裆——武术术语,指人体两大腿内侧交界处,即耻骨联合与尾骨之间的部位。
象是自行车轮胎充气时内胎贴向外胎的太极拳的“束肋下气”,会引起髋骨的两侧由内向外侧张开而向前裹合的感觉,两腿之间的裆后部也会有张开来的感觉,就象是裆部变圆了。这就是所谓的“将裆撑圆”或称为“圆裆”。
“圆裆”是“气沉丹田”之“气”沉到脚从而使得站立沉稳、劲力传递顺遂的必需条件之一。“圆裆”又称“开裆”,是几乎所有中华武术各拳种共同的要领。必须指出“圆裆”或“开裆”不等于“开膝”。圆裆主要是指会阴部位有宽敞的感觉,与两膝、两大腿是否张开没有关系。正如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太极拳势卷一·第一势》中所说的“两大腿根要开,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不会开裆者腿虽岔开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顾留馨先生在《太极拳研究》等书中总结当时一些太极拳家对“圆裆”的认识这样写道:“会阴部位(位于两便之间)称作裆……两胯撑开,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裆自然能圆(即使两膝微向外叉开而两大股外往里合,胯根撑开……);会阴处虚虚上提,使这部分皮肤有不使下荡的意思,这样裆自然能虚。裆的虚圆协调能使两髋关节撑开,旋转圆活。”这就是说做到了圆裆,在放松的前提下,左右开立步型的两腿膝是既向两侧外撑使小腿竖直又微微向前内旋的,这被称为“两腿相合”,这就象是骑着马用两小腿的胫骨面夹马肚子。
如果这种步型两脚尖都是外撇的,两膝尖就偏于朝向前方而与脚尖的方向不一致。而如前后开立、后脚尖外撇的弓步步型,则后脚膝尖也是偏于朝向前方而与脚尖方向不一致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说后脚尖外撇之弓步的后膝尖要与后脚尖同向,显然这样的步型是尖裆而不可能是圆档的,因而是一种错误的步型。圆档的左右开立步型必定两腹股沟都有内缩的感觉,前后开立的步型则前脚的腹股沟内缩。做到了“圆裆”,腰曲似乎感觉变得直了,臀部向两侧张开又向前内旋卷拢,这种体态被称为“裹臀”。所以“圆裆”必然“裹臀”。圆裆之臀部后方(屁股)下横的臀纹沟会有如小半个屁股坐在高凳子上那样的挤压感,如果不是圆裆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圆裆的效果是使股骨头在髋关节中移向侧外方,因而髋关节间隙变大达到松胯﹙松髋关节﹚,有利于胯的灵活和沉着。松胯需要膝的自然放松似乎微屈,这种膝微屈在外形上没有明显表现;而如果膝往后挺直要做到松胯那是困难的。虽然圆裆可以使得站立如扎地般的沉稳而能够抵抗住他人破坏其平衡的推按,但这不是太极拳圆裆的目的,太极拳圆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沉着和胯的转动灵活。
与圆裆相反的是尖裆,“尖裆”外形上就是“开膝”,就是使两膝朝向的角度变大,“尖裆”其裆部必然是夹紧没有放松的。“尖裆”的左右开立步型包括马步,如两脚尖朝向外侧,两膝尖就均与脚尖同向。而后脚尖外撇弓步的“尖裆”,后膝尖也与后脚尖朝向一致。自我鉴别是圆裆还是尖裆,当左右开立步时可以去摸一下屁股缝,圆裆时由于臀部肌肉向两侧分开前裹,会阴部就有宽敞感,屁股必张开而屁股缝较浅;而尖裆时由于臀后肌肉相互合拢,会阴后部必然有夹紧感,屁股缝必然闭合较深。对于圆裆的正弓步,后腿之臀部和大腿根后部有明显的夹角形成,即其臀纹沟形成的缝较深,左右两屁股后面的形状相差不多甚至几乎一致;而尖裆正弓步的前腿屁股竖而后腿屁股斜,后腿臀部和大腿根后部之间是没有明显夹角形成的,在腰部髂嵴处则往往出现了凹陷形成了突臀,也就是突屁股。现代武术界有不少人都误将“尖裆”当作了“圆裆”。尖裆对于全身放松、气沉丹田、胯的灵活转动都有妨碍,是太极拳学练所必须要避免克服的。
“把裆撑圆”必须“束肋下气”,而“下气”又有赖于“把裆撑圆”,就是说“下气”和“把裆撑圆”相互也是离不开的;“束肋下气把裆撑”是太极拳对于由头至胯形体方面的重要要领。
太极拳的“把裆撑圆”虽然表现在“裆”,其实是“胯”的内在动作。因此,“把裆撑圆”与“胯”的关系十分密切。“胯”是中国武术语言中的常见词,在古代,“胯”是指两大腿之间的部位,其实与“裆”是同义的,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胯下”之意就是裆下。中医文献中的“胯”也是指两大腿之间的部位,是指裆下;而“胯骨”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髋骨”同义(见《中医大辞典》),但“胯骨”也可以表示髋关节,如约刊于公元846年前后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方》中的“胯骨出”指的就是髋关节脱臼。在中华武术中,“胯”有多种所指,一般所说的“松胯”和“胯转动灵活”之“胯”与《仙授理伤续断方》中“胯骨出”的“胯骨”同义,是指“胯关节”,就是髋关节;而“不要左右凸胯”之“胯”则是指股骨大转子部位;“收胯”或“缩胯”之“胯”则是指腹股沟的前外侧部位,其实就是指髋关节的前方。所以,武术语言中的“胯”主要是指髋关节及其附近部位,究竟是指什么,要视具体的语言来理解。
然而具体如何做?
太极拳所谓的“松胯”就是指髋关节、腹股沟放松不用力。在体重主要由一脚支持的步型时松胯,支持体重一脚的臀胯部就有由“立正”转变为“稍息”姿势的感觉,就是会有后小半个屁股即臀纹沟处一小部分坐到了高凳子上的感觉,就象是躯体略向后移尤其再下坠而落实了似的,所以“松胯”也称为“落胯”。做到了“落胯”,躯体最下端的腰、骶骨就承担了全部脊椎和头的重量,使得全部脊椎可以不横向承担身躯的体重而全部身躯可能放松了。
松胯对于沉稳和轻灵十分重要,做不到松胯,沉稳和轻灵是极困难的,在上步时尤其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在上步时如果承担体重的一腿膝微屈,由于同侧胯有下支撑相对容易放松,不承担体重的一腿向前移动中相对胯关节就不易放松,所以上步时尤其需要注意不承担体重的一腿要松胯,方法是胯关节不仅要放松不用力,还必须略往内收缩,使得腿与胯关节的运动趋向相反,这样这一胯就容易放松。做到了松胯,承担体重一腿会有重坠感沉到小腿后部的感觉,感到站立很沉稳;不承担体重一腿之胯则感到没有主动承担腿脚的移动。而如果上步时没有做到这样的松胯,站立就相对不沉稳,不承担体重一腿的移动也相对重滞,向前迈步就会使人感到是似乎着地有声的重浊。
由于弓步形成时胯关节会自然抵紧从而会妨碍松胯,所以,弓步形成后必须要立即注意松胯。做到了“松胯”,身躯如果被人一推就能灵活转动;被人一压,髋关节就能毫不抵抗地使身躯灵活下沉,身躯就象是安装在弹簧上;如果没有松胯,无论是被推动还是下压时髋关节就会发生抵抗,使得身躯不能灵活地转动和下沉,因而外力必然会作用到身体重心;这样的话,如果在弓步形成时身躯被人左右斜向推动,由于身躯转动不灵活存在着抵抗,这一方向又是弓步稳定角较小的,就容易被推倒。太极拳往往需要在脚步不动的情况下身体能有大的转动和沉浮幅度,圆裆松胯就能满足这个要求。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由于胯的活动使得被称为“气”与“劲”的内力能上下传递而引起的,从而可以使得手臂不用力,如果裆不撑圆,胯的松沉受到了妨碍,就会感觉到全身向下的松沉感和腿脚向上传之内力的感觉被卡住在胯部了,劲气就无法通过胯部下沉和上传,手臂不用力就必然会受到破坏,太极拳特殊的武术功夫就不可能发挥了;所以太极拳的沉稳是以圆裆松胯为基础的,但太极拳锻炼沉稳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轻灵,这也就是说太极拳圆裆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转身、移步的灵活、敏捷,也就是避免“双重”。由于避免“双重”是太极拳能够以弱胜强的基础根本之一,可见圆裆松胯对于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
圆裆松胯使得髋关节活动加强和幅度变大,锻炼了与髋关节有关的肌肉组织,健身效果的优良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对于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是应该有很好效果的。
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在圆裆之下松胯,可使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缝隙加大,运动度因而得到扩大。”有人还以为这是一种秘传而加以追求,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解剖学与武术根据的。解剖学清楚反映,男子约16岁之后、女子约13岁之后,髂骨、耻骨和坐骨逐渐骨化而成为一块髋骨,两块耻骨和两块坐骨各形成一个骨环,两块耻骨的一端在体前由纤维软骨连接构成了联合,中间有纵长裂缝,这条裂缝能分开的距离是极微小的,对于成人而言,耻骨联合可说是不可能分开的,即使假设两耻骨能够分开达到1~2毫米,对于运动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对于健身和武术也是毫无价值的。所以,这种“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缝隙加大,运动度因而得到扩大”的说法是错误的,纯属将太极拳复杂化的故弄玄虚。
圆裆、松胯没有明显外形标志,但必须十分明白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体各结构特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引起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把形成这些姿势说成是用意想什么来达到,这是十分错误的。有的人还用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来作为引证,这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意来牵强附会地错误解释古代汉语的词意,古代汉语的“意”有比现代汉语的“意”多得多的词义,“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其实是说这些都是体内的神经反应引起的微小动作和感觉,不是明显外形动作这样的意思;这句话的“意”主要是指神经反应和微小动作的感觉,不是指思维意识的“意念”。圆裆、松胯都是属于外形姿势,如果人体相关各结构没有达到所要求姿势的相互位置,不管如何意想,姿势也是不可能正确的。这种用意想来代替实际姿势锻炼的说法纯然是将太极拳神玄化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