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144 环境中国播客 - 从北大阿拉伯语到耶鲁环境学院

文摘   社会   2024-04-04 06:29   德国  


🎙️

Episode 144


环境能源可持续圈打工人系列👷🏻‍♂️






我们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中度过,所以我们要的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与我们的目标、优势和价值观相一致的职业2022年北京能源网络发起了“可持续宝藏青年都在做什么”圆桌并邀请了来自环境、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小伙伴们分享他们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规划及在工作上遇到的挑战。在经历了2022年每月一期的活动后,我们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以文字或者播客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环境能源可持续圈打工人👷🏻‍♂️系列播客诞生了!


在环境中国最新一期的播客中,我们邀请到了陈志男——志男是落基山研究所 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RMI) 加州奥克兰办公室的高级咨询师。她主要专注于亚洲国家的重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减排工作。志男在非营利领域拥有四年的工作经验,并曾参与中美气候合作的项目。她在北京大学获得阿拉伯语和经济学的双学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获得环境管理的硕士学位。请下滑查看播客文字版的简要记录。


The Guest

播客嘉宾




👇🏻

文字版记录


..................................


1. 志男你是怎么从「阿拉伯语和经济学专业」被“拐骗”到「环境和能源领域」学习和工作的?

 

我其实在上高中的时候产生了想在气候和环境领域工作的想法,当时还喜欢在课桌上用铅笔写想去某某学校和环境相关的院系。我对环境行业的兴趣可能和我的家乡,河南郑州冬天的雾霾天有一定的关系。当时早上在一片白茫茫雾蒙蒙的空气中跑步的时候,我会想如果能做点什么能改变它的事情就好了。然而就像很多高中写在课桌上又被擦掉的想法一样,我也随后抛弃了这些目标,选择了和气候变化没有直接关系的专业。当时我通过小语种保送进入了北大的阿拉伯语系。对于18岁的我来说,能在河南省免去参加高考的经历就把“北大”这个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比实现这些模糊的,不确定的理想有更大的诱惑力。


我现在其实非常庆幸自己本科读了阿拉伯语专业。一方面是我很喜欢也比较擅长学语言,另一方面,在中东交换生活的经历对我当时狭隘单一化的思考评价体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在大三的时候去了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交换了一个学期。当时有很多有趣的经历,比如说在学校男生和女生使用不同的走廊,坐在教室不同的部分,一般不能互相说话,但是常常互发短信。比如说我被阿曼的电视台采访,也被请到当地的中学作客,因为会阿拉伯语的外国人比较罕见,现在我每天用英语说着能源转型的专业词汇,根本不会有人做出一脸惊讶的样子。再比如说当时有一个宗教事务处的老师每周都让我去她办公室聊天,她想试图理解无神论者的视角,也给我解答关于他们宗教的问题。这些有趣的故事有好多,说实话,我怀疑大家对这些故事更感兴趣,比下面要讲的什么碳中和,水泥,卡车之类的听起来好像更有意思。


当时阿曼的几位老师送给我一本书作为礼物,我还记得书上用阿拉伯语写着“我阅读,因为我仅仅拥有此生是不够的。我学语言也是这种感觉,它给了我一个机会,能够融入另一种没有想象过的人生中去。让我觉得很多理所当然的,就该怎么样做,怎么样变化的事情,在世界上别的地方并非如此。我现在的工作中有大量印度能源转型的项目,绝大多数同事和合作伙伴都在印度当地,也让我又一次体会到怎么融入一个拥有相似的集体记忆,相似的为人处事方法,但是和我熟悉的方式不同的群体。


说归正题,我本科因为喜欢上了学阿拉伯语也动了研究生学语言学的念头。最后经过反反复复地思考,决定放弃在本科期间的“新欢”,还是去开启气候环境领域的职业生涯。同时我也一直希望能把语言和学语言给予我的思维方式,作为我现在工作中一个有用的帮手。


2. 北京能源网络有好几个小伙伴都毕业于耶鲁的环境学院,你当时是怎么决定去耶鲁读环境的呢?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吗?

我觉得可能选择权更在我申请的学校手中,而不是我在挑挑拣拣选择了耶鲁。当时从来没听说过学阿拉伯语申请环境相关的硕士的经历,所以到处去搜集资料,找人打听,也获得了学长学姐非常宝贵的帮助。后来慢慢了解到,在气候环境这个大的领域下面,有侧重于技术的研究生项目,也有侧重于政策的,这些政策管理类的项目对之前并没有相关经历的申请者来说比较友好,会招收更加多元化背景的学生


美国的院校喜欢在新生见面的时候让大家分享“fun fact” - 一个关于自己有趣的事情。我经常喜欢说,我是学阿拉伯语的,然后期待对方会露出一个惊喜的表情。然而实际上,我的同学们的本科学历五花八门,会讲多门语言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说,美国类似的环境管理和环境政策的项目会招收各种背景的学生,我也在工作中常常能看到,各种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都可以在气候变化领域获得不错的职业发展机会。


你刚刚问到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我觉得非常幸运能和导师 Mary Evelyn Tucker 和 John Grim 去希腊的罗德岛参加了一个中东地区宗教传统和气候变化的研讨会。大家讨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传统和信仰如何影响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怎么和环境与资源相互作用,以及在地缘政治和不同的宗教背景下如何求同存异,加速气候行动。作为为数不多并不来自或者研究中东地区的参会者,我每天都听到了很多全新的想法。同时,罗德岛非常漂亮,食物也很好吃,值得一去。


2.1. 耶鲁的环境学院是一个偏职业导向型的学院。毕业时,你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呢?


说实话,我当时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职业规划,因为我从来没有正式工作过,更对美国气候领域的就业一无所知。刚毕业的我,对于环境领域在美国具体有哪些类型的机构,涉及哪些细分领域,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只有非常模糊的概念。加上2020年移民政策不友好的大环境,我当时告诉自己,只要找到工作就好了。

很幸运,当时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做很有意思的研究。比如说,税收政策怎么影响各个国家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选择;再比如说中国过去交通领域和清洁空气相关的政策,他们和汽车减排技术与排放水平有什么关联。当时从老板和同事身上,看到了他们对于清洁交通行业,和持续地发表原创又有影响力的研究的热情。抱着“只要找到工作就好了”的心态,找到了当时很喜欢的工作,我觉得确实很幸运。


3. 志男目前就职于落基山研究所的奥克兰办公室。你可以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落基山研究所吗?

的,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RMI)是一个关注全球能源转型的非盈利组织,现在大概已经有六七百人了。

在我个人的理解里,RMI 的其中一个工作的理念是依靠市场的力量比如说我们认为如果有能产生减排效益的技术,那我们的工作可以是创造对这样的技术的需求,研究什么样的政策,或者商业模式,能推广这些有效的对于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们常说的是 RMI 是一个 facilitator,或者通俗一点,就是一个“媒人”,说媒的媒。我们在工作中会认识到很多信息差的存在,比如在不同的政策制定者之间,比如在电动卡车买家和卖家之间,我们会通过不同的会议也好,写文章也好,来打破这些信息差,让能够商业化的低碳技术更快地被推广


RMI 有两种类型的组,一种是关注于某一个特定的行业,比如说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另一个是以区域命名的组,比如说是中国组,印度组,还有在东南亚,非洲,等等不同的地理区域做项目的组。这些组内还会有围绕交通,建筑等细分行业的项目。我在RMI的两年多期间,分别在低碳工业和印度组都工作过。


4. 志男目前在研究所担任印度组的高级咨询师,请问「在哪个组或者region工作」是怎么分配的?以及可以和我们科普一下你每天工作的流程和内容吗?

好的。我感觉我们这个咨询师的称号有点误导,咨询类型的项目只占我工作的一小部分。说回正题,我其实是通过一个类似于管培生的项目加入 RMI 的,或者说轮岗的项目。我加入的时候 RMI 第一次做这种轮岗项目的尝试,所以我们其实是小白鼠。后来,这个轮岗制度的轮转时长和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一些变化。我先后在工业组下面的水泥和混凝土项目,以及印度组工作过,在印度组现在主要是做和清洁卡车相关的工作,也会涉及重工业减排。基本上我过去四年的经历或多或少都围绕在亚洲国家重工业和交通减排的领域。


我感觉 RMI 不同的组的风格其实不太一样,所以我在工业组每天的工作内容,和我在印度组每天的工作内容,其实有不小的差别。


可以先说说工业组,我加入的时候水泥和混凝土项目刚刚成立,也就是说只有我和我老板两个人,确实经历了一阵大眼瞪小眼的阶段。我第一次经历怎么从无到有设计一个项目组,思考具体哪些领域,政策也好,技术创新也好,有做的价值。我也是第一次参与联系基金会,涉及项目方案,做长期规划等等。水泥组的工作有种在创业公司的感觉,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想法,虽然一大部分都会失败,但是我学到了不少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工作。


印度组的话,它成立的时间更长,已经有明确的项目方案。我的工作内容绝大多数是建模型和写报告,同时和印度各级政府的合作伙伴分享研究结果。我应该是印度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员工,学到了很多在印度文化下为人处事,以及和当地人打交道推进项目的方式。我现在其实理应要在印度出差了,但是签证申请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希望这个博客播出的时候我已经拿到了签证。


5. 你说到自己在重型卡车和水泥两个项目组工作过,它们都是排放大户。可以简单介绍一些这两个领域是怎么实现减排的吗?


确实,我工作的这些领域有一个词叫“hard to abate sectors”,是说重工业和重型车这些行业都还没有成熟的商业化的减排路径。但是现在不流行这个词了,因为显得我们很没有减排的信心,听说最近改成了“yet to abate sectors" - 有待减排的领域。


对于卡车来说,我们现在的工作主要关注纯电动卡车和氢燃料电池卡车。我觉得卡车领域的工作不仅仅是关注车本身,比如说,这些车需要充电才能运营,那应该在什么地方,建多少的充电设施?与小轿车不同,卡车充电需要更大功率的充电桩,当很多卡车一起充电的时候,对电网产生的压力更大。我现在在研究如何让印度的电力公司和充电服务商尽早开始规划协调,降低电网升级改造的成本。另外,重卡电动化也需要很多的投资,我们还在研究怎么调动金融工具,让这些钱能够到位。


水泥的话呢,它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减排不只是一个用新能源能解决的问题。水泥的原材料含有碳酸钙,我们听到碳这个字应该能猜到它在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就是说只要我们还在用现有的工序生产现在的化学成分的水泥,就会不可避免地在煅烧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所以有很多公司在研究新材料水泥。另外,这个水泥生产的过程又需要很高的温度,大概1450摄氏度,所以需要消耗很多能源。所以简单来说,水泥减排要关注这个过程用的能源,也要关注材料层面上产生的排放。但我觉得有意思的一点是,水泥减排的一个方法其实很直白,可以通过减少使用水泥实现。具体来说是在生产同样的水泥用更少的熟料,就是那个碳排放最高的部分;生产同样的混凝土用更少的水泥;盖楼造高架桥的时候更高效的利用混凝土。这些方法相比其他现在讨论的水泥减排手段,比如碳捕获与封存(CCS),要便宜不少。

6. 志男毕业后一直在「非盈利部门」工作,我想了解一下你在这个领域中最喜欢的部分以及最苦恼的地方在哪里?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如果我在私营企业也工作过也许能回答的更好。最喜欢的部分,我觉得我很高兴自己还是实现了在环境领域工作的愿望,而且看到了自己写的研究报告被各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引用,看到了合作伙伴开始尝试零排放卡车试点,也算是当时高中的时候在课桌上写下的目标弯弯绕绕还是被实现了。


我觉得最苦恼的部分,或者说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部分,在于我作为一个外国人,而且是女性和少数族裔,在美国的职场里需要融入传统意义上鼓励白人男性的职场规则,在非盈利机构也是如此。


6.1. 可不可以和我们聊聊你眼中“传统意义上鼓励白男的职场规则”吗? 


我经常会想到从小被教育在学校,在社会中会被别人喜欢的一些品质或者做法,比如说踏实,谦虚低调,善于忍耐,不要露出太多锋芒,比如说吃亏是福。我在最近两年的工作中逐渐意识到,这些我曾经想让自己能够做到的品质,反而站在职场评价规则的反面。


我觉得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有一些人,而有很大的几率是传统意义上的白人男性,他们会很自然地去要求更高的薪水,去为自己争取有价值的项目,而对于我来说,由于我成长的文化背景,我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才开始慢慢向这些做法靠拢,让自己变得更加直接,更自然地去争取项目也好,升职机会也好。


我一方面看到了自己很大的变化,比如现在有时候甚至会打断别人说话,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能够被听到,之前的我看到现在的自己应该会很惊讶。但是另一方面,我希望自己也能努力让职场的评价体系得到一些改变,尤其是在我们气候变化非盈利组织这个领域。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愿意选择谦虚低调,那我们更加合理化这种行为,而不是在评价中扣上没有领导力的标签


领导力是有很多种形式的,但我觉得现在的工作环境中对它有很单一的解读。还有一个例子是比如我参与的公司组织的沟通技巧的培训,好像都想把我们变成同一种类型的沟通者:自信,侃侃而谈,不要去说“抱歉这个我不知道”或者“我也不是专家”等等。但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去合理化在沟通中说“这个也不是我的专业领域”,这样是没有问题的。更多元化的职场评价标准能为少数族裔,群体,以及女性创造更多的话语权和机会,这在气候变化领域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6.2. 我非常喜欢你刚刚提到的关于“职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以及“对领导力解读单一”的看法。你也提到作为一个华人女性,在工作中遇到“鼓励白男职场规则”的苦恼。在工作外我也想问一下志男,这几年你有没有做过让自己比较苦恼的事情或者错误的决定


我比较后悔本科毕业直接去读研究生。耶鲁的环境学院是一个职业导向型的学院,我入学的时候身边同学平均年龄27-28岁,而我刚刚本科毕业,基本没有环境相关的背景。我当时只知道想学环境,根本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如果工作几年再去读,我可能就会更了解应该选什么课程,参加什么会议,建立什么样的人脉网络,也会对之后的职业选择更有益。


6.3. 现在你也工作了一段时间,如果人生重来可以重新回到耶鲁读书,现在的你会选择哪些课程,对人脉和学习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规划?


我觉得主要是会从被动的一个心态,就是我必须选哪些课,做什么实习才能毕业,到一个主动的心态,我将来想干什么,哪些技能适合在研究生院培养。因为气候领域还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词,具体在工作中大家往往会专注于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

比如说,我想做一个电动车领域的分析师,那我会去想:了解电网对充电的分析很重要、拥有对车辆工程基础的理解会有帮助、学一点环境经济学会帮助理解车辆减排政策设计、然后地理信息系统,就是GIS作图分析、还有基本的统计学知识和工具等等都会是有用的技能。我可能就会围绕这些去做选择。


再比如说,我想从事和社区联系更为紧密的工作,比如说理解一个碳捕获与封存CCS 项目对当地的居民有什么影响,那我可以去选修环境法的课程,或者一些和人类学/社会学交叉的课程,像我选修过一门讲石油开采项目对当地社群影响的课,等等。不过我也觉得做好规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接受不存在那个最优的规划,承认并且拥抱不确定性。

  1. 7. 最后可以请你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行业近期的大事件吗?


我觉得对于不同的细分领域,比如交通,建筑,工业来说都有不同的大事件。我想说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趋势,就是更多的资源应该投入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气候转型的关注比如说我做水泥相关的工作,可以看到未来对于水泥和混凝土消费的增长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印度,东南亚,非洲,拉美等这些区域。卡车和物流行业也是这样,这些区域会经历快速的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对货运需求的增长。当我们谈论气候解决方案的时候,思考哪些是适合这些区域的技术和政策方案,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至关重要。我也是或多或少抱着这样的想法,选择去印度组体验一下,学习怎么在这些区域推广可行的能源转型方案。


The Producer

播客制作人





支持我们

               

如果您喜欢环境中国并愿意慷慨解囊支持我们播客的制作,您可点击文章底部“喜欢作者“按钮支持本集播客。


「Environment China」
环境中国

Environment China is a bilingual podcast featuring conversations with advocates, entrepreneurs, and experts working in the sustainability field in China for both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audiences. So far, we have released 144 episodes already. You can listen to them on Environment China's official website, BEN's WeChat Account, or Google/Apple/Spotify Podcast.


「环境中国」是北京能源网络在2017年成立的中英双语播客栏目,至今已发布144集。在每一期节目中,我们将邀请到中外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研究学者、创新创业者以及行业专家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独到见解和经历。您可在环境中国官网、BEN公众号、以及谷歌/苹果/Spotify播客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北京能源网络
北京能源网络的交流合作对象包括政府、金融、媒体、智库和学界。我们的标志性活动是每月两场的BEER圆桌会谈,每月一次的BEN读书俱乐部和与中国环境领域专家们深度对话的中英双语播客节目Environment China“环境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