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良民
场记:吉宝
场外小调查
(1)你出柜了吗?
向朋友出柜了 21票 39%
向同事出柜了 14票 25%
向父母或亲戚出柜了 15票 27%
深柜 5票 9%
(2)第一次出柜顺利吗?
挺顺利,有比较好的接受度 15票 50%
不顺利,关系闹僵 4票 13%
不好说 11票 37%
看来大多数伙伴都向身边的人出柜了,自我认同良好,值得肯定。小部分伙伴可能因为时机不成熟、周边环境包容程度等不确定因素还没出柜,不着急,慢慢来,生活的选择也不止一个。从出柜后周围的态度看,半数的伙伴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反馈,其余得到的则是模棱和消极的态度。
主持人良民: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分享第一次出柜的经历,我们先来玩一个接龙游戏,请大家说出已经公开出柜的名人。
小伙伴依次参与:“张克莎,中国第一个变性人”“金星”“张国荣”“白先勇”“李银河”“戳爷,还有骚姆哈哈”“好妹妹乐队”“英国跳水队的戴利”……
良民:那么我们先请最先没有接上龙的伙伴来分享自己第一次出柜的经历吧。
A:前两年高中时期,我有一个喜欢的男生,然后我就去找他的女生同桌,故意认识她,和她做朋友,让她成为了我和那个男生的沟通桥梁,也可以说是僚机吗哈哈哈,总是就是创造各种条件去接触那个男生,女生同桌也很自然地知道了,并且也比较乐意帮我。
众:“听起来好有校园青春的气息啊”“那个女生居然没有觉得你在跟她抢男人吗哈哈哈”
A:当时就是没想太多,就去这样做了,然后现在的话,亲密的朋友大都告知知晓了。
B:第一次也是高中,因为和同学有看耽美小说的共同爱好,所以就顺势出柜了,也挺顺利的。后来大学也和室友出柜,在英语课上的讲台演讲展示也提到过。自己很认同出柜这个行为,因为可以得到筛选后的社交人际圈。
C:和朋友相处,自然而然地就出柜了。和家里是前两年的某个寒假,在饭桌上和我老妈说了,她表现(接受)得很平静,有点出乎我所料。当时我就觉是时候该说了,但现在反而觉得其实有点早。我自己总结了适用于我向家里出柜条件——1.物质、经济上的独立,有工作能赚钱。2.精神上的独立,脱离原生家庭,开始个人生活。3.成熟的恋爱关系,有稳定的对象。三个条件满足任意两个就会有最起码得底气吧。
D:我的第一次出柜是在14岁左右,发短信给父亲说的。父亲是一个敦厚的人,没有表现出生气,但他回复的话也表现出很不能接受的样子。第二次,和母亲出柜成熟了许多,话术有技巧,也有一个会来事的男朋友,母亲还认他做干儿子。疏导之后逐渐接受事实,相对放松了许多。现在和家里关系很好,有话可以聊很久。
E:我也是高中的时候,电话和直男表白,最后当了朋友。后来向玩得好的朋友出柜。我觉得出柜的话,点对点是很好的选择,对方是个体而非群体。而你出柜的对象也要分情况来看,直男朋友、直女朋友、性少数朋友、家庭……运用到的言语会不一样。
F:我目前还没有出柜。某次和姐姐微信聊天无意间谈到,面对她动机性的试探,我没有明确回复,我觉得做自己就挺好。
主持人良民:感谢大家的分享。除了难忘的第一次出柜经历,我们还听到了有伙伴考虑了适当的出柜条件;出柜对象的分类应对;非求助、非混乱、非暴力沟通出柜的话术选择;出柜后的相处模式、“家庭柜”的共同面对等等……畅想“同性恋历史”,我们可以把出柜类比成:语言交流的切换、不同国家、民族的人的触碰和见面。在出柜态度上,言行、生活、交友也有相互影响。出柜,让自己更真实、更放松,或许也是自我认同的重要一步。说不敢说的话,让感觉变得更自由。
爱白小贴士
(1)出柜是一个过程而非最终结果。自己和某人的关系“到位了”,我们愿意用“真我”去和他继续交往,延伸真我的范围,这也是对自己人际关系重新塑造的过程,“自发”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2)出柜需要做好周全认真的铺垫工作。评估关系、权衡影响,准备常见问题的科学回答,梳理自己的故事,自然、真挚,让出柜成为一次坦诚的沟通。
(3)出柜后的持续沟通和交往也很重要。面对对方的存疑,需要创造机会重复信息,传达出坚定、自信和良好的自我认同。
下期沙龙将于7月20日,在小龙茶楼开启!小小辩论赛,主题——同志应该有怎样的形象?
无法参与线下沙龙的朋友们,也可以收听我们的同志情感电台啦!" 彩虹路上,给你爱的答案。"
#315特别节目# 如何避免一次假面基 | 给你想听的性教育
我有一把“娘娘枪” | 与直人的二三事 | 同志社群服务的直男
2017电台盘点(上)(下) | 交友软件奇遇记(上)(下)
我们的性与爱系列
拉拉与Gay系列
关于出柜、友谊与生活方式
关于恋爱、亲密关系
关于性与健康
关于同志生活的疑问
想成为我们的志愿者
欢迎留言后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