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城北后关路与海龙路交会的繁华地段,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缝补天团”。衣服拉链掉了、牛仔裤子破了、衬衫袖口长了……只要顾客上门倾诉“烦恼”,叔叔阿姨们便会麻利地接好针线、扯起布料,将缝纫机踩得飞快,三下五除二让衣服“焕发新生”。
在过去,“缝补天团”成员们分散在城市高楼的各个角落里,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找。近年来,城北地区将城市更新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紧密结合,在繁华地段设置相对集中的便民网点,统一了摊位样式、修补位置,维修人员电话等信息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深受周边居民好评。
寻常日子的烟火味儿
就藏在这一针一线的勾画中
对市民来说
“缝缝补补”不仅省时便捷
还能降低生活成本、带来“获得感”;
对摊主来说
这更是一种凭手艺吃饭的就业选择
许多人还拓展了
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等业务
大家都说
“这样的‘生活圈’,圈出了‘便利’
圈出了‘品质’、圈出了‘幸福’。”
放眼全市,便民生活圈里不只有“缝缝补补”。盐都区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契机,加强商业体系建设,促进神州路、海洋路等商业街区提档升级;射阳县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完善提升体育公园、口袋公园、城市书房等公共空间建设,让高能级现代城市与高品质田园乡村美美与共;盐南高新区创造性提出幼儿园和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无缝衔接,有效解决幼老转换难题……2024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建成便民生活圈53个,服务社区居民81.6万人,带动就业超2.19万人。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点多面广、涉及主体多,必须集聚更多资金、人才和技术。《盐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进来,对便民生活圈进行更加科学系统的规划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管理,让居民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为民服务“优”无止境。“我们将以创新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便民生活圈总体布局,进一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贡献更大力量。”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说。
记者:殷俊杰 实习生 汪雨竹
编辑:刘志红 倪蕊 韩昕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