绕清晰的“三三逻辑”展开:“生命三大事实”(或称“三大制约”)——“人生三大课题”——“生活三大意义”。首先,阿德勒宣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无不受着三个基本事实的制约——一是客观环境——“人类居住在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我们没有办法脱离地球的表面去讨生活。”关键词:“资源”!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的欲望无限,这是所有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即便是“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率领人类最终攻占了火星,资源与欲望这对矛盾,恐怕依然还会延续;二是人际交往——“我们并不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我们四周还有其他人,只要我们活着,必然要和他们发生联系。”关键词:“连接”!北岛的那首史上最短诗《人生》,只有一个字“网”;卡尔•马克思也早有教诲:“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阿德勒则断言“个体必须和他人发生联系”;三是两性关系——“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关键词:“存续”!“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找到另一半,人生才完整”,于是张扬出爱情、婚姻和家庭,扩展出生命、种族和人类延续,阿德勒说“人类的延续和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束缚人类的三条系带构成了人类的三个问题”——职业(工作课题)、社会(交友课题)、性(爱的课题)。阿德勒宣称:“对个体而言,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纳于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他把试图回避人生课题的种种理由,一概斥为“人生谎言”。人生三大课题的实质,都是“人际关系”问题。甚至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阿德勒给出的“药方”,是回到“人生意义”这个宏大而根本的叙事命题上来,就是要明确生活的三大意义——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相互合作。阿德勒宣称:“生活的意义在于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并与之合作为我们的世界做出贡献。”并且断言:“赋予生活的正确意义,将会成为我们事业的守护神灵;赋予生活的错误意义,将会成为我们身上的恶魔附体。”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客观环境已然发生着(了)巨大变化;传统公司制结构频受冲击,人际关系已然发生着(了)巨大变化;人口流动加剧/女性地位提升等等,两性关系已然发生着(了)巨大变化……阿德勒理论最底层的“人生三大事实”,具体内容已是百年前的陈年老酒,由此引发的“生活三大意义”,是否需要注入更多的现代“奶茶”?就说007成长社群,这到底是一群什么人?不安分,爱折腾,自由的心灵,有趣的灵魂,不甘心按部就班,不愿意被束缚被规训……难怪“007成长必读书”的第一本,便是阿德勒的这本《自卑与超越》。《自卑与超越》全书开篇的第一句,便是“人类生活在 ‘意义’的领域之中。”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些年大火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那位青年怪才/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书中宣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场革命,也就是决定了人类的共同祖先从动物进化到智人的那场“认知革命”,便是智人开始拥有了“讲故事”(也就是赋予生活“意义”)的能力。此番高论,与阿德勒同时代的马克斯•韦伯就曾提过,这位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坦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对阿德勒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德国哲学家怀亨格。此君在1911年出版了一本叫做《“虚假”的心理学》的书,宣称:人类都是凭借一些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虚假目标而生活着的。——这“虚假”一词,实在会给人带来太多的联想。也正是在这一年,阿德勒率领一众追随者,退出了弗氏长年把持的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1900年前后,实在是个思想迸发大师云集的年代:1894年,卡尔•马克思完成了他的《资本论》三卷;1899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他的《梦的解析》;1904年,马克斯•韦伯推出了他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其中,就有阿德勒的“老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而立之年以前的阿德勒,是个医生,熟读《梦的解析》并深为折服。1902年阿德勒32岁,公开撰文为弗氏观点辩护,结果意外收到当时已爆得大名的弗洛伊德的来信。一番促膝长谈之后,阿德勒正式加入弗氏阵营,很快便成为继弗氏之后的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主席。10年后的1912年,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正式分道扬镳,另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学会”,开创了“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在学术上的根本分歧,就是“目的论”和“原因论”:弗氏的心理分析,总是在过往(尤其是童年)的记忆中,找寻“原因”;阿德勒则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是藏匿在背后的真实的现实“目的”。在阿德勒眼里:发生了什么事儿不重要(托辞而已),如何看待这些事儿才重要(真正有用)。阿德勒明确否认“心理创伤”,认为那不过是用以逃避现实挑战的堂而皇之的借口:“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往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很多“病痛”,不过是借以逃避的工具——这观点着实让很多人难以接受。阿德勒不留情面地揭示的这种现象,即使在100年后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在我们周遭依然普遍。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总有些人深陷在过往经历或原生家庭之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着现实的工作和生活。阿德勒大声棒喝:你只是在拒绝成长——经历本身并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往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经历的诠释),直接决定着我们现在的生活。阿德勒的“药方”很直接:校正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行为——无法改变客观事实(原因),那就调整主观解释(目的):只要转念一想,世界从此不同。阿德勒宣称:“心理学之所以有别于生理学或生物学,就是它能利用对‘意义’,以及‘意义’对人类行为和人类未来的影响等事情的了解,来增进人类的幸福。”就说“7天1篇写7年”这事儿,就因为被赋予了“写完7年去南极”这个“意义”,于是就变得不同凡响了起来。活在社会环境里,免不了就会有比较,生发种种“自卑感”与“优越感”的情绪出来。阿德勒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而)对优越感的追求,(又)是所有人的通性。”古谚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据此延伸:欲登高,必自卑——你希望获得身居高位的“优越感”,必然滋生尚在低处的“自卑感”。这由上而下的“拉”和由下而上的“推”,正是促使你成长的两股力量。“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阿德勒甚至宣称:“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对我们的文化有所贡献的源泉。”问题不在于自卑感或优越感,而在于始终纠结自卑/习惯地将其当作挡箭牌的“自卑情结”,在于一味沉浸在自己虚假优越感之中的“优越情结”。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其实是一体两面,都是“用找麻烦来博取注意,获取安全感的方法就是欺骗。”明明做不到却偏要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的“自我肯定”,为博流量而媚俗迎合甚至行为出格的“他者肯定”,凸显自身过往功绩/现实地位/名牌服饰等的“权势张扬”,唠叨自身过往坎坷/生理缺陷/艰辛困苦等的“夸耀不幸”……凡此种种,在阿德勒这里,统统都是“人生谎言”“病态模式”,都是“心灵跑错了方向”。希望“能成为阿德勒的柏拉图”的岸见一郎,更是不无犀利地直言: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使用,那你就永远需要不幸。这位日本心理学家/哲学家认为:阿德勒的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他与自由作家古贺史健合著的《“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系列,都以“勇气”命名。其中第一本《被讨厌的勇气》,成为了现象级的畅销书。岸见一郎在书中化身“哲人”,宣言:世界如此简单,是“你”自己把世界看复杂了;幸福如此简单,“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他忠告着阿德勒的忠告:“自我接纳”——真诚地接受并不完美但不能交换的自己。丢掉“向外看”的相互攀比——不必在别人的赞许中,寻求自我价值:“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注重“向内求”的自我成长——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我”的比较。自由是自我心灵的放飞,无需他人眼色的牵引。想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最后只能是拿着别人的图谱去过自己的生活,那注定是一种极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你以为你走出家门/离开公司,你就“解放”了?你以为你归隐山野/远离城嚣,你就“自由”了?君不见,诸多“流量明星”整日紧绷得连喘息放屁的时间都没有;君不见,众多“付费社群”明里暗里拉扯着汹涌着依旧是财富传奇的“虎皮”……那位“地铁里的哲学家”韩炳哲,称这种现象为“自我规训”:“他们成为自身的雇主”,“在没有任何外力压迫的情况下,完全自愿地剥削自我。他同时是施暴者和受害者。”这种自我剥削“比外在的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现实中的种种羁绊,表面上看,是时间/金钱/空间/工作/家庭/孩子等等客观因素,实际上,都源自心灵的捆绑。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畅达,突破了过去诸多场域和时间的限制,但真的带给我们“自由”了吗?很多人身体“解放”了,内心所秉持的,依然还是早已习惯了的无非名利等世俗价值,依然还在照搬照抄着别人的好恶标准。说到底:依然还是要靠着别人的评判,确定自身的价值……“摘掉墨镜之后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闭上眼睛。或许你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在《被讨厌的勇气》里,岸见一郎的这段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与“大弗”弗洛伊德并称“双弗”的那位“小弗”,同样是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艾瑞克•弗洛姆。他曾写过一本书,叫作《逃避自由》——当我们口口声声的“自由”,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最终选择的,却是“逃避”。理由很简单:自由,意味着独立,意味着担当,意味着要独自面对种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但“诗和远方”的背后,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无序,是风霜雨雪突如其来的凶险,是无依无靠独自面对的艰辛……你憧憬着风花雪月的“自由”,你思考过风吹雨打的“自由”吗?你羡慕着“自由的收益”,你计算过“自由的成本”吗?你幻想着的“自由”,是否只是习以为常“温室里”的叶公好龙?你浪漫着的“自由”,是否只是驾轻就熟“舒适区”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走出单位踏出家门之后,你真就能成为劈风斩浪“我主沉浮”的勇士,还是最终沦为茫茫人海“身世沉浮”的漂萍?虽然对现状有种种的不平/不满/不甘,但是,到了真要跨出这一步的时候,很多人迟疑了:比之对未来的不定/不安/不稳的恐惧,维持现状往往似乎更为安全。“我的人生我做主”,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是很需要“勇气”和“底气”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的另一本对话集《幸福的勇气》,直言不讳:我们匮乏幸福,是因为我们“害怕”幸福;我们缺少爱,是因为我们“不敢”去爱。书中,岸见一郎再次化身“哲人”,谆谆教诲:获得幸福的第一步,是“自立起来”——不只是简单的生活自立/经济自立,更是精神状态的自立:由你自己来决定和书写你自己的价值。这与007成长社群的核心价值观“独立”,所谓“精神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高度吻合。自立,首先得“自我认同”,“拥有做普通人的勇气”。他者认同,也许能让你一时感受到自我价值,却不能给予你追求一生幸福的持续动能。我们不是别人上了发条的玩偶。持续的幸福感,来自无需外在关注/不图他人表扬,“我行我素”的全情投入乐此不疲。真正的幸福感,只能源于内心。靠外在金钱/地位/荣誉/成就等树立自信,趋之者若鹜;接受平凡意义/强大内心的人,所剩者寥寥。“领先/第一”也好,“优秀/卓越”也罢,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寻找自我价值,没有在平凡中感受自己的独一无二。追求幸福的勇气,具体的表现,就是主动去爱。“哲人”告诫道:阿德勒之所以把“爱”归入“人生三大课题”,而且是最难的课题,就因为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哲人”向“青年”推荐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在这本1956年出版的持续畅销的小册子里,弗洛姆写到:“童稚的爱遵循这一原则‘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遵循‘我因爱而被爱’这一原则。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则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心理学界有3位颇有意思的“老同事”:1856年出生的弗洛伊德,1870年出生的阿德勒,1875年出生的荣格。一门出了三巨头: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提出“潜意识”概念;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提出“情结”概念;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提出了“课题分离”的概念。所谓“课题分离”,首先是清晰边界:什么是谁的课题——哪些是我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哪些是上帝的课题?辨别方法很简单:“谁承担最终结果”。然后是清楚界域:我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别人也不要来干涉我的课题,把上帝的课题交给上帝。“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你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对你的课题的妄加干涉。”我爱你,这是我的课题;你如何对待我的爱,那是你的课题,我无权妄加干涉或进行道德绑架,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恐吓自残,抑或是以“爱”的名义。这一原则,适合于一切人际关系:你能够做的,就是做出你自己最好的选择;至于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也不必太过在意。阿德勒心理学强调平等与尊重,反对一切区分出上下等级的“纵向人际关系”。甚至是孩子教育,也提倡“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因为批评和表扬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评价性语言,带着以上对下的俯视视角。学习和成长,是孩子自己的课题,无论是用糖块还是用鞭子,目的都是强加与操纵,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孩子不傻,会敏感到这种不平等,逆反也就自然而然。周围人(包括父母)的“正确姿势”,是在孩子需要时伸以援手,是在孩子付出时表示感谢,是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表达欣赏和喜悦——使用基于横向关系的情感性语言。这种“姿势”,可以延展到夫妻/朋友/同事/客户,以及一切人际关系之中。成长是每个人自己的课题,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你成长!阿德勒倡导的是,“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人际关系——无论说得如何动听,站着和跪着的人之间,不可能有爱,只有奴役。当今世界,原本司空见惯的传统工业化时代的“金字塔结构”(即“纵向关系组织”),正经受着强个体时代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甚至有人宣言:“未来所有的公司都将成为平台,所有的员工都将成为合伙人”(即“横向关系组织”)。就说007成长社群,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组织?我们看到了“超级个体”“U盘生存”,我们看到了“合弄制”“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有人说她是“DAO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我更愿意说她是个“MAO组织”(Multi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多中心化自治组织)……也许多年以后,我们才能真正深刻理解这场变革的深远意义。难怪“007成长必读书”的第一本,便是阿德勒的这本《自卑与超越》。阿德勒是个逻辑性很强的心理学家,也很犀利。他直言:“失败人设”的根源,就是“对自己很执着(self interest)”。陷入与他人比较的“自卑情结”,或者以另一种形式表现的“优越情结”,都是对“别人如何看我”的过度解读,实际都是一种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一方面,阿德勒劝诫:将视线从执着自己的过往(“原因论”)挪开,移向追求自我的独特价值(“目的论”)。不必去与他人或外界比较,而是与你自己内心的那个成长目标,进行衡量——你的人生,本来就不是由别人框定和赋予的,只能是由你自己选定的。另一方面,阿德勒忠告:把停留在自己身上的兴趣,移向外部世界,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属于私人的意义完全没有意义”,“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人际关系中寻求归属感,让自己在群体中处于一个特殊位置,这是很自然的需求。阿德勒就此提出了他的又一个核心概念:“共同体感觉”——在与他人合作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可以为之作出贡献的“一席之地”。“哲人”岸见一郎诠释道:“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并宣称: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析”,人际关系的终点就是“共同体感觉”。“我的人生我做主”/不为外界标准干扰的“自我接纳”,“课题分离”/不苛求回报的“他者信赖”,“我对他人有用”/不需要他人认可的“他者贡献”——这3种源于自我内心的情绪,共同构建起“共同体感觉”。这就是阿德勒所谓的心理学能带给我们的“幸福”。阿德勒认为:幸福是书本无法提供的经验,是一种“人格知识”——只有在你为共同体做奉献的时候,你才能真正主观感受到“我对别人有用”的价值感,而不是刻意奉迎换来的“别人说我好”。自卑情结实际是将自己孤立,必将自取其亡;一味企求他人认可,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提心吊胆之中,也只能是一种为他人而活/并不自由也不可能幸福的生活方式。“幸福等式”应该是:幸福=自由感+贡献感——当你感觉不被他人束缚,同时感觉对他人有贡献的时候,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而我之所以被需要,就因为我“特别”,共同体里有我“合适的位置”。生活在现代社会,自给自足很难,也没必要。社会需要分工,需要协作,需要我“脱离普通,成为特别”——“每个人都有属于他(她)个人独有的优越感目标,它决定于他(她)赋予生活的意义。”阿德勒所谓的“优越感”,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感”吧。当工业化时代背景下规模日益膨胀的公司制“大厂”,纷纷碎片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个体自由联合的自治型“平台”,“价值”便成为我们各自对生活意义的不同诠释,“幸福”便来自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趣味。世界因此变得多元而精彩,因此开启了无法阻挡的“多中心化”进程。“哲人”岸见一郎,用的是“升维”视角:如果是二维平面的地图,法文版世界地图,法国就在地图的中心位置;中文版世界地图,中国就在地图的中心位置。如果是三维立体的地球仪,那么所有地方都不是中心,所有地方又都可以成为中心,只是决定于观看者的位置角度……这是一种“现象”,一种群体涌现而非个案呈现的“007现象”。切实理解007成长社群,深入探寻“007现象”的成因和本质,我们需要重读阿德勒、认知阿德勒。“活在当下”,这又是个被说烂了的概念,“烂”成了很多人一直在口口声声却实在根本不知所云的概念。无论我的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无论我的人生之后将发生什么,我的人生只取决于此时此刻。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无数点的连接;“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正如“写完7年去南极”,并非只有你踏上南极的那一刻,才能算是“旅行”。当你跨出家门的那一刹那,甚至当你为去南极动笔写第一篇文章开始,你的“南极之旅”就已启航,你朝着“南极”目标进发的每一瞬间,都已经是在“旅途之中”了……阿德勒不仅帮助我们挣脱他者标准和世俗规训的束缚,还希望帮助我们挣脱来自我们自身过去和未来的束缚。忽然想起那次在云南大理,在007战友梦依然的民宿,一场007战友线下见面会的尾声,大家一起诵读朗费罗《生之礼赞》时的场景。虽然不过10多个人,其中绝大多数人还是刚接触到这首“真正美国心脏的跳动”,但第一次齐声朗读,竟如此和谐默契、富有感染力——007行动创始人覃杰,当时也在现场。他当即表示:这首诗要成为“007成长必读诗”。
「007行动」创始于2016年12月20日,创始人覃杰(qínjié)觉得一个人写作成长太孤独,想找人一起写,于是发起「007行动·不写就出局」,和一群人相约逢7的倍数日(每月7/14/21/28日)写1篇文章,并喊出史无前例并激动人心的口号——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如今,007远不止写作,更是一个生活方式。倡导“写作+”,用写作赋能你的生活、工作、学习;并开创了「天周月年」行动日历——每天读好书、每周写文章、每月见战友、每年去远方(7年去南北极);从而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写万千字的加速度成长。输出倒逼输入。想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读书,并且是读好书。007除了「007写作成长社群」,还在第2个7年之际发起「007读书成长社群」;前1000位种子战友享早鸟价,欢迎扫码加入:如果你已加入007读书社群,扫码进入后,在右上角可生成你的专属邀请码,方便你邀请朋友一起来。1.《阅读的方法》(罗振宇)
2.《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3.《5000天后的世界》(凯文凯利)
4.《自卑与超越》(阿德勒)
5.《重新定义管理》(布莱恩)
6.《消费社会》(鲍德里亚)
7.《道德经》(老子·帛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