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周末文苑|母亲的渔网
文摘
2025-01-26 09:20
北京
点击“
中国妇女发展新闻
”关注我们吧!
冬天窗外寒风逼人,大雪飘纷,我一觉醒来,已是半夜两点了。
窗台上那盏微弱的小煤油灯,被透进来的丝丝寒风刮得左忽右闪。只见母亲坐在炕上,穿着陈旧单薄的棉袄,盘着双腿神情专注地结着白色的渔网。渔网顶端挂在窗沿的一个钉子上,母亲专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左手拽紧结渔网的袖珍的塞子,右手里捏紧10多寸的小梭子上下飞快地翻飞,穿线、拉线、打结……几个动作连贯紧凑,行云流水。一会儿,寸长大小的梭子便结满了,攥下来再结,就这样不断地重复着,一扣、两扣,一扣扣,一排排,渔网在母亲娴熟技艺下逐渐成形。
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年年冬季熬夜编渔网的情景。
对于农村来说,冬天是悠闲的季节,田里的农活儿已经干完,树叶全部落尽,雪花无声地飘落,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祥和。可这时,母亲却更加忙碌,几乎每天晚上熬夜劳作,结渔网的活儿占据了母亲本该歇口气的冬天。方寸渔网里织就的是母亲在贫穷岁月解决全家人温饱的渴望,是那度过年关的稻草。
而今,随着母亲已进入生命的冬季,我也已至花甲之年,这幅画面会更频繁在脑海里闪现,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我的家乡山后陈家村,依海而建,半渔半农。阳光洒在海面上,天和海连成一派深情的蔚蓝,赶海、结网的妇女的花头巾,在海风吹拂下飘扬着,如同点亮生活的火炬,鲜艳而又温暖,这些物质困难却依然怀揣乐观生活态度的女性,是村里夕阳下最美的风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我,深知大海就像渔民的土地,承载着渔民的希望和幸福。从渔民捕捞时喜欢唱的小调就可看出,渔民爱海爱得情真意切。而渔网正是渔民与海交流的工具,有了渔网,海再大再深也如同肥沃的土地一般,埋藏着憧憬的日子和致富的梦想。
每到冬季,渔船纷纷上岸歇息,便到了渔民添置渔网的时候。那些年家里穷,日子过得拮据,母亲为了给家里挣零花钱买油盐酱醋,就在村里四处托人揽织渔网的活儿做。
求人不容易。可为了家里老少生计即使再难,母亲也要豁出脸求人。母亲到放网的渔主家跑断了腿,一次、两次,说尽了好话。母亲也暗自流过眼泪,伤心过,但在僧多粥少的年代,因为母亲在村里的人缘好、技艺好,她终能揽到一份渔网可结。
母亲不管渔主的条件多么苛刻,给的钱是多还是少,只要能揽下这织渔网的活儿,母亲紧锁的眉头就舒展了,脸上就有了笑容,回到家母亲就说:“你看,邻居杨宝成大大,心眼好,善良,可怜穷人,把网放给了咱!”她嘱咐我,长大了可不要忘了人家,要知恩图报。可惜等我长大成人,有能力回馈别人的好意时,杨大大便不在人世了。
那年头,渔网对我家来说就是“闯关”的稻草,母亲使尽浑身解数也要抓住它。母亲心里清楚,有了这个渔网活儿,全家过年就不用犯愁了。结渔网的钱到年根儿给了,就能让孩子过个高兴的年,用这钱就可买几挂爆竹,给我们弟兄割块布料做件新衣服穿,还可以买几斤猪肉过年。
每次春节到本家大妈家拜年,大妈看着我们弟兄们个个都穿着新衣服,便无不佩服地说:“你妈还真行,日子这么难,也能把你们弟兄打扮得好好的!”那时懵懂,现在想起,我才明白大妈的话,明白母亲为了我们过个好年,多么不容易。
结网的时间期限只有一两个月。可母亲不仅要做一天三顿饭给全家人吃,还有其他的缝洗浆补等杂活儿要做,结网的时间很紧张。但她无论怎样忙,多么劳累,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网,讲信用,绝不耽误渔主。
每当夜晚我们都睡下了,母亲不顾白天多么劳累,雷打不动地在昏暗的小煤油灯下结网。常常是我睡觉的时候,母亲在结网,我一觉醒来的时候,母亲还是在结网。日益不足的睡眠侵袭着母亲美丽的容颜,透支着母亲的身体。
冬天的夜里总是多雪。有一夜,我冻醒了。只见窗外漫天风雪。我抬眼瞧,母亲仍然不惧严寒地在煤油灯下结网,像往常一样。只见她冻得拿不出手只好在被窝里焐焐,结一会儿,手冻僵了,双手放到嘴边吹一吹,搓一搓再结。农村天冷,家里又生不起炉子,母亲那双原本细嫩的手,经年累月,便如被风刀削刻过一般,从指尖到腕根,都布满了密、长且深的裂纹,令人心疼。
结网是个体力手艺活。主要是用双手,网结需要左手拽紧梳栉,右手前系再后拉,力量拽在小拇指上,细细的渔线像锋利的剪刀,勒在小拇指的细肉上,时间久了,便勒出深深的血纹,母亲强忍疼痛,实在受不了,便在小拇指缠上白色胶布。一个冬天下来,母亲要用好几袋胶布。
她编织的渔网,堆叠一起时,看上去缤纷斑斓。望见这样的情景,我往往会多看上几眼,遐想联翩。我不由感叹,那些年母亲结了这么多块渔网,付出了多少汗水,忍受了多少疼痛,我却在少年懵懂之中不曾深深理解。
正是母亲的勤劳和奉献,这让我们度过了那些贫穷的岁月,正是因为母亲的辛勤劳碌,年少的我才有了温暖快乐的春节。母亲的爱就像寒冷冬日的阳光,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和幸福,也让我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勤劳的人生品格……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虽然今天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我心里最甜蜜的春节记忆,依然与母亲的渔网紧紧相连……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
陈文念
责编:
王丹青
审签:
刘旭
监制:徐旭
往期精彩
人物志|让失传已久的绝技重见天日!她怎么做到的?
“这是我们收到的最珍贵的新婚礼物!”🥰🥳🤗
冬不藏,春易病!冬季一定把这4件事情“藏起来”,最后一个很多人忽略了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中国妇女发展新闻
专注妇女发展,服务美好生活。助力城乡妇女追梦圆梦,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最新文章
清华硕士拿到蓝翔毕业证!回家承包年夜饭,还想回去学“蒸馒头”……
今日立春
剩菜千万别这样存,看完转给咱爸妈→
“初一吃到初八,根本躲不过...”春节省饭大赏开启,你家的“省饭”是啥?
周末文苑|接母亲进城过年
熬夜、烟酒、大鱼大肉齐上阵,春节期间身体如何调整?
一秒萌→猛!5岁英歌“小孩姐”,出师了!
“春晚”后劲太大了!重庆、武汉、拉萨、无锡旅游火爆!
春节假期保健菜谱,美味健康又简单,吃起来
从路边舞到春晚,这个C位“小狮子”原来是她!
人人人人人人你人人人人人人
健康饮食,欢度春节!一起来听听春节健康饮食5建议
她用视频记录下1200公里的返乡路,每一幕都很暖……
过年红包别随便抢!这些“春节福利”都是诈骗陷阱→
春节吃肉有讲究!这几种常见肉最好少吃,赶快对照自查
蛇年第一个祝福:过!年!好!🧧
年夜饭这样搭配,既美味又健康!
首个“非遗版”春节,咱这么过!
被问爆的春联贴法,你学会了吗?
教你几招,用对后让家常菜秒变大餐
人物志|她用一双“小筷子”诠释精彩“大人生”
一场村晚,能帮“过气网红村”玉狗梁“翻红”吗?
春节“沉浸式摘草莓”爆火!这份避坑指南,快查收
周末文苑|母亲的渔网
灯~灯~灯~灯~灯~灯~灯~灯~开盲盒啦!
吃完这些药,谁劝都别喝酒!不只头孢......
人物志|那位感动很多人的“春运母亲”如今怎么样了?
腊月,“赶好儿”,吃席!
甲流后多吃它,天然“止咳水果”!护眼清肝调脾胃~
人物志|95后姑娘,可获补贴150万!
超燃!“摇滚奶奶”组乐队,平均年龄超过72岁
年关将至忙清扫,警惕霉菌危害,这份安全攻略助你安心过年!
一年来,这份“娘家人”的温暖始终在线——中国妇基会助力积石山县震区妇女重建幸福家园纪实
这个春节,“红娘”团队约你回村“相亲”!
春节将至,囤年货攻略来袭!照着囤,全家过个健康年
人物志|从摆摊卖菜到万亩蔬果种植,看“番茄姐姐”的“出圈”路→
今天明天,都是小年!
吹风机吹后颈能提升免疫力?这些增强体质的中医小妙招请收好!
人物志|去北京前,乡亲们叮嘱她“说声感谢、感谢、再感谢!”
这可能是最新鲜、最温暖的年夜饭!
今日大寒,做3事、吃3样、揉3穴,养阳防病!
她们的直播间,太火啦!
大寒迎年,冬尽春归
“吃一口脖子抻出二里地”,这种食物真的更有营养?
民族服饰、乡村特产、非遗美食……一起来,赶年集!
周末文苑|红色小镇冷水坪的绿色蜕变
一个“土方”,是养肺止咳“特效药”!配方是白菜、黄豆…99%的人不会用
“村晚”开幕,熟悉的年味儿回来了
事无巨细、起早贪黑,28岁变成“社区老妈妈”……
这三苦是三高“克星”,心血管干净不易堵!每天吃一点,指标慢慢降下来~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