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中秋夜,那一声叹息是谁发出的?

文摘   文化   2024-09-17 21:58   广东  

书中第七十回过后,贾府的繁华一日不如一日,待发生了抄检大观园的事件后,园中更是日益冷清。

到了第七十五回时,府里的财务状况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常常是入不敷出,就连做饭都得看人下米,限定分量来做了。

比如抄检后第二天,尤氏去看到贾母,贾母留尤氏吃饭,结果贾母吃的是红稻米粥,而尤氏吃的却是下人吃的白粳米饭。

贾母骂她们不懂规矩,鸳鸯解释,“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 贾府真是外头看着热闹繁荣,其实里面已是一个空壳子。

转眼中秋,贾母喜好热闹,让全家整整齐齐的聚在一起吃饭取乐。

可是凤姐和李纨都病了,李纨不在尤可,凤姐不在,虽然人数众多,贾母还是觉得冷冷清清的,看着月亮倍感凄凉。

她勉强让大家行令说笑话热闹些。结果行令抽中的人竟然是贾政和贾赦,这两人何曾会说笑话,讲出的都是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冷笑话,大家听了只得强颜欢笑。

纵然家族败落近在眼前,宁府里贾珍依然过着糜烂的生活,日日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一应不少,甚至还找娈童来亵玩。

中秋之夜,他照常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玩得忘乎所以。就在大家换盏更酌之际,传来一声叹息。

原文这样描写:

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叱咤,问:“谁在里?”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

尤氏道:“必是墙外边家里人也未可知。”贾珍道:“胡说。这墙四面皆无下人的房子,况且那边又紧靠着祠堂,焉得有人。”

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

这声叹息究竟是谁发出的?是墙外的人吗,还是祠堂内的祖先?贾珍吓得酒醒了大半。

其实这叹息不是祖先显灵,也不是外人所发。这根本就是贾珍,或者每个人自己心底的悲叹。

那时他们都喝得迷醉了,半梦半醒之间,恍惚想起了家业的衰败,家族的兴旺不再,而由内心生出的叹息。

白日里,他们都纸醉金迷,抓住最后的奢华。而喝得半醉了,内在的愧疚感才释放了出来,他们也知道贾府要败了,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了,所以忍不住感叹。

也许每个人并没有真正发出声音,可是他们的内心已经在警醒,他们都听到了来自心底的提醒。

那一边,贾母在赏月听笛声,同样伤感难解。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

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坠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

为什么热闹的中秋之夜,众人如此寂寞凄凉,而贾母还禁不住落泪?

这说明大家都体会到了家族即将衰败的气息。贾母嫁到贾府几十年,经历了四代同堂的繁华与兴旺,如今家族荣华不再,她难免伤感。

尤氏见贾母忧伤过度,从不说笑话的她也要讲个笑话给贾母解闷。

贾母勉强笑道:“这样更好,快说来我听。”尤氏乃说道:“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叭。”

尤氏尚未讲完,贾母已朦胧睡去,是真睡是假睡?

也许贾母只是不忍再听,这笑话太残酷,句句都是暗示世上没有圆满之事,处处都有残缺。

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作者在暗示贾府的未来。

不管是甄府还是贾府,他们的命运都是相似的。甄府已然被抄了,贾府还能走多远。

所有的繁华不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终究会走向幻灭。正如所有的生命都是起起伏伏的。

这是贾府被抄家前最后一次家人团聚的中秋之夜,表面看似繁华,实则满目苍凉。

这一晚,贾母看见悲凉的月色,引发内心的担忧而流泪。

这一晚,贾珍被自己的内心惊醒,恍然听到内心深处的长叹。

这一晚,湘云、黛玉两个寄人篱下的青春少女,吟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绝唱。


如玉公子世无双
喜欢看书和看剧,透过文字与画面,与您一起体验不同视觉下的人生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