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街道辖区,一起因养狗引发的邻里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楼上业主马女士长期被楼下邻居家的狗叫声困扰,便采取不当行为不断对楼下邻居进行骚扰。街道收悉情况后,迅速组织法学会工作站和社区工作人员、执业律师组成调解小组,第一时间介入调解。调解现场,气氛一度紧张。马女士情绪激动地诉说着自己被狗叫声折磨的痛苦,而楼下邻居也感到十分委屈,认为自己养狗并未违反规定。
调解小组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律师向双方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邻里和谐的重要性。经过数小时的耐心劝导和协调,楼下邻居最终同意搬家。同时,马女士也承诺帮助楼下邻居寻找合适房源,并表示不得再以任何形式骚扰楼下狗主人。
工作站成立以来,便不断吸纳律所资源融入街道矛盾纠纷调解体系,通过推动律师团体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使其更加贴近老百姓,为居民群众提供贴心的法律服务。各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纷纷赞叹不已。“自从有专业律师为居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后,社区矛盾纠纷明显减少,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如今, 依托工作站,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在矛盾化解中普法,在法治宣传中推进多元治理,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居民们都形成了一种共识:有法律问题找律师,有纠纷也找律师。
图为:石油路街道法学会工作站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
“企业虽然有自主用工的权利,但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行使。如果不合法地进行裁员、解聘,极易引起群体性劳动仲裁,反而会加重企业的风险成本。知法守法才是长远发展的必须。”在一次“送法进企业”活动中,律师耐心地向企业负责人阐释劳动用工中的法律风险点。
为充分发挥商圈富活力、聚人气的特征优势,以党建、法治赋能商圈发展新活力,工作站整合辖区法治资源,积极探索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街道法律顾问以及辖区会员律所的分类分级长效服务合作机制,为营造良好商圈发展环境凝聚合力。同时,大力推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深入开展,已实地走访企业五十余家,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把握企业和辖区新就业群体所面临的困难。
图为:石油路街道工作站走访辖区企业
此外,工作站还组建法律服务队,对辖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以提高辖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共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12场次,人民调解298件且全部成功,覆盖居民3300余人,普法志愿者达520余人。
同时,依托“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统筹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法律明白人”、法学会会员等力量进网入格解纷争、释疑解惑,探索打造最小调解单元,开展常态化接待。截至目前,先后接待群众1179人次,收集网格问题670个,现场解决答疑1056个,解决群众法律咨询850条。
图为:石油路街道“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活动
石油路街道严格落实《加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 深入开展县(市、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指引》要求,建好用好法学会工作站,让优质的法治资源真正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朋友要跟我借钱,借条应该怎么写?”“我在住院治病期间,公司单方面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关系,我应该如何维权?”“企业申请办理备案时,应当提交哪些资料?”……在石油路派出所的法律服务窗口,每天都有执业律师轮流“坐班”接待辖区群众,他们不仅参与“警调”,还以现场“坐诊”、电话“问诊”、定点“义诊”等多种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问题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
据了解,工作站率先与重庆新隆基律师事务所等8家辖区律师团体会员进行结对签约,充分调动辖区律师会员单位的积极性,为辖区群众、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随后,又组织辖区内 10 个社区与辖区律所签订“一对一”共建协议,借助专业律师的力量解答居民法律咨询,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以及开展法治宣传,并为社区提供法律意见,精准对接社区的法治需求。
据统计,会员律师积极参与达113 人次。他们牵头开展的“薪路同行”行动成效显著,成功调处劳动争议、欠薪纠纷等案件 300 余起,为维权劳动者讨回约 164 万元工资。
发布丨渝中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