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明确框效应所框定的是“处境”。
资料:
Victor S.Johnston的《情感之源》第八章中,描述了一项由特夫斯基(Tversky)和凯尼曼(Kahneman)分别提出的研究。
假设国家爆发一种疾病,预计将死亡600人,有两个经科学评估的方案可供选择。如果选A方案,将有200人得救;如果选B方案,有1/3的可能性全部得救,2/3的可能600人中无一幸免。
当要求参与者对方案进行选择,72%的人选择A,28%的人选择冒险策略B。
如果把指导语换为:“如果执行A方案,400人将死去,执行B方案,有1/3的可能性所有人都活下来,2/3的可能性600人都将死去。”这时,78%的参与者选择方案B,22%的人选择方案A。
这种选择的逆转,被称为“框效应”。
对这一现象最初的解释是:
当问题框在“拯救生命”时,参与者们反对冒险,而当框在“失去生命”时,他们就转变为冒险主义策略。
《情感之源》作者约翰斯顿从“快乐基调”作出更深层次的解释:
拯救生命的表述方式激发抉择者的正相情感,而丧失生命的表述方式则产生负的快乐基调。在否定框架条件下,挽救所有人的即使是微弱的希望,也具有足够强大的正快乐基调,它超过负快乐基调而成为最能被接受的后果。因此,当人们处于负快乐基调的体验时,会作出高度冒险的抉择。
约翰斯顿还通过一个更为简洁的问题,来说明这个模式:
假设一只动物,必须在两块地中选择一块作为自己聊以为生的领地。在这两块地中,一块很小,但却始终保持恒定数量的食物,另一块可供给食物的平均数量与第一块相同,但不稳定,波动幅度大。如果这只动物不是很饿,那么选择第一块地是有适应性的;如果它正在挨饿,那么它会冒险地选择第二块地。在强烈的负快乐基调(饥饿难熬)条件下,它宁可冒险,因为仅仅是对冒险结局的期待就足以产生正快乐基调。
这些解释都很合情合理,但说服力还远远不够,可以根据本书的情绪理论模型作出更具体的解释:
首先区分两种框定表述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不同的。
前一种表述引起的主要情绪是针对“有利”的激动、期待,框在了“生”,这时人们倾向于“锁定利益”;
后一种表述引起的主要情绪构成是针对“有害”的恐惧、忧虑,框在了“死”,这时人们倾向于“摆脱确定性后果”。
在约翰斯顿提出的“地块选择”问题中,并没有预设的描述来作出“框定”,这时,由当前处境来发挥类似作用。
当动物处于饱足时,类似于框在“生”,其行为倾向是“希望保持”,寻求可以确保的利益;
当动物处于饥饿时,类似于框在“死”,其行为倾向是“急于摆脱”,需求张力高涨,伴随风险的高收益更能迎合这种倾向。
不同的处境,产生不同的行为倾向,而不同的预期后果迎合不同的处境需要。这就是处境的“框定”效果。
人处在“丰足”处境时,其“框定”效果是引起“确保既有的”倾向,对“可能的损失”无法忍受;
当处于“匮乏”处境,其“框定”效果是“摆脱损失”,对“确定的损失”更难以忍受。
王晓天(南达科他大学)的“群体大小对抉择倾向的影响”的研究为这一解释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随着群体越小,人们的关系越亲密,对于确定性的负相后果越难以容忍,所以,当群体足够小(数人),不论如何“框定”,冒险是压倒一切的选择。
这个原理还可以解释,当要告诉人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为何先坏后好更易让人接受。因为先说的坏消息,实际上就是一个“匮乏框定”,紧跟的好消息正好迎合了高涨的需求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