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邺城、徽州、长安,这些曾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今已经在历史的大潮中湮没不见。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绝密城市”,突然在戈壁荒漠中出现,但如今却在地图上彻底找不到它的存在。
这座城,就是曾经让14亿中国人有了坚定底气的“404核城”。
从甘肃嘉峪关向西大概1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低窝铺站的铁路站点,这里离玉门关已经很近,在古代时,这里就已经属于西域的范围。
1956年秋,全国各地的知识精英开始汇聚到这里,他们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具体是什么地方,只知道他们要到“玉门站”。
然而,这群在当时可以说是国家顶流知识分子下车之后,却开始在漫天黄沙的戈壁滩开始“生活”。而他们当时所谓的生活,则就是挖“地窝子”、支帐篷。随后就开始建设这座代号为“404”的神秘“城市”。
“404”,全名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四零四厂”,在当时那个特殊的时期,人们习惯性把这里叫做“404厂”,尽管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城。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在朝鲜战场上被我国打得大丢颜面的美国声称要给我们进行一场“核手术”,曾经被我国称为“老大哥”的苏联也因为种种原因不仅撤走了相关专家,而且还带走了几乎全部的对华援助设备以及相关的全部资料。
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毛主席认为要遏止核讹诈,就是要我们自己也有同样的核武器。于是中央作出了顶住压力,自己研发原子弹的决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离开了家乡,走进西北戈壁,以做出“争气弹”为目标汇聚到了一起。
从1957年开始,一座仅仅有4平方公里的小城逐渐在人们的手中拔地而起。虽然以这样规模的面积并不能和人们想象中的城市相比,但是,这座城市中却陆续出现了供人们居住的楼房,还有财政局、土地局、公检法系统、电视台以及高考招生办公室,甚至还有学校、公共交通、公园以及监狱,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城市。
不仅如此,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们,还能够吃上在这座城里自己生产的酱油和醋,夏天时还能吃上自己生产的解暑冰菓。
很难想象,在当时那种工业能力落后、气候环境极差的情况下,这些读书人是怎样用手推、肩扛,最终建设出公路、房屋以及各种生活基础设施。
您以为他们只是在这里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吗?其实这座城市只不过是他们休息以及家人生活的地方,这里只不过是他们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很多老一辈“404人”的记忆里,那里的生活是苦涩的、是干枯的。因为所处戈壁深处,所以每天都要和狂风黄沙打交道,出门时的必备品不仅有纱巾口罩,还有安全帽和遮风镜,因为经常会有拇指大小的石块被狂风吹起。时不时地就会砸在人的头上。
夏天的戈壁滩是酷热的,而冬天则又是非常寒冷的,零下二三十度已经是家常便饭,所以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所必备的生活技能就是一定要“冷暖自知”。
与这些自然天气情况所造成的困难相比,缺水才是对人们真正的考验。因为生活用水都是用火车从祁连山地区一车一车拉回来的,所以成本非常高,以至于在这里生活的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节水秘技”。
至于生活物资,同样也是依赖外界调配和补给,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住民自己种一些耐旱的果蔬,但味道却实在不怎么样,曾经有人说这里结出来的梨“和木头一个味”。
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原本人们所憧憬的那种休息日时“溜娃”、逛街,很快就被狂风和飞舞的沙砾所掩埋,就连动物园里几只勉强“营业”的动物没有多久也都死掉,剩下的几只疯猴子还是近亲结婚的产物,就连游乐场里的游乐设备在风沙侵蚀下老化之后,也再没有增加新的游乐项目。
因为城中一些基础工业设施曾经有苏联人的帮助,所以当中苏交恶时,这里也曾经被苏联当作“重点打击目标”。那一段时间里,原本寂静的夜晚经常会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经常有人会因为白天工作得疲惫而直接睡在防空洞里。
就是在这样枯燥、无趣甚至可以称之为“不适合居住”的城市里,却走出了三代核工业人。
从第一代5万多名404人带着他们的家人走进这一片戈壁开始,他们就已经签下了保密协议,并一直奉行着“为核工业贡献青春、贡献终身”,当他们的终身贡献给国家之后,还贡献上了他们的子子孙孙。
从这座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城市中,这些每天“吃风和沙”的科研人员们,用钢笔和算盘算出了精密的原子反应过程,用最原始的手操机床做出了我国第一个军用核反应堆,保证了我国核弹、氢弹的顺利上马、成功试验。
如果说核弹和氢弹是让中国人挺直脊梁的底气,那么404厂这座小城,则是保证腰杆子的武装带。
当初,周总理指示这里的青年人们“自力更生、因陋就简”,这里才凭空出现了一座城,一座保证中国人底气的城市。1984年,副总理李鹏在视察这里时,评价说“没有这样的404,就没有我国现在的国际地位”。
随着我国在1996年宣布不再进行核试验的声音,404人不得不接受新的工作任务,“404城”也不得不重新迎接它新的使命。
如今的404城,已经转型成为了我国处理核废料的主要基地。原本生活在这里的404人大多迁到了嘉峪关,只留下几千人在城内的工作区域内进行日常工作。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座神秘的城市和当初的那些机密文件一样逐渐解封,“404城”的故事才逐渐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那些曾经默默无名却又承载着辉煌的生活建筑,大多已经年久失修,如垂暮老人一般用自己苍老的声音向慕名而来的人们讲述着它曾经为国家的发展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以及这里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