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地理枢纽》

文摘   2023-06-01 12:41   上海  

作者简介

 哈尔福德·约翰·麦金德是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他本来是地理学家,后来也介入政治理论与经济学。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两篇文章虽然都不很长,影响却广泛而深远,特别是后者,我们就以它作为书名。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在1887年1月份宣读,立即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把英国的地理教学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奠定了今日英国地理学的思想基础。这篇论文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历史的地理枢纽》于1904年1月份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则影响到世界政治。八十年代初,一个美国人把此文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十六种书并列,称为“十六本改变世界”的“巨著”。

文章精华

欧亚大陆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要舞台,也可以称为世界岛,而世界岛的腹心地区,则是整个世界的枢纽。谁控制了这个地理枢纽,谁就有可能控制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有可能控制整个世界。

一、世界文明是一个整体,本质是发生在世界岛上的势力更替

欧亚大陆和撒哈拉大沙漠北部的埃及等区域加在一起,构成了绝大多数人类文明兴衰更替的主要舞台,这个区域就是地理和历史学上著名的世界岛。几乎所有的古文明都发生在这个北大洋环绕的大岛上,比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古中国、希腊等等,无一例外。

而欧洲的历史,跟亚洲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没有亚洲就没有欧洲文明。甚至欧洲各个民族的形成,也跟亚洲人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体现在入侵和防御上。欧洲在历史上其实是比较悲剧的,从公元4世纪开始,欧洲的历史几乎就相当于亚洲的侵略史。

在两千多年里,一波又一波的游牧民族从东欧草原蜂拥而至,入侵欧洲腹心,欧洲诸国疲于奔命,但是因为政治、宗教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办法团结起来抵抗。就这样,一系列从亚洲兴起的骑马民族,穿过乌拉尔山和里海之间的广阔空隙,踏过俄罗斯南部开阔的原野,取得了欧洲半岛中心的匈牙利。由于对抗的需要,欧洲人在这个通道周围形成了一个个伟大的民族,俄罗斯人、日耳曼人、法兰西人都是这个阶段的产物。

经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研究梳理,作者发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结论,这些入侵欧洲的亚洲民族居然来自同一个地方,而且似乎只要这个地方崛起一个强大的势力,就会造成席卷整个世界岛的狂澜。这个地方的最前端就是中东,作者专门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做历史的地理枢纽,也叫做世界岛的心脏地区。



二、世界岛的心脏地区

想象你站在整个欧亚大陆的上空,俯视着这个世界岛,你会看到很神奇的一幕: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开始,一直到达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然后一路往西直达莫斯科,这一大片地区会形成一条巨大的骑兵通道,在这个通道内没有崇山峻岭,也没有大河海洋,几乎全部都是草原和荒漠。这就意味着,从现在的蒙古国骑马出发,只要带好补给,就能一路直奔莫斯科,著名的成吉思汗远征部队当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到了莫斯科以后就停止了吗?并没有,到了莫斯科以后,真正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开始:从莫斯科转道往南,面前就是乌克兰平原,转道往西就是波兰,继续往南则是中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天险阻挡。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沿着这条路出发,曾经三次兵临罗马城下。

只要在这个区域崛起一个大势力,那么欧洲就会毫无例外地被蹂躏一遍。所以说,这个区域对于欧洲来说就像一把抵在腰间的匕首,天然拥有巨大的军事战略优势。作者在形容这种情况的时候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他说:来自于心脏地带的压力,就像一把铁锤,一次次地敲打在欧洲身上。



三、陆权与海权之争

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岛是典型的陆权主导。骑马民族因为机动力优越,天生具有巨大的战略优势,所以欧洲和中国腹地多次被游牧民族攻陷。但是工业革命和大航海以后,游牧民族失去了机动优势,海权.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枢纽地区一度失去了战略优势。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也就是电气革命以后,内燃机的发展空前迅速,从而带动了铁路和火车的飞速发展,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失去的机动优势,找到了复兴的可能性。如果在这么一片广袤的区域铺满铁轨,然后再加上让全世界垂涎的资源,将会造就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陆权霸主。

纳粹德国当时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因为当时的海面已经被大英帝国彻底掌控,完全失去了分庭抗礼的可能,只能另辟蹊径,在陆权上做文章。这个枢纽地区天然拥有巨大的地理优势,如果再利用钢铁洪流的机动力,成功整合蕴含的资源,那么世界将为之颤抖。纳粹德国是第一次尝试,苏联是第二次尝试,虽然最终都宣告失败,但是这种尝试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都不会消亡。陆权和海权之争,还将继续下去。




金句


1.谁控制了枢纽地区,谁就能控制东欧;谁控制"了东欧,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全世界。

2.地质学观察现在,以便解释过去;而地理学则观察过去,以便解释现在。

3.欧亚大陆和撒哈拉大沙漠北部的埃及等区域加在一起, 就构成了绝大多数人类文明兴衰更替的主要舞台,这个区域就是地理和历史学上著名的世界岛。几乎所有的古文明,都发生在这个北大洋环绕的大岛上。

4.对于世界岛的心脏地区来说,火车的出现可谓是"瞌睡了送枕头”,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后失去的机动优势找到了复兴的可能性。

5.苏联解体以后,枢纽地区重新沉寂,恢复到了地广人稀的历史状态,鲜有新闻,也很少有人注意,就像一头暂时沉睡的猛兽。

精彩书评

读《历史的地理枢纽》

《历史的地理枢纽》,作者: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尔福德 麦金德爵士;译者:林尔蔚,陈江;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9

      此本书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一本小册子。除了吉尔伯特(E W Gilbert)所做的序之外,只有哈 麦金德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是在1887年1月宣读,《历史的地理枢纽》是在1904年1月份宣读。前者所讨论的问题与哈特向在《地理学的性质》中对作为一门学科的地理学的分析讨论有很多一致的东西,这能让我在回顾这学期历史地理学课程的同时,产生许多共鸣;后者属于政治地理学的范畴,其所提到的心脏地带,以及对心脏地带国家的潜能和局限在当今政治形势下的分析,在本人看来,足以构成一篇类似于本雅明瓦尔特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以及《摄影小史》等文一样的神作。

   ——————————————————————————————

神作背后的一点八卦
      麦金德爵士的《历史的地理枢纽》是在大英帝国积极向外扩张、殖民的局势下写就而成的,这篇文章甚至对一个月后的日俄战争进行了预判。回望这篇文章,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总结到,麦金德爵士是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念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是他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心脏地带”的论点。但,有趣的事情在于,这篇文章并没有收到英国当局的重视,而是受到了德国纳粹地理学家豪斯霍费尔的赞赏,并在德国得到了认真的研究,在那里成为地缘政治学学者的一种基本思想。

     
既是学者,也是社会活动家
      值得铭记的是,1886年,麦金德被选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并在1932-1936年担任这个学会的副主席;并且,由于麦金德爵士多年的努力,牛津大学在1899年创立了地理系,麦金德即担任了这个机构的主任。

      由于其对世界政治局势的研究,从1900年初涉政坛到1931年,麦金德担任了英国驻南俄高级专员,皇家发明专利委员会委员,帝国航运委员会主席,枢密院顾问,以及帝国经济委员会主席,领域颇广。

——————————————————————————————
     第一篇文章《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地理学的性质》一样,最为核心的内容在于定义的下达,在麦金德看来,地理学是分布的科学,这与哈特向在《地理学的性质》中所表达的“地理学是作为方志科学的地理学”本质上是一样的;在地理学的特色这个问题的回答上,麦金德认为,地理学的特色在于“探索地理位置的影响,即当地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影响”,这里实质上还是在强调“区位”在地理学科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职能上来说,地理学探索的是人类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在对待科学内部的细分科目上,他力主将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结合起来,打破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附庸地位(前者是地质学的附庸,后者是历史学的附庸),并强调了前者的基础性。毫无疑问,这是在学科被分割在许多狭隘的专门学科的时候,对学科统一所做的努力,因为正像作者所说“知识归根结底是一个整体”,在笔者看来,极端的“专门化”必然导致人们对各个专门化学科之间关系的探寻,这种本能的反应,使得地理学的存在更有价值,因为地理学一座能够跨过自然科学和人类之间鸿沟的桥梁,这又让我联想到了哈特向在《地理学性质》的一书中所强调的一句话”地理学与其他的许多学科在横截面上交叉,但并不包含这些学科“。因为相比于探寻构成要素的来源,地理学更重视的是各个构成要素的关联,它所做的是围绕着主线的连续的论证。

     很容易看出,作者在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中的重大问题上所持有的倾向,麦金德提出”惯性力“这一说法,即人是习惯的奴隶,从而从侧面强调了环境的支配作用。


    《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神作,总的来说,将世界视为整体,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在此分析的框架之下,突出强调俄国新近扩张对世界的极端重要性。这里概述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从方法论的层面来说,《历史的地理枢纽》完全可以视作作者在前一篇文章《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中对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综合研究所给出的一个实际案例,这种分析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又天然的借助了历史学的翅膀,就像文中所说,“地理学必须研究历史以便证实他所提出的关系,”由此,大体勾画了自然区位与世界政治力量变迁的关联史。

     其分析逻辑按时空划分,大体如下:
 之前的欧洲:在外来野蛮人,主要是亚洲骑马民族的压力下,实现的是隶属于亚洲的文明,并且由于骑马民族的机动性,欧洲文明的形成不是在专制之下的,而是健康的,是强有力的。
1500-1900:哥伦布时代,即所谓的几乎没有抵抗的欧洲扩张时代
1900-至今:全球:世界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经济与政治强烈共振。
                  欧洲:西欧国家占有较小领土;俄国占有半个大陆的广阔地域,这是基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所实现的夸张,值得一提的是,居住在这一心脏地带的骑马民族在历史上间或多次的入侵大陆上的边缘国家。

     哥伦布时代,即所谓的大航海时代,新兴崛起的海洋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显现了对以往由居住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骑马民族所代表的大陆文明的优势所在,它的政治效果是把欧亚关系颠倒过来,在欧洲(文中用欧洲,窃以为应该用西欧更妥帖)以外,又出现了更多的欧洲,欧洲的经验不断被复制,从而实现了对欧亚强国海上包围。这是比较显眼,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史上浓墨重彩的地方。
     另一方面,俄国从心脏地带出发,不断的向西,向南扩张,形成了陆地上的帝国。在笔者看来,最有趣的类比莫过于作者将欧洲西部向海洋、大陆的夸张视为罗马-条顿人的精神延续,而俄国的夸张则是希腊-斯拉夫人的精神延续。所以这场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对阵完全可以看做希腊罗马之间对抗的延续。
     双方都在较劲,海上强国依托运河和蒸汽机,而大陆强国则在更大意义上依托铁路。传统的欧亚心脏地带因为有铁路的沟通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对海上运输货物的拒绝将有可能切断海上强国的生命线。

     现在需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心脏地带”?通俗一点讲就是占有主动权的一方,细致说来,它既有优势,又有局限,优势在于,它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具有机动性,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劣势则在于其本身力量的难以长久维持。就好像中国古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一般,有着广阔的影响,是力量延伸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败,却时常“易主”,容易造势,却难以维持。而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欧亚大陆的中心,这里有一小块沙漠,总的来说,是草原,生长在这里的是欧亚的骑马民族。

     在回答上面问题的前提之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基于亚欧心脏地带的欧亚大陆强国在影响力上比海上强国更甚,由此,更具有主导世界局势大权的能力,即便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从书本价值的判断上来说,毫无疑问,由于“各个时代的社会运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相同的自然特征进行的。”故作者后文中对于各国争霸所提出的建议作为阶段性的分析实则不如“心脏地带”的提出让人大快朵颐,这才是值得铭记、反复推敲的东西。
   
     总而言之,本书回答了两个问题:1 什么是地理学 2地理学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而他力图维护和追求的是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地位和广阔前景。

——————————————————————————————
题外话:如果将”心脏地带“看做是一个预言

        苏联的建立和苏联的解体真是一个绝妙的案例,短暂获取的世界霸权顷刻间化为乌有,除了领导人能力的局限,多少还有点宿命论的色彩,而这种宿命,是相对稳定的地理特征赋予的。




《历史的地理枢纽》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引言

麦金德

1861.2.15生于林肯郡

1874 埃普索姆学院

1880 牛津大学,自然科学和近代史双学位,任学生会主席

1885-86 巡回全国宣讲“新地理学”

1887 牛津大学地理学教席,直到1905

1889 牛津大学地理学创系主任

1903-1908 兼任伦敦政经学院院长

1910-1922 卡姆拉基选区议员

1919-1920 英国驻南俄高级专员

1932-1936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副主席

1947.3.6 去世

《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 1887.1.31 宣读

年仅26岁

《历史的地理枢纽》 1904.1.25宣读

△ 墨卡托(Mercator)投影;摩尔威德(Mollweide)投影

1919 扩编为《民主的理想与现实》(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一书

——对纳粹地理学家豪斯霍费尔产生重大影响

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

地理学:它的主要职能是探索人类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局部发生变化 的环境中的相互作用。

两种因素:1)变化着的环境 2)变化着的人类社会

前者由自然地理学提供

和三个临近学科的关系:

地表结构的影响【地质学】

气候的影响【气象学】

一个地区能够给人类工业提供产品的影响【经济学】

伦敦:(p.37)

如果这座城市一方面通陆路、另一方面又通水路的话,就更显出他的重要性,泰晤士河河口与斯凯尔特河河口的位置,甚至包含着更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互相联系着的伦敦与安特卫普两个大城市的生长,也决定了英国大部分的大陆政策。因此,许多原因就是这样合力维持了伦敦的伟大。这是一件要注意的事实,它是伦敦从古到今不断发展的秘密。一个特定地理特征的重要性随着人类文明的程度而发生变化,依靠某一有利自然条件的城市可能在任何时候衰落下来。

政治区划的问题:

两种划分方法——天然的和专断的

在没有陆地的情况下,地球是由三个同心的球体所构成的: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两种巨大的世界性力量将发挥作用:太阳的热量;地球的自转

此外会出现第三种力量:地轴对于轨道面的倾斜和地球绕太阳的旋转

第四种力量:地球轨道的椭圆率和地轴偏斜的长期变化

两个概念:

“一种环境”:一个自然区,自然区的面积越小,全区内同一性或近似同一性的条件的数量就越大。

“一个团体”是指有着某些共同特征的一群人,团体越小,共同特征的数量就越大。

任何地方的政治问题,都将以对自然特征考察的结果而定;对于人口稠密的集团,需要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一定的人口密度,对于文明的发展似乎是必须的。

其次,相对未经扰动的地层通常可以构成广阔平原的基础,而广阔的平原似乎特别有利于一个种族(如俄国人和中国人)的发展。

还有,动物、植物和矿产的分布,对决定当地文明的特征大有影响。

现代征服者包括两种人:“陆狼”和“海狼”

——印度,形成了东西两个首府:德里、加尔各答

历史的地理枢纽

哥伦布时代:欧洲是在基本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行扩张,而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则被圈在一个狭窄的地区内,并受到外部的野蛮世界的威胁。

哥伦布以后的时代:我们不得不再一次与封闭的政治制度打交道。每一种社会力量的爆发,不会自周围的某个不为人知的空间和野蛮的混乱中消失,而是在地球遥远的另一边引起强烈的反响。

——很可能,对这种事实的某些意识,就会使全世界的所有政治家,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领土扩张转移到比较生动的斗争上来。

唯一能算作历史的是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种族的历史。

形成与仅仅是一群有人性的动物相对立的国家的各种观念,通常是在共同苦难的压力和抵抗外来入侵的共同需要下才被接受的:

英格兰的观念,是由丹麦和诺曼征服者打入赫普塔克人的头脑中的;等等

正是在外来野蛮人的压力下,欧洲才实现它的文明。

因此,在非常真实的意义上说,欧洲文明是反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的结果。

由于大陆腹地干燥,因此,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集中在旧大陆的边缘比较小的各个地区内。

欧亚大陆的核心虽然点缀着一块块沙漠,但整个说来是一个草原地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即使通常并不丰美的牧场。

蒙古帝国:旧大陆所有定居的边缘地带,先后都感觉到了来自草原的机动力量的扩张势力。

△ 五海地区: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波斯海

心脏地带:亚欧大陆中部的广袤草原

边缘地区:东、南、西三面呈新月形环抱心脏地带的临海地区

——形成四大区域:中国,印度,阿拉伯,西欧

游牧阶段的文明:心脏地带的匈奴、突厥、蒙古

河流阶段的文明:长江上的中国,恒河上的印度,幼发拉底河上的巴比伦,尼罗河上的埃及

海洋阶段的文明:希腊,罗马

枢纽地区:过去靠马,现在靠铁路

当前阶段的特征

枢纽地区:俄罗斯

内新月地区: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印度、中国

外新月地区: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



某一新的力量代替俄国对这片内陆地区的控制,将不会降低这一枢纽位置的意义。

例如,假如中国被日本组织起来去推翻俄国,并征服它的领土的话,那时就会因为它们将面临海洋的优越地位和把巨大的大陆资源加到一起——这是占有枢纽地区的俄国人现在还没有到手的有利条件——构成对自由世界威胁的黄祸。



一次课程作业

一、内容概述

通过对于世界历史的梳理,麦金德希望借《历史的地理枢纽》和《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两本书反映出“世界历史中某些原因的地理公式”,即国际政治中的地理公式/模型。经过层层递进式的分析,麦金德最终提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两本书的历史背景,《历史》一书写于1904年1月,麦金德试图利用全球战略观念分析当时的世界政治力量。在此前的1902年初,英国与日本结成同盟,而就在1904年的2月,日俄战争爆发,因而此时恰好处在英国恐俄的时期。《民主》一书则出版于1919年,此时一战刚刚结束,德国的威胁仍在身边,因而本书将视角从此前的俄国转移至德国,十分忧虑地提出,德国一旦取代俄国掌握东欧的实际控制权,则会对西欧造成深重的灾难。

二、结构及内容梳理

《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麦金德提出了“枢纽——内新月地区——外新月地区”三阶层的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纳入了对机动性的考虑,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枢纽地区的民族/国家凭借地理优势往往和周边地区民族/国家相比占有优势,但是机动性的不同则会对优势程度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

①新大陆发现之前,动力以马、骆驼为主,位于边缘地带的国家被限制在狭窄的边缘区域中,一直受到来自枢纽地区的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威胁,凭借自然离地的优势,游牧民族得以扩展自己的版图②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航海技术和海上交通日趋发达,拥有强大海上力量的国家得以从后方包抄,对陆上强国构成一定威胁,进而拓展陆上版图,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枢纽地区的优势。③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俄国等位于枢纽地区的重要国家,通过建设横贯大陆的铁路提高机动性,抵消了海上强国舰船的机动性,雄厚的自然资源资本,因而具备了更强的扩张能力,对海上强国构成极大的威胁。

麦金德借此分析了当时的国际政治状况并提出政策建议:枢纽国家俄国与周边的国家关系不对等,企图向欧亚大陆边缘扩张并利用大陆资源建立舰队,以建立起世界帝国(俄德联盟)。为组织这种趋势,法国和海上强国联盟,外部的海军可以从桥头堡去支持陆上部队以迫使俄国的联盟也部署陆上部队,从而阻止他们集中全力去建立舰队,同时利用南美洲分散注意力,以保证欧洲的安全。

三、总结反思:权力的转移

《历史》中,枢纽地区的威胁指代俄国,《民主》中,心脏地带开始由德国掌握。《历史》的重点是“枢纽地区”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并认为该地区国家的变化并不影响其自身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也不会因为海上强国的出现而消失。《民主》进一步补充了这种威胁论。认为英国凭靠其海军力量“建立了以殖民地、种植园、补给站和保护国组成的海外帝国”,但是这种霸权地位正在受到来自德国的威胁。这种转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国际政治局势,俄国的地位由德国取代,俄国此时正在受到布尔什维主义的影响,内部出现混乱,因而难以企及外部的争霸;德国则展露出巨大的野心,也在一战中扮演了邪恶的角色。

②英国自身实力:英国此时在麦金德看来,处于“偏畸”的状态之下,工业的发展伴随的是农业的衰落;市场饥饿只能以海上力量回敬,即以军事力量维护市场,德国当时的迅速发展是组织的胜利,是战略的、“手段和方法”的精神状态的胜利。英国则由于民主国家的原因,大多数人站在偏畸的一边,难以高瞻远瞩。这很难不被认为是麦金德的“居安思危”,但是是否能在客观上佐证英国地位的相对下降还有待数据的支持。

③修昔底德陷阱:当一个新的大国崛起之时,必然会对现存大国以及大国主导的秩序产生挑战,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此时的英国长期处于对自由主义光荣传统的自满情绪之中,自身的地位在短时间内受到威胁,因而十分提防德国。


心灵导游手册
修行,就是把本应在漫长文明发展中逐渐出现的问题浓缩到短暂岁月中,凡是自为地加速了生命进化过程的人,都可以称为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