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黄土地计划”坚持至今第19年,2500余名浙大学生赴各地县乡基层政务实习和创新创业调研实践,其中许多学员受此影响,选择在毕业后服务基层、服务中西部、服务国家。2024年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共组织350余名学员奔赴浙江省十四个区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基层实践。
7月30日,在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阮俊华老师的带领下,23名浙大学子来到建德,开展2024年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建德市基层暑期社会实践。来自浙江大学11个院系的23名本硕博同学分别在寿昌、乾潭、航头三个乡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基层实践。
一个月以来,同学们在建功立德之城锤炼成长,将双脚扎进泥土中,将调研写在田野村镇。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用图文形式留存了在建德的所思所悟,双手执笔,写下对青创之城的理解;脚步不停,丈量了富美乡村的轨迹。以下是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建德团王齐珊同学的心得感悟。
引言
作为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并于暑假前往杭州市建德市航头镇人民政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该计划已持续19年,旨在鼓励浙大学子深入基层,了解县乡政务,培养服务基层、服务国家的意识。2024年,黄土地计划共组织了350余名学员,奔赴浙江省十四个区县开展基层实践,我也作为其中的一员,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航头镇的旅程。
实习工作:脚踏实地,上下求索
在航头镇的实习过程中,我的主要工作包括文案撰写、系统信息申报统计与村镇实地交流。作为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了政府部门的文案撰写工作,主要负责起草各类官方文件、撰写通知和活动总结、协助整理政府工作简报等。同时,我参与了系统信息的申报与统计工作,这一工作主要是对航头镇各村镇的基本信息、居民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报。
通过实习,我将汉语言专业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文案写作不仅考验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求对政策文件的准确理解。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我也熟悉了基层政府的数据管理流程,对政府信息化建设有了初步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实地调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周末的闲暇时间,建德团的成员也积极参与了航头镇组织的调研活动,前往多个村镇和乡村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这些调研不仅让我有机会深入乡村,亲身感受农村的真实面貌,还能与当地的村支书、乡村企业家等基层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了解了各个村镇在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和基层治理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他们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在调研中,我看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也感受到了基层干部和企业家为推动乡村振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从村支书那里,我了解到基层治理工作的复杂性,他们不仅要协调村民利益,还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开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而乡村企业家则通过创新创业,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努力让我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基层干部的辛勤工作和企业家的开拓精神。
这些调研活动使我对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我深刻意识到,农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多方的协作。乡村振兴既要有政策的引导,更要有来自基层的实践和探索。这次调研让我对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
结语
此次实习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亲身参与基层政务和乡村调研,我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这次经历让我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投身于基层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更好地服务基层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会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基层工作的多样性。毕业后,我希望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简介
王齐珊,浙江大学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24年“黄土地计划”建德团成员。
图文 | 王齐珊
排版 | 王齐珊
一审 | 金若熙
二审 | 王万成、向湘琳
三审 | 张楠、李华勇
马佳妮:感恩彩虹人生 点亮梦想的七彩光芒
朱庆凯:风、彩虹与萤火虫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