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做“一建”事③|郑信渭:不打折扣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绝不突破文明安全底线!

文摘   2024-12-07 10:29   浙江  


 “工贵其久,业贵其专。”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曾鼓励大家:“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浙江一建建企75周年,集团微信公众号特推出【一辈子做一“建”事】专栏,将视线投向在集团各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平凡人,去了解他们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把高远志向转化为生动现实的故事。


1981年入职

一建工作42年


采访对象:郑信渭


昨      天

采访组:郑经理,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郑信渭我是1981年参加工作的,一直在浙江一建第三工程公司工作直到2023年退休。在这四十余年工作中,我参与过杭州卷烟厂、嘉兴行政中心、海宁行政中心、嘉兴会展中心、杭州国大城市广场、杭州地铁七号线等项目的建设,从材料员、质安员到项目经理,始终以公司利益为重,扎根在项目一线。

青年时期的郑信渭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入参与项目的建设,全心全力地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也很荣幸为这些项目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省文明标化工地等荣誉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今      天

采访组:郑经理,能和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项目吗?

郑信渭:我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是在退休前参与的杭州国大城市广场项目。

杭州国大城市广场

这个项目是当时省内最深的深基坑项目之一。施工过程中,其中一个难题就是拔桩和打桩。项目原来的桩深有20多米,普通的工具完全没办法施工,于是我们请来了专业团队用特殊工具进行施工。在打桩过程中施工人员更是要向下打了40多米才入岩,同时由于地质问题,有些桩难以打下去,还要进行补桩才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给当时的施工带来了一些困难。由于是深基坑项目,所以防水也是个大难题。于是,我们在做地连墙时,经过建设单位同意后,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减少钢筋拉筋,以便尽可能地减少渗水。后来,也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是好用的,能够有效减少渗水的概率。

此外,基坑深意味着土方量也大,并且由于项目位于市中心,作业面也很小。为了运土,我们在基坑上架了栈桥,运土车停在栈桥上。一方一方的土从基坑里挖出来装到车上,再一车一车地运出去。当时的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很辛苦,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采访组:郑经理,能否请您和我们聊一聊盐城市公安大数据交通指挥中心项目?


郑信渭我在盐城市公安大数据交通指挥中心项目依然是担任项目经理,主抓项目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情况。

盐城市公安大数据交通指挥中心项目

在工作中,我始终要求项目工作人员在各项施工过程中把临边设施做到位,坚决按照安全标准化手册要求,守好生命线、织好安全网,不打折扣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常态化落实安全文明施工,坚决不搞面对临时检查突击布置的事情。在这样的要求下,盐城市公安大数据交通指挥中心项目的安全文明标化做得还是不错的。

我不仅是对盐城项目要求严格,在以往参与过的项目当中,我也始终对项目安全文明管理进行严格要求,都是按照当时的相关规范进行落实的。因为文明安全是底线,坚决不能突破这个底线!


明      天

采访组:郑经理,您对一建以及一建青年未来发展有什么寄语吗?


郑信渭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安全,而做好项目质量安全管理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要深入现场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我希望,新一代的一建人能够多学习,再进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打造更多更好的经典建筑。同时,也希望浙江一建各项数据指标能够越来越好,年年创新高,实现更好地发展。

郑信渭(右)与项目青年正在检查项目


本期视频航拍部分素材来源: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俞元坤



王少卿:我想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永远做一建的“王师傅”

许伟民:勤勉敬业、守牢家底,为集团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浙江一建
关注浙江一建集团,了解一建发展动态,宣传优秀企业文化,掌握行业发展资讯,集聚传播国企改革发展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