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胖叮
场记:吉宝
嘉宾:小Y
热烈欢迎爱白资深主持人胖叮回归!(终于~~)
本期沙龙为特别加场——认识性少数群体中的少数群体。我们邀请到了一位跨性别伙伴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过往经历和心路历程,增进彼此的了解。
自我介绍
嘉宾小Y:大家时间长了会发现,在成都的跨女(圈)基本上就是我~我算是个律师,但是我从来不开庭,原因是身份证性别是男(法庭形象问题)我自己赚钱的职业是——二手数码贩子。
谈到我自己的性别身份,我一般会这样介绍自己——跨性别女性/非二元性别。我不想做性别手术,这是我在做了很多努力之后决定的。因为我不属于典型跨性别,不太想做一个“女的”,东亚环境下她包含了太多的压迫。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我想当一个“人形三观粉碎机”哈哈哈~(指和朋友相谈甚欢时拿出自己的男性身份证让在座的各位震惊一下)这也是一个打破恐跨的方式。
我有伴侣,不过我们属于开放式类型的关系。然后我自己是个泛性恋,也偏智性恋。
关于我自己的介绍差不多就是这样,你可以把我当成一个跨性别女性,或者,我的人称代词就是“she”
小贴士:不清楚对方该如何称呼时,可以弱化性别,比如“朋友你好”“ta”“they”等
主持人胖叮:说到这里,想问问大家,当你们听到“跨性别”这个词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G:第一反应是不接受这件事情。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都是有两性划分的,从幼儿园上厕所开始。如果不做手术的话,那上厕所怎么办?卫生间在现下是个很大的问题啊。不过后来经过一些影视作品,以及今天见到真正的人,感觉好像和同性恋一样,没什么差别。
嘉宾小Y:没有人想到金星吗哈哈哈~之所以金星能成为代表人物,是因为这个社会一定要接受她,在跨性别之前,她就有一大串闪光的标签(有钱、军职、舞蹈家……)
G:还想到,男跨女还是女跨男。
嘉宾小Y:yep或者我们再说一个比较宽泛的,非二元。跨性别旗帜的粉白蓝——白色就是非二元性别(蓝色是男生的传统颜色,粉色是女生的传统颜色)
知识点:指派性别——小孩出生,医生指着ta的生殖器说,这是一个男孩/女孩。
指派性别与生理性别的不同——间性人(出生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的生殖器)的客观存在。(在中国,间性人在18岁的时候有一次选择自己性别的权利,可以选择以男性或者女性的身份在中国的框架下生活)、
在社群意义上,间性人与跨性别群体属于同一社群(面临选择自己“性别身份”的问题)经历构建性别认同的过程
嘉宾小Y:跨性别并不只是要实现男跨女或者女跨男,在性别转换手术可以实行之后,跨性别群体运动仍然存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让更多人在不做手术的情况下获得更改自己的性别的权利,或者以一种舒适的“中间状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这也是跨性别运动的一个方向。
知识点:一些“污名化代称”,通过群体可见度增加、经过词语迭代,污名化程度减小甚至消失。例如——男娘。
标签在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快速定位。但解决最基本问题之后,这个标签会变成一个笼子,一定程度禁锢自己。所以,去标签化,在早期使命完成后,需要打破,成为自己。
科普:cross dresser——异装、伪娘、女装大佬,做自己,自我构建角色,个人价值需求(个人喜好)但不认同自己是女性,生理性别与自我表达的差异。
drag queen——变装皇后,夸张妆容、艺术范畴,社会批判,身份状态,有社群属性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运动功能(权利发声) 艺术不与性取向高度绑定
主持人胖叮:可能跨性别群体的范畴和边界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广。因为我们所有的讨论都建立在二元社会规范建构上。
嘉宾小Y:讲讲我自己的故事吧。以前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刻板的跨性别女性,我认为我要去做手术,要去找个男朋友。但是我发现有一个矛盾点,就是我能喜欢女生。这是我要去删除的记忆吗?
后来逐渐发现并不是,接受自己是泛性恋。再后来我又发现,我和女生谈恋爱的时候我都不想和她们做爱,但是反过来,我只想和男生做爱,不想和他们谈恋爱。所以最后我发现自己是一个性爱分离的人。接受自己性取向的多元和家庭观念、配偶观念上的多元。
关于性向,不需要强加一个理由,我舒服、我想、我喜欢,不需要理由。(例子:存在不吃辣、不喜欢折耳根的四川人,不需要理由,非强求)
小贴士:认同的构建最重要的不是“我是什么”,而是“我不是什么”。对于跨性别者来说,他们的认同最重要的是“我不是男性或女性”。例如:男同性恋中的“姐妹文化”,作为一种工具,与刻板直男印象划分界限。
主持人胖叮:好的,刚刚我们拓展了关于“认同”的话题,那么回到跨性别伙伴,所面临的困境有哪些呢?我了解到,很大跨性别伙伴在“跨”的过程,年龄相对偏小。
S:我补充一下,因为我做早期儿童性教育工作,局研究文献,孩子在6岁左右就已经拥有初步性别刻板印象,能够感知到自己的生理性别,并且接受社会规训所赋予到的社会性别,然后进行综合表征(相对被动的一个过程)但ta当发现自己的性别认同与社会他人强加的性别属性不一致时,ta做了一些遵从于内心真实想法,这时就会被部分所谓的群体作为异类进行攻击,我们会把它叫做校园欺凌或霸凌。
这个部分无论是对于跨性别群体还是同性恋的孩子来说会存在。尤其是小学阶段甚至到初高中愈演愈烈,很大一部分的成因在于性别刻板印象。
嘉宾小Y:我自己在小学六年级到初一初二这个节点上,意识到强烈的性别不一致,我会喜欢所有女生可能会喜欢的东西,会抵触身体第二性征发育。接触到早期国内的一些网站(关于变性人)和激素药,开始服用(暂无明显变化,起到安慰剂的心理作用)时间到了高中,父母发现了,就和我聊,其实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性别意识,只是希望我未来过好,先把学业完成。
这期间我可意避免看到我自己,削弱自己外表带来的性别认知,代偿性发展理想男性的兴趣爱好,比如踢足球、各种体育运动,当时的想法就是试一试,后来发现对我没有用,但是时间就这么顺利地过去了。
当我的性别焦虑再爆发的时候,已经是大三了。这个时候简中互联网对于跨性别的概念就比之前丰富了,我就知道该找哪些医生、该如何聊我的困惑、该用哪些药、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性别过渡。这个时候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和父母出柜的过程难免会吵架,但还是达成了一些有限共识。再早的时候如果他们给我一笔钱去做手术,当时的我几乎是一定的,但现在回过头来,有一笔钱给我做选择的话,我可能不会做这个手术了,因为我意识到手术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所以我说,性别观念随着年龄和经历变化发展。
主持人胖叮:如果遇到18岁之前求助相关问题的孩子,我们可以提供情绪上的支持与陪伴,缓解ta的性别焦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与支持,但不要给到直接且明确的建议。
跨性别群体的未来和展望
阶段性目标——顺利渡过青春期,避免家庭暴力和校园欺凌,完成学业;尽可能实习性别表达、和身边人完成和解、增长社交能力;然后就是希望药物治疗和手术能够降低门槛,提供用药方面的知道;其次关于“沉底”跨性别群体想要完全抹除原有的性别痕迹,像各种证件的更改,现在很有难度。
能被看见,是少数群体共同的核心诉求;
活出自我,是每个人内心的美好追求。
下期沙龙将于5月18日,主题:异地,原来与我想的不一样,不见不散!
无法参与线下沙龙的朋友们,也可以收听我们的同志情感电台啦!" 彩虹路上,给你爱的答案。"
#315特别节目# 如何避免一次假面基 | 给你想听的性教育
我有一把“娘娘枪” | 与直人的二三事 | 同志社群服务的直男
2017电台盘点(上)(下) | 交友软件奇遇记(上)(下)
我们的性与爱系列
拉拉与Gay系列
关于出柜、友谊与生活方式
关于恋爱、亲密关系
关于性与健康
关于同志生活的疑问
想成为我们的志愿者
欢迎留言后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