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关注文末留言
原标题
孙氏溯源:山东博山孙氏家族
来源 孙氏宗亲群
博山区,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北部,淄博市南部,南与沂源县接壤,西南接莱芜市,西北与章丘市交界,东部和北部与淄川区毗邻。
博山区名胜古迹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组成部分——齐长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颜文姜祠、碧霞元君行宫、玉皇宫、范公祠,凤凰山等。博山区有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名城,中国泵业名城,中国琉璃之乡,中国鲁菜名城,陶琉古镇,焦裕禄故里,华夏孝乡,中国鲁菜发源地,中国鲁菜烹饪之乡,中国鲁菜烹饪文化教育基地,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区,中国有机农业示范区,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10月22日,被授予“山东省森林城市”称号。
博山古称颜神,因孝妇颜文姜而得名。
博山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其一,博山全境皆山,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
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区名。
博山颜山孙氏始祖孙克让,洪武三年(1370)由直隶枣强迁至青州府城东南隅,后迁居益都西乡颜神镇。
三世孙富,贵,荣,华。孙贵逃难至乐安广饶三岔,孙荣、孙华逃难至乐安博兴王文庄。
四世孙金、孙玉迁至颜神镇城南北门。
六世孙延寿,延龄,延福。孙延寿(1548-1625)以经营琉璃致富。
博山颜山孙氏族谱序文:按万姑统谱,孙氏乃周文王第八子康叔(之后)。(康叔)被封(为)卫(国)惠武公,(其孙孙曾耳为卫(国)上卿,因以为氏。粤自秦汉唐宋元坠绪茫茫矣。考前明洪武三年由北直正定府枣强县上林村思贡、克让两祖奉命迁发。思贡始迁青州府乐安县,继迁莱州府昌邑县城西北五里许道照庄,生恕。恕生祯、祥、裕、禧,分四支。克让祖迁青州府东南隅,继迁颜神镇(今称博山是也),生岳柱、童儿、卢儿三人。岳柱、卢儿失考。童儿生子四人 富、贵、荣、华。富居本处,生子二人金、玉。金玉分南门、北门。至七世霁、震二祖,分前宅后宅。贵于成化时(1464-1483)迁居乐安县城里生增。增生子二人鼎 、鼐。鼎生子二人尚明、尚显,又迁城北六十里三岔庄。尚明生子五人儒仁、儒义、儒智、儒信、儒忠。尚贤生子一人儒礼。兄弟排行六人,分六支。鼐生子一人宽。宽于明正德时迁居沂州府兰山县城东五里许九曲店村,生英、豪、雄、杰分四支。荣于成化时迁居博兴县城北十八里崇德庄。荣生子一人基。基生子一人岭。岭生子三人尚质、尚璞、丹丹。(丹丹)出赘城北灶户李家庄,生子三人合浦、敬福、敬选。合浦继续李姓。敬福、敬选二祖归宗,分二支。尚质祖生子四人倬、佑、仟、佐;尚璞生子二人朋、修,共分六支。佑祖长子三才,明末时徙居城东南乡四十里兴和庄-古李家庄(今改孙家庄是也)。华祖亦在博兴县东北乡王文庄,另有谱,族繁不减三岔。水夺乎源,人本乎祖。宗派失序久矣。心恻。幸有吾族尚礼兄慨然以续族谱为己任,编字二十,周尔复始,务求昭穆,次第分明,不惮烦劳,登阖族之门,详为考稽,谆嘱荣祖支派委任与余已数年矣今岁戊午,特谱世系,以示云仍,勿敢失坠,亦吾门之福也。夫谨为志。嘉庆三年岁在戊午(1798年)正月二十四日十三世孙连奎谨识。
博山北关孙氏属颜山孙氏一脉。
博山颜神孙氏家族尊虎祖为颜神镇始祖,其家谱称为《颜神孙氏家谱》。颜神孙氏家谱辈分排序 :佩世志文(从第十世定),思其永良(从乾隆三十一年定),会集荣昌,乐善毓承(从道光二十七年定)。二十六世起定三十二字辈:宽明光宪,敬慎敦纯,恪守贻则,允懐谦中,克自树立,以绍先惪,懋修竣业,丕振家声(公元一九五四年岁次甲午清和月朔旦定)。
博山夏家庄迁到博山大街孙家胡同孙氏字辈:安,聿,天,万。
博山区白塔镇大庄村孙氏般阳孙氏(现在博山大庄)代表人物孙光辉,孙升,孙之獬。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孙家大庄,百分之九十九是孙姓。祖林在淄博市博山区大庄村,建设保存的很好,是淄博市文物保护景点,每逢清明,十月初一,很多孙氏家族去祭祖。般阳孙氏行辈用字如下:11允 12聿 13洵 14爰 15覃 16惟 17凝 18即 19肈 20启 21丰 22宁23崇 24振 25方 26成 27令 28绪 29延 30绍 31代 32遇 33文 34明 35诗 36书 37礼 38义 39仁 40德 41昌 42宏。
村里人名,孙之獬,字龙拂(音bì),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大庄村(原属淄川县)人,约生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卒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享年56岁。他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馆试第一,升任翰林院检讨。不久回家奔父丧,期满除服后,升任翰林院侍讲。天启七年(1627年),受命典试顺天乡试,后因争毁《要典》削籍归乡。入清后,原职任用,升任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官至招抚江西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总兵金声桓弹劾孙之獬擅加副将高进库、刘一鹏总兵衔,被清廷夺职,再次致仕回籍。顺治四年(1647年)山东人谢迁与丁可泽攻破州县,入淄川,杀其全家,诸孙从死者七人。
博山芦家台孙氏(祖系博山乐疃村、原属颜神孝感社)光绪年间家谱,相传与颜山孙氏是一系。从迁徙路线看基本一致,芦家台孙氏家谱的谱文表述:”枣强而迁乐安,不知几世復迁益都之孝水乡(孝妇乡)孙家峪(孙家峪今属莱芜苗山镇、),兄弟五人讳子荣、子贵、子玉,其他二祖名号无闻。“其表述与颜山孙氏九世祖孙廷铨36岁(顺治四年)时,为叔父”景昌写的祭文“先祖由益都府城东南隅迁孝妇乡,历世未有显者,以故谱牒不详,数传而始祖为富。到孙廷铨53岁(康熙4年),为父亲(孙元昌卒于康熙4年12月18日)撰写的祭文还称”不知先祖谁何迁“·颜神孝感社”的表述非常相似。两家孙氏与颜神白马张氏还是姻亲,孙嘉猷的三女嫁张暁,张暁的弟弟张标的女儿嫁孙元昌(孙廷铨的父亲)。
一世:孙子荣, 二世:孙珂 , 三世:孙龙、孙虎(失考), 四世:孙谦、孙讃。孙谦、孙讃在般阳谱系是二世族人。
孙氏家族为博山文化的传承,为中国琉璃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