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脚上第一次长东西,是在2017年。快到年底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左脚大拇趾上长了一个黑黑的、硬硬的肿块,按上去有一点点痛。还在读小学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告诉了妈妈。妈妈看了一眼就说,这是“鸡眼”。于是,我就自行买了鸡眼膏来贴。贴了大半个月,“鸡眼”没消失,倒是脚趾头红了一圈。
突然有一天,爸爸突发奇想,用“鸡眼盒”里配的小刀割了一下我的脚趾(风险行为,不要模仿)。那天晚上,我在客厅鬼哭狼嚎。然而割完后,患处仍没有好转,于是我接着贴鸡眼膏。一个月后我去北京玩时,发现患处的死皮全掉光了,露出了白嫩的皮肤。
2021年左右,我脚趾上再次出现了一个类似的凸起。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我依旧选择用鸡眼贴“伺候”,每天晚上清理死皮,再换药。这样过了一个月左右,脚趾皮肤又变得光亮起来。
我以为,大拇趾的“灾难史”已经结束了,“鸡眼”的故事也可以就此告一段落。哪想得到,此后还有许多波折。
“要是再不治,容易扩散得到处都是”
2022年的一天,已经很久没关注左脚的我突然发现,左脚大拇趾上长了两个“凸起的死皮”似的东西。由于它不是很碍着走路,我也就没放在心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贴鸡眼膏。情况虽没好转,但我也放手不管了。
到了2023年,我发现像这样的东西左脚大拇趾上长了5个,脚掌处还有1个。因为不太碍事,我仍以为这是普通鸡眼,依然摆烂不管。直到2024年的暑假,一天洗完澡后,我发现左脚大拇趾上,竟然密密麻麻长了有十几个“鸡眼”。
我一下子觉得不太对劲儿,赶紧上网在线问诊。线上问诊的医生初步诊断为跖疣,建议我不要自行用药,最好去医院看看,很可能需要激光或冷冻治疗;还让我不要拖着,不然会越长越多。于是,我一面谢过医生,一面立刻挂了附近医院的号。
第二天,来到医院皮肤科,我脱下袜子给医生看。
医生看后,第一句话就是:“怎么不早点来?”
左脚大拇趾上,已然长了一片“鸡眼”丨作者供图
一旁的妈妈接话:“她上高中平时住校,也没跟我说。我还以为是鸡眼……”
“这是跖疣啊!”医生无奈苦笑道,“这个疣体还挺大的,建议冷冻治疗。要是再不治,容易扩散得到处都是。”
听到这话,我整个人都愣住了。虽然那时还不知道冷冻治疗是啥,但当我一进诊室,看到旁边床的一位弟弟被护士用棉签按着脚、痛得不停“嘶嘶”吸气时,就大抵明白了——那钢罐还在不断往外冒白气呢!
经过一番检查后,我也坐到了凳子上,看着医生拿起了液氮喷壶。随着阵阵白气袭来,我的左脚传来针扎般的疼痛,不过还可以忍受。喷过一回后,需要复温,然后再喷一回;一共三轮,我都一声不吭地忍下来了。
医生夸我厉害。唉!作为一个前花泳运动员,这点小苦,倒也算不了什么。冷冻治疗后,我休息了半小时,就屁颠屁颠地回家了。
红的、黄的、紫的,我的脚趾像一枚红提子
冷冻治疗的原理是用液氮冻伤局部皮肤,使病变部位坏死。治疗过后,冻伤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起泡等反应。
我没想到,水泡才是痛苦的开始。当晚,我左脚脚趾就起了一个大水泡,面积几乎覆盖全趾,鼓成半球型;脚掌上的水泡则小得多。因为患处很疼,我丧失了走路能力,不得不把脚架高来减轻疼痛。睡觉时,也只能用书把脚架高了睡。
之后两天,疼痛的感觉没第一天晚上那么强烈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习惯了。但我仍然需要将左脚架高才舒服,一旦下垂,就会疼得发抖。脚趾上的大水泡一半黄而透明,一半紫而充血,像枚红提子。由于一直要架高,我的左膝盖都被“压直”了,洗澡时都蹲不下去。
脚上的水泡肿胀得像一枚红提子丨pixabay
为了加快康复,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跖疣是HP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与足部长期受到压力或摩擦、免疫力低下、接触不卫生环境等都有一定关系。唉!或许是因为期末考前一周没有好好吃饭,导致免疫力下降,给了病毒可乘之机,让它们借机壮大。
术后第3天,水泡依然很大,充血的情况也没有改善,因此我决定去医院,看能否让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将这个最大的水泡切开,毕竟自行弄破有感染的风险。
医生看过后说,水泡充血胀得难受正常。于是,一位护士用碘伏消毒之后,用小刀划开了大水泡。划开时并不痛,一时间红的、黄的,各色液体全流纱布上了。挤液体的时候有点痛,但能忍。护士用碘伏再次消毒后,又搽了点药,最后裹上纱布,就让我回去了。医生只开了一支莫匹罗星软膏,嘱咐一天搽一次,洗澡时尽量不能沾水。
我可高兴了。虽然伤口有些痛,但比割开之前胀胀的感觉舒服多了。而且医生说,比起等待大水泡自己吸收,切开后一般恢复得快一些。
虽然我的左脚脚趾还是十分“美丽”(呕),但已经没那么痛了。切开水泡后的第一天,我已经能跳来跳去地上厕所了,还可以翘二郎腿。水泡破了后,还会时常流出又红又黄的液体——左脚“随地大小便”,只能由脚主人来收拾。
历时1月的恢复期:久违了,光滑的大脚趾!
冷冻治疗后一周,小水泡被吸收到只剩小小一点了;大脚趾也出现了死皮脱落的现象,肿胀感基本消失。
冷冻后10天,小水泡只剩下了硬硬的痂,出现了脐凹,有点像“新月形沙丘”;大水泡上覆盖了一层半透明的角质,如同玻璃板一样,可以透过它看见下面的疣体。
到了第14天,病变并没有彻底痊愈——大水泡又破了,流出了半黄半红的液体,滴到木地板上,立刻就凝固成小胶片似的薄片。不过打那以后,水泡就瘪了,像漏气的气球。
再之后,大水泡的皮慢慢变硬了,像死皮;水泡中的液体也渐渐减少了。术后21天,大水泡周围的皮肤开始“起皮”。术后23天,小水泡也“起皮”了。我剪去小水泡上覆盖着的死皮,发现原来痂是长在“旧”皮肤上的,脱落之后,便露出了光嫩的新皮肤。
恢复期中,拇趾上的痂开始脱落丨作者供图
术后27天,大水泡已经翘起了很大的一“角”,于是我用指甲钳和消毒过的剪刀稍微修剪了下——感天动地,好久不见,光滑的大脚趾皮!
啊!总算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也就不再多“啰嗦”了。虽然我大半个暑假一直宅在家里,有点儿可惜,但还来得及抓住暑假的小尾巴,出去溜一圈儿。
在这里,我还是想给大家提个醒:如果脚上或身上“长了东西”,或者有什么地方不舒服,一定要及时检查、及时治疗。还有就是,无论多忙,都要记得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多锻炼,多放松。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另一个TA也有类似的经历,请点击这里了解TA的故事和医生点评。
作者:秋弦的小灰机
编辑:顾容与、黎小球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