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擅自离院后死亡!遇到患者擅自离院,护士该如何应对?

学术   2025-02-03 20:53   河北  

请假外出、擅自外出,或者联系不上病人几乎每个医护都会碰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有效规避风险?


这个问题大家最关心了,先来看几组案例。


案例一:擅自回家高处坠落身亡

2015 年 8 月 20 日,李某的父亲因在单位摔倒致头部受伤,入住市区某医院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二级护理,陪床一人。


2015 年 8 月 30 日 13 时许,李某从家中赶到医院陪护时,发现其父未在病房内,经寻找未果,后询问医院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清楚。随即,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


2015 年 9 月 1 日,李某接到警方通知,称其父被发现于市郊某景区内,已经死亡,经尸检,认定为高空坠落致颅脑损伤死亡。


家属认为,作为医疗机构,在患者离开医院长达十几小时过程中,未尽到应有的管理义务,且在其家属发现患者不在医院后,仍未积极寻找并及时报案,与患者死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于是将医院诉至法院,要求医院赔偿死者家属共计 60 余万元。


案例二:术后擅自回家病情变化身亡

几年前,法院审结了一起因患者术后擅自离院外宿死亡引发的医疗事故纠纷案件。法院判决被告某县医院承担次要责任,赔偿死者亲属十七万余元。


该案中患者黄某某系退休医务工作者,2016年7月15日,因胸痛进入该县医院心内科治疗。同月19日,经黄某某亲属同意,被告邀请市某医院主任级医生,在被告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对患者实施了心脏冠脉造影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


同月22日下午,黄某某在未办理出院手续,也未向被告医护人员报告的情形下离开医院回到家中住宿。次日凌晨6时许,黄某某因病情发生严重变化由家属呼叫120急救,在送往医院后经检查确定死亡。


法院审理后认为,黄某某作为医务工作者,在住院期间擅自外宿,导致事发,本身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被告医院作为医方在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然被告对患者自行外宿未予查询和阻止,其诊疗过程中显然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以致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不幸身亡,被告的过失行为与黄某某的死亡存在一定程序的因果关系。结合鉴定意见,酌定被告医院就其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原告的直接经济损失承担30%的赔偿责任,遂作出上述判决。

以上案例,我们平时可能听过一点,但请假外出、擅自外出,或者联系不上病人几乎每个医护都会碰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下面总结的内容请大家谨记!


患者要求外出,医护如何应对?

由于之前的安全告知,护理人员提前告诉了患者,患者如果离开病房,要给值班的医护人员打招呼,所以大多数病人在离开病区时,还是会跟值班的医护人员打招呼。这个时候,值班的医护人员就要做好应对。

1. 告知值班医生:由医生进行沟通和谈话,教导患者不要离开医院。

2. 签署外出告知书:所有的住院病人外出,如果执意不听劝阻,仍要外出,都要签署外出告知书。

3. 患者外出后,医护并不是说就没事了,还要及时跟患者和家属进行联系,确认患者动向和情况。


特别写给护士的建议

避免担责护士要做到这几点:

由于护士工作量较大,并且无权限制病人人身自由,病人擅自离院情况时有发生。不过由上述案例可知,护士只要严格按照医院规章制度操作,就能最大程度规避此类问题给自身职业生涯带来的风险。

入院宣教强调不能擅自离院:入院宣教时我们会口头、书面告知家属和病人,因病情需要留在病房的重要性,外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也会列举一些发生过的不良事例给他听。住院病人外出管理制度,由接待护士、家长双方签字。每个新病人都必须留两个以上的有效手机号码。如果是高龄患者,一般要留子女的电话。一旦病人私自外出,发现后会第一时间联系患者或家属。


病人未知会护士擅自外出:


1、护士要根据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并做好护理记录。如果病人未知会护士擅自外出,在巡视时可以及时发现,并记录在案。


2、电话联系外出病人,询问情况要求返院,同时通知家属病人状况。


3、及时报告主管或值班医生和护士长,说明情况。


具体如何应对擅自离院或外出不归?

  • 及时上报

  • 立即寻找

  • 启动应急预案

值班护士一旦发现患者私自外出,要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通过患者所留下的通讯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


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或总值班。患者确属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者物品,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启动应急预案就万事大吉?

以上应急预案里的条条框框,相信每个医院都有,但是,如果患者在外出期间发生了意外,诉讼到法院,医护人员真的就没事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应急程序里的细节如果没有做到位,还有可能陷入纠纷、面临赔偿问题。


法律面前,凡事都要讲求证据。当事医护人员还要为自己的作为,留下原始的证据。


擅自离院,医护如何收集证据?

证据包括:

1. 当事人的陈述;

2. 书证;

3. 物证;

4. 视听资料;

5. 电子数据;

6. 证人证言;

7. 鉴定意见;

8. 勘验笔录。


也就是说,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不在病房,在联系外出患者的过程中,如果能联系上患者,仅有通话记录是不行的,还要有通话录音,即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还要求清晰可辨,要有对方的身份证明,如开头「你是***或***的家属么?」。


如果在电话联系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对方的手机处在关机的状态,或者处于无人接听的情况下,还要留下「痕迹」。如发短信给对方,即留下电子数据。


短信可以这样发:
**床***:您好,刚才查房时发现您未在病房内,请您接到本短消息后迅速赶回到本病区。否则由此引发的法律风险及后果由您自行承担。*****医院**科室****人。


请假条有实际意义吗?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医院还在采用原来的那种「住院病人请假条」,这种「请假条」的模式,对医院很不利,等于是医院允许住院病人外出,患者出现意外,就更说不清了。


医院可采取签署「患者外出告知书 」的形式,制定统一的模板和格式,完善出一套完整的住院病人外出告知的相关手续,确保患者安全管理,有效规避风险。

图文来源:护理学术


免费资源列表(点击领取)

三甲评审院感培训
工作流程图
考试大纲护理查房
备考秘籍
一科一品
应急预案
健康宣教
护理路径
护理常规
演练脚本
团体标准
医院评审
品管圈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微信联系:chenxi201602

 投稿爆料:huliren@vip.126.com

 合作共赢:加微信chenxi201602   

护理人公众号

护理人视频号


在看就点这里吧👇

2025医护执业/职称类考试宝典全新上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试用刷题

护理人
传播护理新知识,传递护理先进理念,共享护理宝贵经验,弘扬护理正能量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