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揭示了“对环境灵活适应”与“目标专注”两种气质相矛盾的根源。
五因素模型(大五):
外向性、宜人性、认真严谨性、情绪稳定性、经历的开放性。
这是受到最广泛认同的人格定量衡量标准,但却是基于经验描述的,缺少理论的支撑,在精神系统两维结构的基础上有“新大五”:
适应性、反应性、外显性、功利性、均衡性。
再来看看意识系统两个维度在具体心理行为中的内涵:
本质上,反馈性维度反映的是“意识径路结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动力性维度所反映的“意识径路结构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性”。
这里的适应性和反应性,体现在具体行为特征(性格)上,分别是“临机处置——有计划”和“主动——被动”。
从图中可见,低反馈性结构的“临机”性格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当然,如果横向比较不同个体的适应能力,意识系统反馈性的活动水平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可能具体反馈方式(知识、训练等)的区别更加重要。
“临机、计划” 只是揭示反馈机制的活跃程度,并不涉及反馈机制的具体特性,反映的是应环境变化而迅速调整行为方式的响应速度,而不是这种调整的现实功利效能。高反馈性的意识系统,面对环境刺激会有更丰富的内部响应,外部响应就慢,在这里,我们把更迅速的外部响应定义为“适应性”。(注:这是心理学意义的“适应性”,并非现实生活功利的“适应性”。)
另一种响应是“反应性”,由“主动、被动”界定,反映的是因应环境制约而调整目标的响应速度,同样,也跟这种调整的现实效能无关。很显然,对于高动力性的意识系统,因为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内部能量,有更高的阈限来承受环境制约的冲击,表现的反应性就低,反过来说,就是更能维持既有的目标取向,这就是“主动”的本义。
每个人的意识系统边缘区域都有一定数量的零散通道,这些通道与主体通道的关联不太紧密,因此不受主体指向的严格监察,能轻易把一部分无法贯通意识主体结构的深层意向势力吸引过来。
这种“分流”是人类正常精神活动所必需的。在面对新的挑战、必须寻求新的宣泄通道时,正是这些零散通道提供了灵活尝试的基础。当然,那些被验证可行的宣泄(零散)通道将被纳入主体结构。
另外,这种“分流”,事实上限制了深层整合所能达到的势力水平。这就是“对环境灵活适应”与“目标专注”两种气质相矛盾的根源,因为“灵活”意味着有更多的分流,而“专注”要求集中更多的势力。
精神系统的正常活动必然具有适度的适应性和反应性,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