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奋力续写瀚海华章—— 海西州扎实推进红色资源保护传承

文摘   2024-12-10 17:14   青海  

党员干部在莫河骆驼场接受红色教育。 

红色资源是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在柴达木这片热土上,一代代革命先烈用赤诚与生命铸就了气贯长虹的红色精神,孕育了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如今,这抹生生不息的“红”,已然成为海西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亮丽底色。

从用好红色资源到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海西州立足红色热土优势,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协助配合各有关部门,不断深入保护、挖掘、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成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阵地和生动教材,让红色文脉绵延不绝,凝聚区域发展的文化脊梁,为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海西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海西作为“祖国聚宝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不屈不挠、战天斗地,历经70年的接续奋斗,彻底改变了“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历史,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珍贵红色遗迹、遗址和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形成了分布广泛且独具民族特色的红色历史文化“富矿”,全州现有的31处红色资源中,蕴藏着红色政权建立、巩固、发展、壮大的历史印记、隽永底色、文化传承,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在海西大地,处处可见革命历史遗迹,感受风雨如晦的峥嵘岁月。

既有革命先烈用生命留下的宝贵红色资源,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是关键所在。

今年6月,海西红色政权诞生地纪念浮雕揭幕仪式在乌兰县铜普镇举行。从1949年9月下旬,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决定,组建都兰县人民政府(海西州前身),到海西地区人民民主政权正式建立,乌兰县通过浮雕、文化长廊、宣传栏、雕塑、文化石等形式,生动再现了海西解放前后到红色政权正式诞生的全过程和重要瞬间,详细描绘了建立红色政权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作出的重大贡献,生动展示了如今红色政权诞生地——乌兰县都兰河村及村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着力把海西红色政权诞生地和红色教育资源打造成全州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课堂、各族群众增强爱国情感的重要阵地。

保护,是守好红色底蕴的重要前提。

位于柴达木盆地东沿,茶卡镇以南约18公里处的莫河骆驼场,解放前,曾是茶卡骆驼选育场,主要运输茶卡盐湖的青盐到西宁等地交易。1954年,茶卡骆驼选育场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后演变为今天的柴达木农垦集团莫河骆驼场。

“1951年,577名驼工牵着1300峰骆驼,随十八军西北独立支队进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完成了进军西藏的伟大使命。”走进莫河骆驼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仿佛回到那段峥嵘岁月。经过近70年的发展,莫河骆驼场已从最初的物资运输总队,演变成为集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经济林开发利用、盐湖露天开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乌兰县高度重视莫河骆驼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实物文物、历史照片和英烈故事,着力把红色革命遗址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展示红色遗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莫河骆驼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现展陈各类藏品578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套)、国家二级文物6件(套)、国家三级文物11件(套),国家一般文物6件(套)。

传承中,如何增强红色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讲好红色故事是根本所在。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数万铁道兵由全国各地汇集而来,带着军人的使命,不远千里来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挥洒汗水,磨砺青春,勘测修建青藏铁路,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天峻县老关角隧道1958年开始施工,1962年因政策原因停建,直至1975年再度开工建设,由铁道兵89346、89347部队修建。1982年10月1日正式通车,隧道全长4010米,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为纪念因修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而光荣牺牲在天峻境内的烈士,修建了烈士陵园。天峻烈士陵园现已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缅怀英雄事迹,祭悼烈士英灵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文明活动的重要场地。每到重要节点,天峻县各乡镇、各单位都会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烈士陵园参加主题活动,从而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强化政治教育,筑牢政治忠诚。

为了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近年来,天峻县持续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探索创新红色资源开发、管理、运用一体推进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做好老关角隧道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旅游发展有效结合工作,把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遗产作为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课题。

大柴旦行委的柴旦镇是慕生忠将军修建格尔木至敦煌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工作量骤增,交通量日渐增大。1954年,慕生忠根据彭德怀指示精神,5月向西经敦煌翻越当金山,从柴达木盆地北部到格尔木,察看了柳格段路线。11月由敦煌县政府代雇民工40人,自南疆公路250公里处开始草修,通过当金山,在察尔汗盐湖盐盖上铺路通过,于12月26日通车至格尔木,当时称作敦格公路。大柴旦将军楼于2019年6月4日,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集中展现了慕生忠将军及他所带领的解放军战士开拓祖国内地通往西藏“天路”的感人场景,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在历史时空中焕发的熠熠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精神滋养和信念力量。如今的海西,全州各地以红色纪念馆、红色遗址和文博场馆为依托,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各类资源融合发展,催生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创产品。回望来时路,红色血液始终在柴达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沸腾燃烧。立足当下,不断传承的红色基因正孕育出更加鲜艳的红色花朵。

(来源:海西发布

海西州文化馆
海西州文化馆(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海西州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总面积30476平方米,属海西州地标性建筑,是集培训、非遗传承保护、运动健身、2D(3D)影院及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