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人性模型——九类性格的动力模型

文摘   2023-05-27 12:09   上海  

内容提要:深刻揭示了性格类型的动力原理。


根据“新大五”有九种性格类型,其中创造型是其它各型的综合、协调状态:

临机型计划型的分类反映了性格的适应性,其两维结构是当动力性活动水平较为适度时,反馈性较低为临机型,反馈性较高则为计划型。


意识系统结构的反馈性越低,个体与环境建立联系以补偿反馈性的需要就越强烈,具体表现为性格因素中的开放性,应对环境时需要更多的临场反馈。

紧密度较高时,意识系统的确定性则高,内部的大量反馈对意向势力向环境的顺畅传递具有迟滞效果,并形成一种“通过缓减与环境的关系来降低过高的紧密度”的倾向。


临机型与计划型的区分取决于整体的反馈性活动水平,而具体径路的反馈性水平可能在某些事务处理上表现出与整体相反的人格特征。

临机型的反馈机制较为薄弱,意向势力穿透意识通道时的验证程序比较简单,表现为行为模式的唤醒阈限低。

比如在视觉观察过程中,计划型的反馈机制更活跃,因而形成更稳固的定势。(比如更明显的螺旋后效:人注视一个转动中的螺旋,一定时间后,螺旋停止转动,这时会看到螺旋向相反方向转动。也许能够作为“适应性”的一种量化指标。)


主动型被动型的分类反映的是性格的反应性,其两维结构是当反馈性较为适度时,动力性较高为主动型,动力性较低则为被动型。

主动型性格具有较低的反应性,外界刺激不容易影响既定取向,对应“场独立性”;被动型性格的反应性较高,对应“场依存性”。


如果计划型同时具有坚强稳定的内部整合动力,活跃的反馈就不容易对自我边界构成压力,反而形成强硬严厉、注重现实、目标坚定、行动坚决的特点(事实上就是强势型)。如果由于早年成长的缺陷,未能形成有力的自我认同(动力性),活跃的反馈将造成谨小慎微、多疑、过于纠缠细节、细腻忠诚等特点(事实上就是思考型)。

如果临机型的内部整合动力不够,则表现为懦弱、得过且过、低调宽容等(事实上就是随和型)。反之,如果拥有足够稳定的整合动力,则表现为冲劲、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但同时有稳定的内在诉求、富有感染力、有时可能过于自我中心忽略他人感受,(事实上就是行动型)。


行动型具有高适应性、低反应性的特点,表现为在因应环境变化迅速作出调整的同时能坚持既定目标。

反之,思考型的行为特征是不容易改变行为习惯但可能调整目标。


随和型强势型的两维结构是比较平衡的,随和型是两个活动水平都较低,强势型则较高。

当动力性和反馈性的活动水平都较低时,表现得既容易对外部引导作出反应,又容易启动各种行为通道。

平衡线的两边区分也两种动力传递风格:一种是动力性高于反馈性,内部能量倾向快速传递,外显行动,称为外向性格;一种是反馈性高于动力性,心理能量在内部的传递更复杂,延迟了外显表达,行为内敛,这就是内向性格

因为第1、3区的内外倾向互相抵消,我们通常说的外向就是第4区(行动型),内向则是第2区(思考型)。


“外向性格追求刺激,内向性格回避刺激”的说法是否正确?

要知道,“反馈”的本质是环境(包括内外部环境)对主体行为的“确认”,是自我确认的必经途径。对于反馈机制不活跃的外向性格来说,就需要更多的环境刺激来产生足够的自我确认资粮,加上主动性共同作用,表现为“追求刺激”;而对于内向性格,过多的外部刺激就可能成为外界环境对自我边界的挤压和侵蚀,加上被动性共同作用,就表现为“回避刺激”。

当然,本质上内向外向性格都需要刺激,只是对外部刺激强度的耐受幅度不同罢了。


创造型的两维结构是两维活动水平适度、平衡,表现为四对相对性格类型都处于协调状态,因而具备对环境最恰当的适应性,这就是创造力的本质


从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到各型性格通过自为调整来改善性格的可能。

比如:思考型可以通过学习提升了内部动力的整合水平和降低反馈性,而在很多方面表现为特别擅长谋略的创造型。



心灵导游手册
修行,就是把本应在漫长文明发展中逐渐出现的问题浓缩到短暂岁月中,凡是自为地加速了生命进化过程的人,都可以称为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